首页 理论教育 汶阳之田:春秋时期大国威信的关键

汶阳之田:春秋时期大国威信的关键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汶阳之田是指今天泰安东南、大汶河北岸的一片土地。春秋时代,汶阳之田在齐鲁两国之间多次易手,它的易手除了与战争相关外,还与大国威信的确立与丧失密切相关。齐国又出兵伐鲁,夺取了汶阳之田。可以说,这次归还鲁国汶阳之田,为齐桓公塑造了良好的国际形象。“鞍之战”以后,齐国向晋国臣服,晋国把从齐国夺得的汶阳之田还给了鲁国。一块汶阳之田,齐桓公靠着它在诸侯中确立了自己恪守信用的良好形象,日后成了春秋首霸。

汶阳之田:春秋时期大国威信的关键

汶阳之田是指今天泰安东南、大汶河北岸的一片土地。春秋时代,汶阳之田在齐鲁两国之间多次易手,它的易手除了与战争相关外,还与大国威信的确立与丧失密切相关。

公元前681年,宋国发生叛乱,齐桓公出头替宋国平叛,然后与宋、陈、蔡、邾等国在北杏会盟,这次会盟是齐桓公主持的首次会盟。当时鲁国的附庸国遂国不肯参加会盟,齐国便出兵灭了遂国。齐国又出兵伐鲁,夺取了汶阳之田。鲁庄公又献出遂地求和,齐桓公答应。两国便在柯地会盟。会盟之际,鲁将曹沫拿匕首劫持了齐桓公。被劫持之下,齐桓公只好答应归还侵占的鲁国汶阳之田。事后齐桓公想反悔,管仲劝齐桓公说,您在被劫持的时候答应归还人家的土地,现在又要反悔,这是“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可”。最后,齐桓公听从了管仲的建议,将汶阳之田归还了鲁国。这事看来齐国吃了点亏,可是,史书记载:“要盟可犯,而桓公不欺;曹子可仇,而桓公不怨,桓公之信著乎天下,自柯之盟始焉。”意思是说,被要挟之下签订的盟约,本来是可以反悔的,但齐桓公没这么干;曹沫本来是齐桓公的仇人,但齐桓公却不怨恨他,齐桓公由此就在诸侯之中留下了守信用、有德行的好名声。可以说,这次归还鲁国汶阳之田,为齐桓公塑造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近百年之后,公元前589年,齐国再次攻打鲁国,夺取“龙地”,龙地就是今天泰安东南的一大片土地,汶阳之田亦在其中。当时,晋国中原霸主,鲁国遂向晋国求救。于是晋国出兵伐齐,在鞍地打败了齐国军队,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鞍之战”。“鞍之战”以后,齐国向晋国臣服,晋国把从齐国夺得的汶阳之田还给了鲁国。

但是,有趣的事情发生了。鞍之战失败之后,齐顷公(他在鞍之战中差点被活捉)回到齐国,“吊死问疾,七年不饮酒,不食肉”,很有点卧薪尝胆的味道。这个情况传到了晋国,晋景公知道后就对齐顷公动了恻隐之心,他说:“嘻,奈何使人之君七年不饮酒,不食肉?”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唉,干吗让人家的国君七年不喝酒不吃肉呢?”于是他就决定把从齐国夺取的土地全部还回,这其中就又包括汶阳之田。

公元前583年,晋景公派韩穿出使鲁国,要鲁国把汶阳之田划给齐国。晋国是大国,是霸主,鲁国是小国,鲁国当然不敢违背晋国的命令,况且汶阳之田本来就人家晋国从齐国手中抢回送给鲁国的。但是,这块土地本来说好了给鲁国,现在却又说给齐国,这终归有点不靠谱吧?鲁国的执政官季文子和晋国的韩穿私交甚好,办完公事之后,两人私下聊天。季文子就说:“大国一定要遵守道义才能做盟主,诸侯也才会对盟主心怀感激,不敢有贰心。汶阳之田本来是我们鲁国的,后来被齐国夺去。晋国对齐国用兵,把它归还了我们。现在又有第二道命令,要把它归还齐国。用信用保障正确事情的推行,这才是大国该做的。现在,从大国身上看不到信用,大国做的事情又不正确,怎么能让诸侯国心服口服呢?男人不守信用、三心二意,都会失去配偶,何况诸侯盟主?我看你们晋国这件事做得不太靠谱,我私下里跟您聊聊。”(www.xing528.com)

季文子的说法还真没错。鲁国将济阳之田归还齐国的第二年,“诸侯贰于晋”,各诸侯国觉得晋国不守信用,不想承认它的盟主地位了。结果,“晋人惧,会于蒲”,晋人害怕了,在蒲地(今河南长垣县)再次会盟,重温彼此盟誓,重新表达“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美好愿望。

会盟之后,鲁国的季文子对晋国的范文子说:“德之不竞,寻盟何为?”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德行,重新申明盟誓又有什么用呢?范文子也承认这一点,不过他补充说:“勤以抚之,宽以待之,坚强以御之,明神以要之,柔服而伐贰,德之次也。”意思是说,盟主恪守信用,有良好的德行当然最好,但是,失去了信用之后,就只能用“胡萝卜加大棒”的办法来维系盟主地位了,即对表示臣服的诸侯,就给予种种好处,对于三心二意不肯臣服的,就加以讨伐。这是“次道德”。

需要说明的是,“次道德”毕竟“次”,不能让人心服口服。这次蒲地之盟,吴国就没有来参加,那就等于说,吴国已经不承认晋国诸侯霸主的地位了。

一块汶阳之田,齐桓公靠着它在诸侯中确立了自己恪守信用的良好形象,日后成了春秋首霸。而晋国也因为胡乱划拨这块土地而失去了诸侯国的信任,随后逐渐失去了诸侯盟主的地位。“人无信而不立”,信用、信誉等美好德行有时比土地和财富更加重要。汶阳之田的这两段历史从正反两个方面印证了这个道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