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鲁昭公去晋国朝拜晋平公。从郊劳(晋国在郊外举行的欢迎仪式)、直至馈赠等所有的外交仪式,鲁昭公都做得非常到位。
晋平公不禁对鲁昭公刮目相看,他对晋国大夫女叔齐说:“鲁国国君不是很知礼吗?”不料,女叔齐却不认可晋平公的说法。他说,鲁昭公擅长的只是仪式,而不是周礼,“是仪也,不可谓礼”。女叔齐解释说:“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所失其民者也。今政令在家,不能取也。……公室四分,民食于他。思莫在公,不图其终。为国君,难将及身,不恤其所。礼之本末,将于此乎在,而屑屑焉习仪以亟。言善于礼,不亦远乎?”女叔齐这段话的意思是,礼是用来守卫国家、执行政令、不失去百姓的东西。现在,鲁国国君的大权旁落到了士大夫的手中。鲁国公室被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大政治家族分成了四份。由于大权旁落,老百姓现在都不怎么关注国君的处境了。身为国君,祸难就快降临到自己身上了,还不赶紧想办法解决,却还在琐琐屑屑地学习礼仪。这哪里算得上是知礼呢?
女叔齐的说法切中肯綮,“礼”的核心精神绝对不是掌握各种“仪式”的细节,而是要通过“礼”达到协调人事关系、巩固政权、安定世道人心的目的。以此考量,鲁昭公确实是不知礼的。《史记》记载:“昭公年十九,犹有童心”,“居丧意不在戚而有喜色”,可以说,他是一个情商很低的人。正是在鲁昭公五年,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大政治家族将鲁国分成的四大“股份”,其中,季孙氏占两股,叔孙氏和孟孙氏各占一股,形成了“三桓专权”的局面(因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都是鲁桓公的后代,故称“三桓”)。后来,鲁昭公于公元前517年联合一些与季孙氏结怨的贵族攻打季孙氏,试图收回大权。结果,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联手,打败了鲁昭公的部队,并将鲁昭公驱逐出国。其后,鲁昭公多次图谋返国,均失败,最后只能客死他乡。
另外,鲁昭公还从吴国娶妻。吴国和鲁国是同姓,都姓姬。按照当时“同姓不通婚”的礼制,鲁昭公是不该从吴国娶妻的。按照当时国君夫人的称谓方法,应该是出生国的国姓加上嫁给国君的本姓,鲁昭公娶于吴,那他的夫人应该叫“吴姬”。若直接称“吴姬”,一下子就暴露了鲁昭公的“违礼”之举。为了掩饰,鲁昭公才故意称夫人为“吴孟子”。(www.xing528.com)
鲁昭公知“仪”而不知“礼”,他熟悉外交礼节,却在治国、娶妻等更重大的问题上犯错,这就叫“小事明白,大事糊涂”。作为一国之君,若不能很好地治理国家,而只是把精力用在学习外交仪式上,那无疑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需要说明的是,像鲁昭公这样对待文化的人从来就不在少数。他们简单地以为,礼就是出席各种场合懂规矩,不丢份儿,乐就是有点音乐才艺,能演奏乐器,会唱歌。其实,这些想法是非常肤浅的。孔子就曾感慨地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意思是,礼难道就仅仅是指用来送礼的玉和帛吗?音乐难道就是会撞钟会敲鼓吗?玉帛只是用来表达敬意的礼物,不是礼本身,礼的核心精神是“敬”,用现在的说法就是要“心存敬畏”。钟鼓是乐器,不是音乐本身,音乐的核心理念是“和”,即协调各种关系,使之和谐、优美。这才是礼乐文化的实质。若不把握这个精髓,学礼也好,学乐也罢,就难免学成鲁昭公那样,光知道学“术”,不懂得悟“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