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外所研究的地面沉降,主要着重于因抽取地下水、油、气等所引起的区域性地面沉降。研究学者普遍认为,地壳运动引起的地面沉降有可能存在,但沉降速率较小,地面静、动荷载引起的地面沉降仅在局部地段内存在,而抽取地下流体,引起液压下降从而导致地面沉降是普遍和主要的原因。地面沉降形成的主要作用机理包括有效应力原理和水动力固结理论。
抽取地下流体,会引起液压下降,地层压密,而地层压缩是由于含水层水位下降,引起土层中孔隙水压力降低,颗粒间有效应力增加。因此有效应力原理是抽水引起土层压密的基本原理,如图2.2-1所示。
图2.2-1 抽水前后土层中有效应力的变化
图中p 为土层的总应力,σ 为抽水前的有效应力,uw 为抽水前的孔隙水压力。根据有效应力原理,抽水前上述各力处于平衡状态,即
式中 p——土层的总应力;
σ ——抽水前的有效应力;
uw——抽水前的孔隙水压力。
抽水后水位下降了uf,土层中孔隙水压力随之下降,颗粒间浮托力减小,但由于抽水过程中土层的总应力基本保持不变,因此下降了的uf 转化成有效应力的增量。
(www.xing528.com)
式中 uf ——抽水后由于水位下降减少的孔隙水压力。
从式中可知,孔隙水压力减少了uf,而有效应力增加了uf,有效应力增加了,土层受到压缩,从而产生地面沉降。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压密可以认为是一维的。压密的时间延滞将随土层的透水性而异。此压密过程一般近似采用Terzaghi 的经典固结方程表示,即
式中 c0 ——固结系数;
u——孔隙水压力;
z——深度;
t——时间。
由此可见,地面沉降是降水导致的可压缩层有效应力增加引起的。有效应力的增加,可以归结为两种作用过程:一是水位变化改变了土粒间的浮托力,水位下降使浮托力减少;二是由于水头压力的改变,土层中产生水头梯度,由此导致渗透压力的产生。
浮托力和渗透压力的变化导致可压缩层产生压密或膨胀。大多数情况下,压密和膨胀均属于一维变形,压密变形的时间延滞效应与可压缩层的透水性相关。一般来说,砂层的压缩变形是瞬间完成的,黏性土的压密变形时间较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