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沉降是一种累进式的地质灾害,严重阻碍人类经济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地面沉降治理及减缓措施防止其恶性生长。早期的地面沉降防治措施多趋向于从社会经济角度出发,如压缩或限制地下水开采量、调节地下水开采层次和人工回灌(固体或液体)等。随着地面沉降的不断发育及区域性扩展,人们越来越注意到地面沉降必须从技术、行政、社会、经济、法律、政治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上海2006 年颁布了《上海市地面沉降防治管理办法》,2013 年实施了《上海市地面沉降防治管理条例》,使地面沉降治理及减缓工作上升到行政高度。技术措施是开展地面沉降综合治理工作的理论依据,近年来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如上海和苏锡常地区逐步建立起统一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加强了各种监测资料的交流和共享,这对了解区域地面沉降整体分布规律和生长趋势以及提出综合、协调的治理措施相当有利。日本学者 K.Furuno,A.Kagawa 认为针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治理,十分有必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监测系统,对地下水抽取、地下水位和地面沉降进行持续观测。H.Guo,L.Wang 等根据北京平原地区现有的供水和需求,设计了几种地下水管理和调节方案。利用地下水模型对这些不同的管理和调节场景进行了模拟,并利用多准则模糊模式识别模型进行了评价。这种方法被证明是非常有用的,它科学地分析了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此外,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全民节约水资源及保护地质环境的意识也是地面沉降治理工作的重要方面。
总之,区域地面沉降作为一种全球普遍存在的重要地质灾害,国内外许多学者已经对其进行了大量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为地面沉降综合防治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当前对区域地面沉降的研究多是针对抽水(引起)地面沉降而展开的,对其危害的分析也多是针对建筑、市政工程的,对于地面沉降对高标准轨道交通工程的影响,特别是高速铁路影响的研究不足,需进一步深入研究。(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