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办高校专业设置,满足社会需求

民办高校专业设置,满足社会需求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社会需求与专业设置民办高等院校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是民办高校要认真思考研究的大事。要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较扎实的技能操作水平,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理论基础知识,良好交流与沟通、信息管理、科学思维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并富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发展潜能,能从事安全有效的生产实践与社会竞争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民办高校专业设置,满足社会需求

民办高等院校要根据社会发展的生态原理和自身发展的生态原理设置社会对某领域人才紧缺的专业,要以建设社会主义为中心,从自身的培养能力设置专业。在设置专业的同时不要照搬硬抄,千篇一律,在培养内容上要有创新,要加强应用型、技能操作型的训练,增加人文学科、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等的素质教育学科,以培养全科人才为目标设置专业。

(一)社会需求与专业设置

民办高等院校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是民办高校要认真思考研究的大事。第一,要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在确定设置新专业时,要深入社会、企事业单位调查研究,深入了解,走访座谈,认真分析几年后,甚至几十年后这个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这种产品在市场上的更新程度和销售量。第二,在设置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上还要结合自身的教育力量,要充分考虑师资队伍的结构,根据自身的教师队伍情况设置专业。如果某一个专业虽然社会有需求量,但在目前因师资力量的缺乏而不能立即设置,这时民办高校就要充分考虑这方面的专业教师人选,在教师队伍结构上不能两头大中间小,就是说年老的教师多、年青的教师多、中青年骨干教师少,不能只顾生源好,不顾高素质教师的缺乏盲目设置专业而影响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实习实践工场建设。设置社会用得上、出得去、留得住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高质量的实验实习基地建设至关重要,也是民办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技能型的专业人才,民办高校要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建设实验实习基地,在校内要科学地设置实验室,要有大量投入、敢于牺牲的精神,购置符合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精密仪器设备,培养学生能使用、能操作,允许学生自由进入实验室单独训练。除此以外,学校可以与地方厂矿企事业单位建立实验实习基地,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进入实习基地学习实践,还可以利用寒暑假要求学生必须在基层修满假期学分,学校要经常与实习基地沟通衔接,以督促学生自觉学习,提高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民办高等院校专业设置的生态效应。

(二)专业定位

专业定位就是民办学校究竟要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突破口,是为社区基层还是为科研院所设定专业,是以教学型、教学科研型还是以科研型设置专业而进行专业定位。这些是民办高等院校能否持续发展的焦点。定位为社区、基层和建设新农村培养人才,除加大对学生的专业与技能知识传授之外,更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对民办大学的学生加强为基层服务作贡献的思想教育,鼓励他们去社区就业,引导他们为建设新农村努力工作的新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增设服务基层报效祖国的学科教育,大会讲、小会讲,经常讲、时时讲,校长讲、老师讲、辅导员讲,在学生脑海中树立一个服务社区、扎根基层的奋斗目标,培养“为新农村建设献计出力十分光荣”的新理念。

民办高校专业定位以市场化为主线,在培养社区基层通识人才即全科人才的基础上,更要注重以人为本,人文学科的教育与专业定位科学化、合理化,把应试教育转变成为以实践操作、技能训练为主要教育模式;把1∶0.5的理论与实践课改革为1∶1或1∶1.5的理论与实践培养形式;把理论写作改革为实践实验报告的总结,同时民办高校的教育重点要放在专科层次的培养模式上,这样的专科毕业生就会“下得去”,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缺口。

(三)培养目标要求与课程设置

民办高校的培养目标应与公立研究型高校的培养目标有所不同。民办学校的着重点要培养能干的人,也就是通常讲的技能技术型人才,要把专业技术和职业道德培养放在第一位,还要培养他们学会做人,教会他们爱劳动、懂管理、善交际,乐于为基层服务的新思想。要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较扎实的技能操作水平,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理论基础知识,良好交流与沟通、信息管理、科学思维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并富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发展潜能,能从事安全有效的生产实践与社会竞争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在培养要求上要强化基础,注重培养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技能素质,通过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使毕业生在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知识和能力上达到基本要求。

在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上,首先突出严谨的工作作风、崇高的敬业精神,要具有基本的道德规范、法律观念和伦理原则,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积极的创新精神、良好的团队合作、融洽的周围关系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健康的心理与体魄。(www.xing528.com)

在知识要求上,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扎实的技术操作能力,要有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能扎根最基层且具有较好的体育锻炼和安全防范意识。

在技能要求上,要具有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独立有效地完成和处理技术上的难点问题。要求具有行业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基本的宣传教育的能力,能运用循环技术原理与批判性的思维进行实践的能力,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解决技术难点的能力,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有较强的管理能力,能在一个部门或一个企业主持全面工作的能力与协调管理能力,还要具有不断进取、终生学习的自学能力。

要突出主干学科、重点学科的培养目标,主干学科则要以实践操作为培养重点,同时要兼顾理论创新。

1.课程设置

(1)要突出思想政治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新时期的经济学原理及现代文明政治概论。

(2)心理素质课程。包括军训、公益劳动、毕业教育、体育与体育课外测试、全校性课外活动社会实践

2.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1)公共基础。包括高等数学、大学语文大学物理、计算机文化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创造原理、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践、大学英语等。

(2)学科基础。按不同专业的教学计划设置学院专业共同基础课程,如××学原理、××心理学、现代技术基础、科学研究方法、心理测量、形式逻辑、专业外语、毕业论文与设计等专业基础学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