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景德镇的茶楼茶馆多,来吃茶的多为陶瓷工人、搬运工人和人力车夫。他们在劳动之余,来此喝几杯茶,花费不多,可供歇息、攀谈,比在自己家中还方便得多。
可是,到了民国以来,茶馆却成为老板和工人“评理”的场所。在茶馆里,老板、工头、管事串在一起,七嘴八舌帮腔,哪有工人说话的余地?结果往往是工人“亏了理”,还要付茶钱。
到了抗日战争前后,“吃泡茶”更为盛行,窑户老板动不动就很“客气”地请工人去吃泡茶,以达到文明解雇工人之目的。
1940年秋,有家窑户老板叫余一恒,烧出来的瓷器,老是患“毛病”,余窑户心中十分恼火。本来瓷器患“毛病”有多种原因,应进行调查分析,可是他却一口咬定是成型工人的责任。找哪个工人呢?他想来想去,最后决定找合坯工人江光茂。“老江,你手上患了这么多毛病,害得我好苦呀!”余窑户不问青红皂白地质问江光茂。江光茂有一手好技艺,再说,所出现的毛病,根本与他无关。于是他理直气壮地回答道:“你有什么把柄说是我手上患的,可以拿有毛病的瓷器摆出来,请大家看一看,评一评道理吗。”这一席话正中余窑户的下怀,他皮笑肉不笑地表示同意,说道:“好吧,那我们明天一同到天心楼吃泡茶,评一评道理!”(www.xing528.com)
第二天上午,余窑户、工头、管事,还邀了两个“夜工帮”,先来到天心茶楼等候,每人泡好了一碗茶,茶桌上放着瓜子、花生米、包子、麻花四个盘子。当江光茂一到,工头便宜布开会,老板余一恒乱说一通,把“毛病”的责任全推到江光茂身上,接着同来的一伙人帮老板的腔,那有江光茂说话的机会?当江光茂一再站起来,要申诉自己的理由时,两个夜工帮也站起来高叫一声:“会茶账!”就这样,“吃泡茶”评理,终于把工人评输了。江光茂只有忍气吞声按规定付了两吊钱茶账。
第二天,余窑户亲自来到坯房里对江光茂说:“江师傅,我们泡茶也吃过了,事情也讲清楚了,你就另谋高就吧。”江光茂就这样无辜地被余老板“文明”解雇了。
被解雇了的江光茂,长期受着失业的痛苦,只好卖糕为生,直到1949年景德镇解放了,他才到国营建国瓷厂当上了工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