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嘉球 吴 庄
从宋代理学家朱熹在庐山白鹿洞书院讲学后,国内一般重视地方教育,大都有书院创立。在明清两代,特别注重书院。我们浮梁县四乡和县城就有五大书院:在东乡的叫东山书院,院址在鹅湖小港嘴内进龙塘山;在南乡的叫南阳书院,院址在湘湖街;在西乡的叫西河书院,院址在南溪桥;在北乡的叫北斗书院,院址在沽演;在县城内叫绍文书院,院址在小东门泮宫塘,后为绍文小学。我们亲眼看到的只有东山书院和西河书院。北斗书院据北乡老辈谈,在北伐时毁于兵火。南阳书院,不知毁于何时。1935年我们到黄坛友人家去玩,路过南溪桥,走西河书院门口经过,只见院门关闭,大门上匾额白底黑字“西河书院”。这四所书院,惟北斗书院领先,东山书院是依照北斗书院式样造成的。北乡先以茶叶发展,经济优裕,故先。东乡田地多,大米一度价高,捐献给书院的基金是田,所以东山书院规模居县四书院之首。
科举时期,读书人从小入蒙馆读书,叫启蒙,后来年龄大了读四书、五经,叫经学,总之,都称私塾。教师是有功名的秀才,来到书院读书的学生,都是准备送县考试后往饶州府考秀才的。到民国初年,东山书院所在地设有区乡村的机构,书院除供应读书之用外,就等于我们东乡政治文化治安中心。整个东乡,每年安排上级政府交给的任务时,都是由本乡各都图人民选举首人(等于代表),这些首人是各都图有名望有权威士绅,到东山书院开会商讨有关问题的。
关于建设东山书院一事,经过我们访问老一辈说,发起人是高岭人氏,又说姓冯又说姓汪,莫衷一是。据事实,是由各都图有识人士宣传捐款兴建无疑的。另外各都图人民还捐献了不少良田,由书院收取租谷作为全乡文化政治和治安等方面所用,无须要全乡人民摊捐派税。这些良田都分布在各个都图。当时有一本记载簿,名曰“公输录”,这个文献一毁于土改,再毁“文革”,现已湮没无存。
东山书院所辖的范围,上至瑶里、罗源、梅岭、汪胡,下至王港、汪家山、港口、坑口、河源,南至内外天保,北至朱锦、曹村,中段渭水、墩口、臧湾、府前、九坞、十三村,向上鹅湖、东埠、南白。都图名称有尚西、福义、陇源、辛安、丰田,学口、辛田、劝义、义合、锦义、兴义、人寿、新飞、新兴共14个都,18个图。每都本身是一图,只有陇源都、新飞都、尚西都有二图,锦义、丰田、人寿各一图半,共10都10图半。每年收租谷由都图首人值年轮流。
东山书院院址在龙塘山,四山环绕,老树苍松,中藏一座寺宇式的巍峨建筑,门前有半月形鱼池,两旁有围墙,地面嵌着大青石板,门口四大柱子,分三扇大门,门楣上挂有横匾额,白底黑字,文曰:“东山书院”,字斗大左右。进门中间一大天井,两旁走廊左右有拱抱柱子,地面又是大青石铺地。过天井直上大厅中设有一神龛,供有文昌神像,老辈说,文昌菩萨是专司阳间阴曹文化的神明。两旁排列四大柱子,柱子上挂有大红朱砂底金字对联,是在宋朝朱熹夫子写的《朱子家训》上摘录的,文曰:“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旁边柱子上还书有对联,文曰:“真学问从五伦做出,大文章自六经得来”。字迹雄壮,据说是清末瑶里书法家程简先生手笔。两侧楼上楼下共有卧房百间,房间不大,只容床、桌、椅、箱,是供给来书院读书人用的。靠右通大厅旁,有一幢房子,中间厅堂,旁边厢屋,这是各都图首人开会、收租谷住宿休息的地方。厅屋中堂上面横悬匾额,白底黑字,文曰:“正谊明道”。字义是各都图来书院为公务,是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也就是大公无私的意思。中柱有用“东山”二字相嵌对联,文曰:“东道莫辞劳,往往来来都为一乡事;山高深仰止,重重叠叠俨成五岳峰”。旁柱八字对联又嵌“东山”二字,文曰:“东壁图书,西园翰墨;山间明月,江上清风”。这厅屋桌椅几凳,虽不谈阔气,却是当时大家庭厅堂的风度。在这里长期看管书院房屋的一位50多岁大师傅,名叫李兰仂,为人老实,看管房屋还做炊事员,每年上下年全乡都要在书院开会,李兰仂帮忙办临时工伙食,收租时间,也由他雇人办伙食和晒谷,他本人招待茶水,到鹅湖买菜办货,直到民国23年书院拆毁才离开。
读书情况。一是师生感情甚笃;二是教学管理不机械,允许自由研究;三是课程设置不多,利于研讨,可以优游暇豫,玩索有得。主持书院人叫山长,我高祖得之公是清嘉庆年间秀才,也是东山书院下东乡首人,当时领导他的山长姓曹名声,曹村(上山下降)人,资格是拔贡,高于秀才,次于举人,书院首人、学生都称他曹老夫子。同治光绪年间,程起凤、程云从,陈畴,朱光庭四人都是进士、举人、拔贡、秀才,都在东山书院讲过学。(www.xing528.com)
书院是全乡人士捐献学田聚资兴办的,学生只带行李、食米到书院攻读,柴水由院方供给。民国20年,全乡在书院办了一所小学,名曰东乡公立完全小学。这所小学办得很完整,有图书室、体育场、洗澡间,兼之书院原有楼上楼下一百间卧室,非常宽敞。教师都是乡里有名人士,如晚清拔贡名称浮东才子的陈畴先生讲的古文,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他作文又批点,简单扼要,容易导引学生向何处用功。我们还记得他作了一首校歌,歌曰:“全乡公办小学成,旗帜标语一番新。东山书院甚光彩,满门桃李乐成荫。愿诸同学齐努力,精研笃行为方针。莫道东乡文化古,将来事业著奇勋。”这所小学只办了几年就停办了。
书院经济来源是学田,都是高价值的好田,各佃户交书院租谷,附近的送书院,离书院远的即用钱折算。抗日战争以前,书院田租仍很可观,秋收时间,都图值年首人轮流到书院值班收租,有工资旅费,供给膳宿。书院每年上下年各开一次全乡首人大会,以及对内对外经济开支,都由书院租谷支付。除完粮外,有余租谷和结租的钱,统统作为书院储存,有一次和婺源人争天保黄山寺打了一场官司,费用也是书院开支。后来书院不设学校,地方设立区乡保甲,书院也就空余,租谷由首人发给旅省旅镇学生津贴,看人数多少,40、30、20元不等。抗战军兴,三征迫切,人财物力虚空,书院田租抵不上完纳两征田赋稻谷,各都图首人也无须到书院收租。种书院的田佃户,也就纷纷辞佃,书院经济也就无着落,书院房屋也雇不起人看管。当时国民党对江西红军围剿,乡村实行并村政策,这幢有历史性的文物建筑,不幸在民国23年三月间于臧湾第三区区长李敷荣(乐平人)手中拆毁,有些木料搬到臧湾小学添建教室,其他砖瓦老百姓拿了些,大部分倒掉。前人齐心合力,艰苦经管,一旦毁于时代潮流。
今年春,我俩收购茶叶完毕,是日天朗气清,同游少年读书书院遗址,由小港嘴转道前往,到达目的地,只见剩下门前半月形鱼池形迹,屋基上树木丛生,荆棘纵横,徘徊瞻眺,抚今追昔,真有无限感怀。我俩依据各人在书院的经历和观感,东拼西凑地共写这篇回忆录,以记不忘。
[作者简介]吴庄,1917年生,浮梁王港乡人,王港茶场工作。
吴嘉球,1916年生,浮梁鹅湖人,鹅湖医院工作。二人均是书院办的小学学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