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仰书院,清道光《浮梁县志》又称它为景德镇书院。“书院建在景德镇五图江家坞,原名净土庵。”乾隆十年(1746年),知县李仙洲在这里首倡义学。十二年,李知县会同饶州府驻景德镇同知郑之侨筹办书院,后因这两位筹划人离任而搁浅。十八年又议办书院亦不成,为和尚做了庙堂。四十年,因住庙和尚私自砍伐了院中的树木,有人向官府告发,再议建书院。当时饶州府驻景德镇同知兴圣纪查明核准,于次年(1776年)创办书院。取《诗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句意,取名“景仰”。当年书院建筑,有“照堂五间,讲堂五间,后楼屋三间,左右厢房并堂廊侧房共六间。院外偏左三间供祀龙神”。共计有房21间。创办时,以浮梁籍士绅为主,捐田输银并首其事。事成,书院的管理,“凡考取生徒,延请出山长,约发膏火,由同知经理。”同知,是清代府一级的官员,一般为六品。同知署,就是饶州分府。
景仰的地址究竟在江家坞什么地方?据道光年间绘制的“浮梁县境全图”和嘉庆年间绘制的“景德镇全图”推断,五图在今东门头、莲社路一带,今江家坞亦属五图境域之内。据80岁的杨瑞开老师说,儿时听其舅父说,江家坞北侧山丘旁是景仰旧址。这里原有龙王庙,有条小巷,老人旧称“书院里”。说准确一点,就是现在景德镇饭店北后侧小山丘上,近几年在山顶端建有凉亭。
景德镇五方人口杂居,素称“十八省码头”,而镇上居民,浮梁本籍人极少。景仰设于景德镇城区内,其生徒几乎都是客籍人。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知府宁瑞、知县刘丙发起重修景仰书院,经费由陶瓷界集资,增建了房屋,扩大了规模。当年知县刘丙的幕友龚鉽有诗纪其事。龚鉽,南昌人,写过上百首记陶瓷的诗,后刊辑60首,书名叫《陶歌》。其中一首写道:
陶成子弟集昌南,书院崇开一席谈。
坯甈早消甄士日,满窑和气足清酣。
(窑户陶成、陶庆二会创有书院,曰“景仰书院”。余曾代刘侯作《记》。)(www.xing528.com)
可惜的是龚鉽代知县刘丙写的《记》,迄未发现,但这首纪事诗确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史料:
第一,重修景仰书院是陶成、陶庆二会集资的。这二会,指烧槎窑、烧柴窑两个行业的组织。那时,在景德镇从事陶业的,浮梁籍极少,所谓“而今尽是都鄱籍,本地窑户有几家”?陶成、陶庆二会,指的是景德镇的客籍人,这同时反映在办学的经常性经费来源上。一般书院筹措办学基金都是置田买地,而景仰的佃户很少。它经常性经费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房产租金,二是银两取息。已知民国期间,它仍持有大量房屋,分布在陈家街、黄家弄、杉树巷、麻石弄一带,其租金大部分拨划给了天翼中学。
第二,景仰生徒几乎全是“陶成子弟”,也即主要是窑户老板的子弟。古代科考,对籍贯审查很严,一是外籍人在浮梁科考,会占浮梁的名额;二是有人足踩两只船,两处应试。乾隆十八年,浮梁还置有《禁籍碑文》,规定入浮梁籍20年以上和无籍可归者方准在浮科考。景德镇的客籍人,要回原籍入学。“陶成子弟”在景仰授业,返原籍科考,生徒流动性大。在教学方面,与昌江、绍文相比较,增添了讲学内容,远不限于每月二课。景德镇虽隶于浮梁县,但饶州府又直接插手景德镇,有驻镇同知署。景仰直接由同知经理,这里同时反映了景德镇的历史地位和景仰书院的某种城市特点。
咸丰年间,景仰书院被火烧毁。光绪初年,重建景仰书院于东门头(今胜利路的市京剧团宿舍)。1984年,82岁的施文谟老师回忆说,曾见过重修景仰书院的碑文,说它是客籍人办的,浮梁人不插手问事。他曾听老人说,住在云谷巷的汪家,住在牌楼里的陈家曾有人参与书院的管理。据民国初年在这里任景德镇平民学校的教师、85岁的姚甘霖老人说,民国初年我们都称这栋房子为景仰书院。新建的景仰书院,坐西朝东,前有庭院、照墙。正门外有长廊,共三进,中为讲堂,两旁是书房。向着东门头开有庭院门,石坊今仍存。清末废科举后,其房屋和产业一直由景德镇(不由县)的教育机关管理和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