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2月,浮梁专区奉江西省政府命,创办烈校,调王应谐负责筹建工作(王原任鄱阳师范校长)。专员张云樵兼校长,王为副校长兼校务主任。受命之后,首先是选定校址。在地委宣传部部长石明之的协助下,第一次将校址设在周路口的饶州会馆。这里原设东方艺职,此时已停办。校舍破破烂烂,但旁边有一幢庙可以利用,我们就因陋就简,略加装修,将庙里的菩萨集中在一块,空出地方来做学生寝室。石明之风趣地说:“就让菩萨也合署办公吧!”
这时,学生已陆续到校的三四十人。他们程度不一,暂分两个班进行学习。三四个月后,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老师也从各县调集来了,饶州会馆便不够用,这样就不得不考虑另选校址。那时,何家窪的第三小学(现六小)校址比较宽裕,旁边又有小庵堂可以利用。经石明之与市教育科联系,决定烈校与三小共址。相约彼此互不干扰,烈校暂用三小教室,将地藏庵改装为学生、教师寝室和办公室。当群众得知我们将占用该庙时,菩萨很快就被搬走了。至7月底,学校师生员工共达159人。
与三小共址,亦非久计。我们将情况向地委反映,然后考虑到东山寺的浮师附小大有可为,又经石明之出面,由专署、市教育科与附小校长方曦协商,决定将附小与三小合并称附小。方曦很满意,认为东山寺地区偏僻,生源不好,何家窪办附小很合适。我们也很满意,认为这里条件优越:一、与专署靠近,专员是兼校长,联系工作方便;二、莲花塘是风景区,环境幽美,实为办校理想之地;三、将东山寺庙宇加以改装,大礼堂、办公室、厨房、寝室、一应俱全。事情很快就定了下来,于是暑假中进行第三次迁校。可是,我们迁走后,一位年逾60的老和尚却对我们纠缠,并向政府控诉说,侵犯了他们信仰自由。多亏张云樵亲自出马调处,老和尚才要求以白云寺相交换,还要安排一个小和尚的正式工作(明说安排为清洁工人);还要负责将菩萨全运白云寺,不得损坏。条件谈好后,整个暑假都是大兴土木,将原附小教室的一部分改为男生寝室,东山寺正殿改为大礼堂,后殿为老师办公室,侧殿为老师和女生宿舍。正式修建了高大的校门,在红底的门楣上装饰着齿轮和党徽,下面写着黄色的“浮梁革命烈属子弟学校”字样。进门是一块大操场。第二年冬,又在校背山顶上兴建了一幢“凹”字形六间大教室,四周筑起了围墙,至此,烈校始初具规模。(www.xing528.com)
其次,是招生工作。对象:革命烈属;范围:浮梁专区所辖6县1市(浮梁、婺源、乐平、鄱阳、余干、万年、景德镇)。当时据全县民政科的普查,全专区烈士人数达6万余人,其遗属有的逃往外地,有的乞讨为生,大部分都辗转在饥饿线上挣扎。现在,他们只需当地政府证明,县民政科介绍,即可取得入学资格,享受烈属待遇。意外的是,由于解放不久,新政权刚建立,潜伏的特务散布谣言说:“中央军马上要打回来”“这是招子弟兵去当壮丁,上前线打仗”等等,吓得烈属们畏首畏尾,不敢登记,有的登记还后悔,招生工作遇到了阻力。我们将此情向地委反映后,立即派老师分赴各县辟谣,直接登门向烈属们解释、宣传,又经烈属们互相串联,始打开招生局面。一年之后,因九江、抚州两专区未设烈校,也陆续有烈属被介绍来此就读,学生人数最多时达200余人。1952年,接省民政厅通知,将校名烈属子弟学校中的“属”字改为“士”字,招生对象限制为烈士直系子女,生源由此缩小了。
第三,是师资配备。烈校是由省直接拨给经费,由省直接任免干部的。它虽属小学,但对教师的质量要求较高。建校初,专员张云樵兼校长。1952年9月,省长邵式平正式任命吕亮屏(副专员)兼校长,王应谐为副校长。教师由专署教育科在各县抽调。当时,石作澄任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徐彩伏,教师有董枢、姚钝剑、俞广生、王梦飞、刘凤起、黄怀才、吕秉钧,钟家汪、汪鸿、苏贤武、侃萍文、汪平等,他们大多是有一定教学经验,较高的业务水平的中学教师。各科配备齐全,阵营严整,确非一般小学可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