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景德镇文史资料合订本:李梓山中队投降经过与武器清查

景德镇文史资料合订本:李梓山中队投降经过与武器清查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李梓山提出条件,要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投降,所以游击队才派他来向解放军报告。李梓山一定是丧魂落魄,走投无路,才想投降解放军。他说他叫李梓山,任这个中队的队长,原有二百多人,听解放军解放了景德镇,有的害怕逃走了,现驻在街上只有一百多人。李梓山低下头默不作声,证实了那位游击队同志讲的情况是真实的。经过清查,武器计有左轮

景德镇文史资料合订本:李梓山中队投降经过与武器清查

李如川 姚桂荣

我原在山东省成武县八区工作。淮海战役结束以后,我和爱人姚桂荣同志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被抽调随二野五兵团南下。我们被编在三大队五中队,也就是康文惠同志这个中队。在胜利渡过长江以后,经过几天行军,于1949年5月初,进驻景德镇。不久,地委、县委的领导都忙于研究各级领导班子,配备各级领导干部。在这种情况下,中队的领导决定抽一部分同志,组织临时工作队,下乡宣传党对新解放区的各项政策和筹集粮食的工作。当时,我被抽到臧湾乡工作队,参加这个工作队的有我、刘大蒿(后来任县民政科长)、张恒臣(后来任县秘书科长)、宋骤富(是我的通讯员),另外还有两三位同志(现在记不起了)。我们于早上七八点钟出发,沿景德镇至臧湾的一条小河的小路前进,沿途看到老百姓在欢快地忙于打田插秧,他们都以钦佩的目光观看我们身穿军装的解放军。到11点钟左右,我们到达了臧湾乡所属的西边一个保,找到了当地的保长。我们向他宣传了形势和来意,然后,保长看到已到吃中午饭的时候,即派我们到老百姓家去吃饭。吃中饭时,保长急急忙忙地走进来向我们报告说:“从东南方向来了一个人,还带有武器。”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都处于戒备状态,准备战斗。我当即离开吃饭桌走出门外,随后宋骤富等同志也都走出门外。在来人快要接近我们的时候,我看到他身穿一身黑色的便服,身材细高,面色黑里透红,非常健壮。因天热,加上走路的关系,他的外衣扣子未扣,敞着怀,我就看到他身上带有一支老式“三八手枪”。因为枪没有在手里拿着,从表情上看也无敌意,我们都放下心来。他也看到我们六七个人都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装,他便接近我们,开始询问我们。我即将我们部队番号和景德镇解放的情况和下乡的来意告诉了他。然后他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姓名(因初解放,乍见面,语言不太通,时间久了,姓名也记不起来了)。他讲:他是倪南山领导的在婺源县一带活动的游击队,派他来的任务是同解放军联系的。因为浮梁县有一个保警中队约200人驻在瑶里乡,队长名李梓山(外号李老虎),想投降中国人民解放军,找不到接头的人,因此想请解放军派人接受他的投降。我问他:你们游击队为什么不去接受他的投降呢?这个同志讲:他们游击队经常与李梓山打仗,李梓山捉到游击队的人,不枪毙,就是活埋;而游击队对李梓山他们也不客气,捉住他们也是枪毙。因此结下深仇大恨。为此李梓山提出条件,要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投降,所以游击队才派他来向解放军报告。当时,他讲的情况无法证实,而且,他本人的身份也不明,我进一步问他:你们怎么知道我们在这里呢?他讲是听到在对面的山背后搞生产的老百姓讲的,他们才知道的,他再三要求我们去接受李梓山的投降。在他要走时,我们对他说:我们一定研究派人去。他听了以后,即告别我们,仍沿他来的路返回去了。

在他走了以后,我们工作队做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大家一致认为:一、来人确系游击队的同志。因为我们知道对面不远的地方属江西省婺源县,那里确有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活动。二、我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消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军,没有被消灭的也狼狈逃窜溃不成军,何况敌人的杂牌部队。李梓山一定是丧魂落魄,走投无路,才想投降解放军。三、只要我们对他们宣传党对敌伪人员的政策,接受这部分人的投降是完全可能的。经过分析研究,大家认为可以派代表与敌人联系,但是又提出一个问题,派谁去呢?大家都面面相觑,看看别人,想想自己,沉默一时。在这种情况下我站出来说:“我去。”主要是我的条件优越于他们:一、我有一块南下的通讯员宋骤富同志。南下前,他是山东省成武县八区区中队的机枪射手,有一定的作战经验,而且和我在一块战斗多年。二、我比他们那几位同志稍微年轻一点(当时我24岁)。三、我参加革命工作以来,都是在枪林弹雨中度过的。抗日战争中,我在日本鬼子统治区里打过游击;解放战争中,我任过正规军中的连长、指导员,曾参加过比较大型的战役。后来我任山东省成武县八区区长的时候,和国民党的正规军和老牌部队作战打游击是出了名的。我征求了宋骤富同志的意见,他也表示愿去。我们俩表态后,大家都非常高兴,并再三要我们注意安全,听候我们的佳音。

这时已是下午1点钟的时候。我和宋骤富同志离开了大家,沿着通往臧湾乡、天保乡、东埠乡的石板小道前进。到下午4时左右,到达了瑶里乡的所在地街上。我们所走过的地方都是平静的,只看到农民忙于生产。我们到瑶里街头时也没有看到敌人的岗哨,只是在街的北头,遇到一位40多岁的街民。我们问了他敌人的情况,他告诉我们:这里原来驻有二三百人,但是大军一过江,景德镇一解放,那些人吓破了胆,有的开小差,有的拖枪逃跑了,现在驻在这里的大概还有一百多人,都在躲起来睡觉。他还用手指着街中间一户地主家的大门说:他们的头(指李梓山)就住在那家。我和宋骤富同志按他指的方向,迅速进入了那家。我们一进院内,一眼就看到了一位身材中等、体型肥胖的人睡在一张用竹子做的凉床上,枕头边还放着一支左轮手枪。我急走几步,将他的枪拿了,并将那人叫醒。他睁眼一看我们两个都穿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装,手里拿着枪,而他的枪也在我们手里的时候,便毫无反抗地马上坐起来,穿上外衣。在他穿衣服的过程中,我问他叫什么名字,任何职务,现驻在这里共有多少人。他说他叫李梓山,任这个中队的队长,原有二百多人,听解放军解放了景德镇,有的害怕逃走了,现驻在街上只有一百多人。这时,他才请我们坐下。接着他说:“我们在这里驻了好几天了,想找解放军投降,但不知到哪里去找。现在,你们解放军来了,我们欢迎,我们愿意投降。”我问他:“离这里不远有游击队,为什么不找他们呢?”李梓山低下头默不作声,证实了那位游击队同志讲的情况是真实的。接着,我们讲了全国的战斗形势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对敌伪人员的政策后,他即站起来深深鞠了一个躬,再一次表示说“愿意投降”。当时,我们命令他将所属部队马上集合,他表示同意,随我一起走出了驻地,来到了街中间一块空地上,叫他弟兄吹起了集合的口哨。不到20分钟的时间,他的兵都集合起来了。那些兵一个个都脱了军装,换了便衣耷拉着头,斜扛着枪,有气无力地排着队。经过点名,也只剩下一百一十人。经过清查,武器计有左轮手枪1支,马克新轻重机枪1挺,步枪140多支(为什么人少枪多呢,有的兵逃跑了,枪没有带走),子弹、手榴弹一部分(因为时间关系没有详细清点)。李梓山站在队前,也没有问我们姓什么,就向他的兵介绍说: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派来的代表,来接受我们投降的,希望弟兄们听从指挥等,然后将头一低,再没讲什么了。随后,我向站在面前的敌人讲了全国解放战斗的大好形势,讲了《约法八章》对敌伪人员的政策,放下武器,既往不咎,愿意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我们欢迎,不愿参加的自便,属于外地人员愿意返家的,我们发给路费等。我讲完话后,即听见其中有人喊:“我们愿意投降。”我当即喊了:“立正,枪放下,向前五步走!”这些人便乖乖地放下了武器,在指定的地方就地而坐。然后,宋骤富同志将每支枪栓抽下来,将子弹枪栓和手榴弹放一条船上,将每个兵的枪身放到原处。我和宋骤富同志上了船,将机枪架在船头上。我叫李梓山带着他的兵走在前面,他的兵扛着自己的衣物和枪身随后。我和宋骤富同志坐船走水路,李梓山和他的兵沿着河边小路向景德镇前进。到下午7点多钟,我们到了臧湾乡,休息了片刻,吃了一顿晚饭后继续向景德镇前进。10时左右,到达了景德镇,找到了景德镇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的黄友若同志(在行军中都喊他黄参谋长)。我向他汇报了李梓山投降的情况,黄友若同志听后非常高兴,说:“你立了一大功,一定通报表扬你,回去好好休息。”我又将李梓山叫去见黄友若同志,黄友若叫人安排李梓山和他的部下吃住。在我临走向黄友若告别时,黄友若问我有什么意见,我即提出:“南下前,我在山东省(那时称湖西区)成武县八区任区长,这次可能分配我到区里去工作。我要求给一部分步枪和这次带来的那挺机枪。”黄友若同志说:“机枪不能给。因为部队不可能分到区里去,另外区里人还少,就是新扩的区中队也不一定可靠。只能先给12支步枪,机枪的事以后再说。”然后,我和宋骤富挑选了12支步枪和一部分子弹,回到县委会去了(那时县委会仍驻在景德镇市内)。一路上,我和宋骤富同志因完成了一项任务非常高兴。我说:“今晚下馆子,我请客!”我还邀了李德风、谭修海同志参加,四个人饱餐了一顿,用去了一块大洋。(www.xing528.com)

在景德镇休息了两天,县里宣布我任浮梁二区区长。二区以东埠乡作为区政府的所在地。去东埠乡时,我到了一区里仁乡,我爱人姚桂荣同志在那里,她也是临时抽下去的。事隔一个月左右,区里接到通知,要李梓山进敌伪人员学习班学习。7月中旬,我们快要西进的时候,我在东埠去臧湾的路上又遇到了李梓山。他说他学习结束了,在学习中得到政府的优待,感谢政府对他的宽大,以前有罪于人民,以后一定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将功赎罪等。不久,我们随军西进了,李梓山如何不得而知。由于接受了李梓山的投降,解除了浮梁县东部的隐患,我在二区工作期间,从来没有发生敌人的捣乱,社会秩序一直很好。无疑,为以后浮东一带的土地改革、社会安定和生产建设打下了基础。

[作者简介]李如川,男,1925年生。姚桂荣,女,1931年生。他俩同是山东金县人。1949年5月,随二野南下干部大队一同进驻浮梁县,李如川任二区区长。1949年9月,又一同西进贵州,现均离休。离休前,李如川任中共贵州省科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姚桂荣任贵州省科委办公室主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