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俊瑞 遗作
整整半个世纪前的七月,在国民党统治下的上海,发生了一件轰动国内外的事件:“新生事件”。它既进一步暴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丧权辱国,又充分显示了我国革命志士的英勇战斗,威武不屈。当时,我国东北三省已处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蹂躏之下。华北继东北之后已部分变色,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正伸向全中国。国民党反动派一味推行“不抵抗主义”,又叫嚷“攘外必先安内”,对日屈膝投降,对内大兴干戈,祖国大地危机四伏,大好河山和四万万五千万同胞已濒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当时邹韬奋同志在上海创办《生活周刊》,积极宣传抗日,受到国民党的追捕,不得不流亡国外。《生活周刊》也被查封,杜重远同志自“九·一八”以后,即放弃了他在东北所办的实业,来上海积极开展抗日救国活动,推动抵制日货,并担任中华国货产销协会总干事。他是《生活周刊》的热心读者和支持者,也是宋庆龄、鲁迅、邹韬奋、胡愈之、钱亦石和我的亲密战友。《生活周刊》一九三三年十二月被封后,重远同志认为全国同胞的精神食粮不能中断,抗日救亡活动不能停止,国民党的降日反共阴谋不能不揭露。他不畏强暴,不怕坐牢,冒着生命危险,毅然决定在党的领导下,于一九三四年二月接办了《生活周刊》,并改名为《新生周刊》。韬奋同志对此给予极高的评价。他说:“这好像我手中撑着的火炬被迫放下,同时即有一个好友不畏环境的艰苦而抢前一步,重新把这火炬撑着继续在黑暗中燃烧着向前迈进”。《新生周刊》创刊后,当然立即成为日本帝国主义者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眼中钉。
一九三五年五月四日《新生周刊》第二卷十五期刊载了艾寒松同志用“易水”笔名写的《闲话皇帝》一篇短文,却掀起了轩然大波。该文仅从学术角度泛论各国君主制度,提到“日本天皇本是一位生物学家,如果他不做傀儡天皇,继续研究生物,必有很多成就”。仅仅这样一篇小品文,日本帝国主义者却蓄意借此机会挑起事件,置《新生周刊》于死地。他们先策动在上海的日本浪人举行所谓“抗议游行”,打毁我国商店门窗玻璃,继而威迫当时上海市市长立即封闭《新生周刊》,“严惩”编者和作者。
此时重远正在江西办厂,闻讯后立即赶回上海,一面劝说作者艾寒松同志离开上海暂避,一面自己挺身而出,准备在法庭上与日帝及国民党反动派做斗争。在审判席上,重远同志利用反动法庭作为宣传抗日、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媚敌投降的讲坛,他毫无畏惧地变被告为原告,严词责问爱国何罪,大声疾呼:“中国法律被日本人征服了!我不相信中国还有什么法律。”在两次的审判会上,他始终大义凛然,刚正不阿,使得庭长和日本派来监审的代表瞠目结舌,无言以对,不得不中途宣布退庭,最后国民党反动派屈服于日本的压力,为了讨好日寇竟密令查封了《新生周刊》,又判处杜重远一年零两个月的徒刑。宣判下达时,法庭内外群情激愤,高呼抗日口号,散发爱国传单。在党的领导下,还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议示威游行。重远同志虽身陷囹圄,绝不忘抗日救国。国民党当局由于受到强大舆论的压力,不得不准允给重远读书、会客等某些所谓“优待”。重远同志又利用这块奇特的阵地,关心、支持狱外的抗日救亡运动。他在《告别读者诸君》的最后一文中号召,“中国民众已经踏入生死存亡的关头,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发动全民族抗日战争”,鼓励战友们“我们没有置下广厦万间,怕什么飞机,我们并没有金玉珠宝,怕什么炸弹,我们的要求很简单,只是牺牲与真理……认定正确的路线,鼓起斗争的勇气,担当历史的使命,最后的胜利不是属于帝国主义者,到底是属于被压迫人民啊!”他在狱中努力学习马列著作,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各种主张。并与来狱探望他的张学良及东北军、西北军的高级将领们亲密交谈,阐明形势,晓以大义,讲清联共抗日的道理,为一年以后发生的“西安事变”和国共第二次合作打下了一定基础。“新生事件”不仅推动了全国抗日高潮,在国外也引起很大反响,当时外国很多报刊报道了这一事件,激起海外侨胞莫大愤慨,纷纷打电报、汇款支援慰问狱中的重远同志。(www.xing528.com)
在这里应当提到的是重远同志的夫人侯御之,她早年曾留学日本研究法律。“新生事件”发生后,她在狱外四处奔走,营救重远,她在上诉被法院驳回后,又写了万言“抗告”书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媚外投敌、日本帝国主义者残害我国爱国志士的种种滔天罪行。御之同志热爱祖国,一直追随重远,在她丈夫全部的光荣事业中,构成重要的一部分。
“新生事件”是我国现代史上光辉的一页。如今的年轻同志也许难于体会当时国难当头、家破人亡、人民英勇斗争的情况,但是要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顶天立地的战士。又必须从这里学起。我们杰出的战友杜重远同志在那极端严酷艰苦的环境下,一直热爱祖国,无私无畏,不惜牺牲自己保护他人,并继承战友的事业。在他出狱后的十年中,为了拯救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唤起全国同胞的觉醒,团结起来一致抗日,他衷心地接受了党的领导,从不放弃一切机会进行抗日救国斗争,直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种优良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并见诸行动,无私无畏地献身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原载1985年6月16日《人民日报》五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