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景德镇养成所报考|杜先生陶业人员培养

景德镇养成所报考|杜先生陶业人员培养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九三四年初冬,我在《新生周刊》上看到杜先生在江西景德镇创办陶业人员养成所的报道和招生广告,我慕其名决定报考。原来,养成所在南昌及景德镇也招收了一批学生,已先我们到达。养成所坐落在景德镇风景秀丽的莲花塘畔。后来,我们了解到江西省当局虽然批准杜先生创办陶业管理局和陶业人员养成所,但是经费很少,还得杜先生各方张罗,筹措资金,所以只能因陋就简了。

景德镇养成所报考|杜先生陶业人员培养

从一九三二年起,我开始在《生活周刊》上了解到杜重远先生的名字和为人。韬奋先生在《生活周刊》上介绍过杜先生的简历和爱国思想,杜先生也在《生活周刊》上陆续地发表文章,对国难日深、内战不息,发出忧国忧民的强烈呼声。一九三三年,《生活周刊》被反动派查封,邹韬奋先生被迫出国,杜重远先生不畏艰险,冲破各种阻力,在短短两个月后,主编出版了《新生周刊》,继承《生活周刊》的宗旨和风格,使我非常敬仰和钦佩,但当时我从未见到过杜先生本人。一九三四年初冬,我在《新生周刊》上看到杜先生在江西景德镇创办陶业人员养成所的报道和招生广告,我慕其名决定报考。招生地点在上海环龙路(今南昌路)中华职业教育社楼上的一间教室里。那天,杜先生和孙警中等几位老师亲临考场主考,但我尚不知道他们的姓名。有一位老师身材略高,穿一件中式长衫,下穿一条西式长裤,脚上穿一双半旧的皮鞋,英俊开朗,态度诚恳谦虚,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他问我姓名、籍贯、年龄等,我一一做了回答。他又问我为什么投考陶业人员养成所,我直率地回答说:“因为在《生活周刊》《新生周刊》上认识杜重远先生。我读过邹韬奋先生的介绍,也读过杜先生的文章。我敬佩邹韬奋先生和杜重远先生,我相信他办的养成所不会错,所以特地从家乡到上海来投考的。”这时他笑了,问我:“你认识杜重远?……我就是杜重远呀!”我出乎意外,感到格外幸运,但也觉得很不好意思,低下头,脸上热烘烘的。杜先生很高兴,说:“好吧!好好学习,大家来振兴中华,改良陶瓷工业。国强民富,才能把帝国主义赶出去。”考试过后隔天发榜,我被录取了,还名列榜首。我既兴奋又喜悦,面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心情颇不平静。

在上海录取的考生共有三十余人。约在一九三五年一月底,我们这批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学生,在孙警中老师的带领下,由上海启程,乘长江轮船到九江,换乘南浔路火车到南昌,再从南昌乘汽车到达景德镇。原来,养成所在南昌及景德镇也招收了一批学生,已先我们到达。加上我们上海去的学生,共有七十余人。(www.xing528.com)

养成所坐落在景德镇风景秀丽的莲花塘畔。进门是一幢二层楼房,那是陶业管理局的办公室,以及老师的寝室,图书室,贮藏室等。楼房后面有三排平房,即是养成所的教室、实验工场、食堂以及同学们的宿舍等。房子的后面是一片空地,左右是小山坡。学校的房屋比较陈旧,结构简陋,一看就使人明白,这不是为办学新建的校舍,而是借用原有的旧房,稍加修葺而改成的。后来,我们了解到江西省当局虽然批准杜先生创办陶业管理局和陶业人员养成所,但是经费很少,还得杜先生各方张罗,筹措资金,所以只能因陋就简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