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景德镇:重塑瓷业未来,不能轻言放弃

景德镇:重塑瓷业未来,不能轻言放弃

更新时间:2025-01-1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邵德辉的意见,一言以蔽之,是要将制瓷中心,从景德镇迁到九江。在他看来,景德镇已经衰老,病入膏肓,无药可救。另一种意见是,将景德镇瓷业加以全面的改进。他赞同在九江新办一个大规模的机制瓷业工厂,但表示不能轻易地抛弃景德镇不管。但张公权离沪多日,不能久待,便召集南昌瓷行和熟悉景德镇情形的张浩等人详谈,这样,他虽然没有亲临景德镇,而景德镇衰落的原因,也知其大概了。

江西瓷业究竟如何改革?在杜重远来江西前存在着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在九江设立大规模的机制陶业工厂。持此意见者,以江西陶业试验所所长邵德辉为代表。他的理由有三:一、江西的产瓷区在景德镇,但景德镇制瓷全凭手工,根本敌不过洋瓷用机器制造。因此,非设立大规模的机制陶业工厂,万不能与洋瓷争衡。二、景德镇交通不便,瓷工恶习又深,因此,欲图瓷业发展,又非另择良地不可。三、江西的瓷土,以星子、余干等县为多,这些县都在景德镇的下游,离九江很近,如果把工厂设在九江,不论运输原料,还是推销瓷品,交通都是非常便利的。邵德辉的意见,一言以蔽之,是要将制瓷中心,从景德镇迁到九江。在他看来,景德镇已经衰老,病入膏肓,无药可救。另一种意见是,将景德镇瓷业加以全面的改进。持此意见者,以实业部湘鄂赣区调查主任陈筱南为代表。他认为,景德镇衰落有十大原因:一、外瓷倾销内地;二、云贵湘省均有瓷器出产;三、“九·一八”后,关东销路断绝;四、税捐增加,成本加重;五、农村破产,购买力弱;六、老守旧法,不知改良;七、缺乏陶业技术专门人才;八、交通不便;九、完全手工操作;十、受世界各国不景气影响,销路锐减。针对上述情况,他提出了十条整理方法:一、设立新式工厂;二、设立研究机关;三、由政府组织公司对外贸易;四、减轻税率;五、发展交通;六、开办陶业学校;七、普及工人教育;八、规定劳资待遇,共同合作,以增进工作效能;九、由政府资送学生或派员赴各国研究瓷器,以资借鉴;十、专设陶业行政管理机关。陈筱南只认为景德镇瓷业“亟待改进”,并不主张将瓷业中心移往九江。

熊式辉是倾向于邵德辉的意见的,他邀请杜重远来江西的目的,就是想借重杜重远在国民党军界、政界和商界的关系与号召力,以便“在浔开一大规模之陶业工厂”。这就是他“改革江西瓷业”的含意,其中并不包括振兴古老的景德镇的。但是,杜重远有独自的主见。他赞同在九江新办一个大规模的机制瓷业工厂,但表示不能轻易地抛弃景德镇不管。他认为:“景德镇乃我国第一产瓷名区,亦全世界瓷业之发源地,其景况之隆替,非特繁乎民生之荣枯,抑且关于文化之兴衰,国人对此当甚关心。”因此,他主张:“欲改革瓷业,必先明了瓷业的衰落原因;欲知瓷业的衰落原因,不能不调查中国第一瓷区的景德镇。”杜重远的主张,得到了中国银行总经理张公权的赞同,并表示:倘有救济景德镇的方策,他“愿尽心力”。(www.xing528.com)

一九三四年七月,杜重远与张公权同上庐山;八月初,又同到南昌。江西当局充分尊重了杜重远的意见。张公权还打算与杜重远“同往参观”景德镇,因在前一天去景德镇的路上发生了一起劫车案,江西当局劝他们缓行。但张公权离沪多日,不能久待,便召集南昌瓷行和熟悉景德镇情形的张浩等人详谈,这样,他虽然没有亲临景德镇,而景德镇衰落的原因,也知其大概了。返沪前,张公权还交代南昌中行和九江中行的经理,要他俩陪同杜重远去景德镇。过了几天,听说路上还太平,杜重远就在南昌中行经理蔡慎斋,九江中行经理周达人,以及熟悉景德镇情形的张浩等人陪同下,驱车向景德镇方向出发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