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沟南村》:双重情感之旅

《沟南村》:双重情感之旅

更新时间:2025-01-1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出花园”是潮汕地区的成人礼,这个仪式在孩子虚岁15岁这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日或农历七月初七举办,父母通过举行仪式来宣告他们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15虚岁“出花园”源于潮汕俗语“十五成丁,十六成人”。潮汕人认为小于15虚岁的小孩是生活在“花园”里面的,他们由一对被称为“花公花妈”的神灵保护,所以潮汕人对祭拜“公婆神”向来很重视。每年这一天,有未“出花园”的孩子的家庭,便有“拜公婆”活动。

“出花园”是潮汕地区的成人礼,这个仪式在孩子虚岁15岁这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日或农历七月初七举办,父母通过举行仪式来宣告他们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之所以将成人礼称作“出花园”,是因为小孩从小生活在花团锦簇、莺歌燕舞的花园里,生活充满了童趣,天真烂漫、纯真无邪。到了15岁,言行思想都到一个转折点,将告别无忧无虑、懵懂无知的年代,步入谋事创业的人生阶段。15虚岁“出花园”源于潮汕俗语“十五成丁,十六成人”。古时候给15岁的孩子举行成人礼,将成人岁数提前,是为了迫使少年提早走出家门,为家庭生计做贡献。“出花园”作为潮汕传统成人礼,寄予着长辈们对长大成人的孩子的祝贺和对孩子美好前程的祝愿。

食花园桌仪式 沟南村村委会∕供

沟南村孩子“出花园”这一天要身穿新衣,脚着新鞋,要显得潇洒成熟。清早,孩子的父母便预先准备好猪肝、鸭母(做鸭花)、乌鱼、甜豆腐、豆粉丝蛋、豆芽或春菜和两碟糖与酱油,寓意成人必须更新内脏,抛弃肮脏的东西。“出花园”作为潮汕传统成人礼延续至今,繁复的仪式、美好的寓意、礼品的赠予都表达了大人对小孩寄予的祝愿。同时,这也是孩子成长和教育备受关注的体现。

沟南村上帝古庙里附设公婆神(花公花妈) 许俊琳∕摄

“拜公婆”在农历七月初七,是潮汕地区的民间传统节日,俗称“公婆生”。一般家中有小孩的人家,就有拜“公婆神”的习俗。潮汕人认为小于15虚岁的小孩是生活在“花园”里面的,他们由一对被称为“花公花妈”的神灵保护,所以潮汕人对祭拜“公婆神”向来很重视。生活在“花园”里的小孩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要祭拜“花公花妈”,祈求健康成长。“出花园”后,孩子们就不用祭拜“花公花妈”了。他们已走出家门,跻身于社会,不再是“花园”里的小孩。沟南村民在婴儿出生满月内就设置“公婆香炉”,用瓷碗或竹筒贴上红纸,作为香炉。“公婆灯”则是在女子出嫁时,女子嫁妆里有配备的锡制油灯,盛有豆油安放上灯蕊的油盏,既可放于桌上又可挂于墙壁的架子上。家人和孩子祭拜完毕,“公婆灯”就要挂在睡房里的墙上。(www.xing528.com)

拜公婆神 沟南村村委会∕供

祭拜公婆神供品 沟南村村委会∕供

旧时家中产下小孩,不管是男是女,经过9天(有的12天,习俗细节各异)“禁腊”,请来“公婆神”,祭拜完毕,产妇就可吃荤,潮人叫“开荤”。“拜公婆”从第一胎开始,此后每年要祭拜四次(过年、元宵、七月初七、冬至),但不管女子产多少胎,产后“开荤”是一定要“拜公婆”的。直到孩子15虚岁谢了“公婆神”,“出花园”后,才可免之。按照旧俗,婴儿一降生,便开始受到“公婆神”的保护。它不仅要照看、保护婴儿,而且担任着最早开发婴儿智力的工作,所以民间认为婴儿熟睡中的种种表情,如蹙眉、嘟嘴、微笑等,都是婴儿在领受公婆神的教诲,因此特别忌讳此时把他叫醒,怕中断其“学习”,诚恐小儿将来变呆傻。出于感激敬畏之心,人们都非常诚心地祭拜公婆神。每年这一天,有未“出花园”的孩子的家庭,便有“拜公婆”活动。沟南村在乡中的上帝古庙里附设公婆神(花公花妈),供乡人长年奉祀,保佑小孩平安,合家安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