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战国策:齐宣王见颜斶,愿请受为弟子

战国策:齐宣王见颜斶,愿请受为弟子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今闻细人之行,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6]。”齐宣王召见齐人颜斶,说:“颜斶,上前来!”宣王身边的人说:“大王是人君,颜斶你是人臣;大王说:‘颜斶,上前来!’你也说‘大王,上前来!’可以吗?”宣王怒容满面,说:“是王者尊贵,还是士人尊贵?”宣王听了,一声不吭,很不高兴。

战国策:齐宣王见颜斶,愿请受为弟子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趋势,不如使王为趋士[1]。”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宣王默然不悦。

左右皆曰:“斶来,斶来!大王据千乘之地,而建千石钟,万石。天下之士仁义皆来役处;辩知并进,莫不来语;东西南北,莫敢不服。求万物[无]不备具[2],而百[姓]无不亲附[3]。今夫士之高者,乃称匹夫,徒步而处农亩,下则鄙野、监门闾里。士之贱也,亦甚矣!”

斶对曰:“不然。斶闻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何则?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故舜起农亩,出于野鄙,而为天子。及汤之时,诸侯三千。当今之世,南面称寡者,乃二十四。由此观之,非得失之策与?稍稍诛灭,灭亡无族之时,欲为监门闾里,安可得而有乎哉?是故《易传》不云乎:‘居上位,未得其实,以喜其为名者,必以骄奢为行。据慢骄奢[4],则凶从之。是故无其实而喜其名者削,无德而望其福者约,无功而受其禄者辱,祸必握[5]。’故曰:‘矜功不立,虚愿不至。’此皆幸乐其名,华而无其实德者也。是以尧有九佐,舜有七友,禹有五丞,汤有三辅,自古及今而能虚成名于天下者,无有。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是故成其道德而扬功名于后世者,尧、舜、禹、汤、周文王是也。故曰:‘无形者,形之君也。无端者,事之本也。’夫上见其原,下通其流,至圣人明学,何不吉之有哉!《老子》曰:‘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是其贱之本非与?夫孤寡者,人之困贱下位也,而侯王以自谓,岂非下人而尊贵士与?夫尧传舜,舜传禹,周成王任周公旦,而世世称曰明主,是以明乎士之贵也。”

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今闻细人之行,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6]。”

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夫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7],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8]。制言者王也,尽忠直言者斶也。言要道已备矣,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则再拜而辞去也。

斶知足矣,归反朴,则终身不辱也。

【注释】

[1]趋:亲近。[2]无:原无,据鲍本及郭人民说补。[3]姓:原无,据鲍本及郭人民说补。[4]据:通“倨”,傲慢。[5]握:《高士传》作“渥”,厚,重。[6]都:美。[7]晚食以当肉:晚吃肚饥而感到味美似吃肉。[8]虞:通“娱”,快乐。(www.xing528.com)

【译文】

齐宣王召见齐人颜斶,说:“颜斶,上前来!”颜斶也说:“大王,上前来!”宣王很不高兴。宣王身边的人说:“大王是人君,颜斶你是人臣;大王说:‘颜斶,上前来!’你也说‘大王,上前来!’可以吗?”颜斶回答说:“我上前是趋炎附势,大王上前是礼贤下士;与其让我趋炎附势,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宣王怒容满面,说:“是王者尊贵,还是士人尊贵?”颜斶回答说:“士人尊贵,王者并不尊贵。”宣王说:“有这个说法吗?”颜斶说:“有。从前秦国进攻齐国秦王下令说:‘有人敢在柳下季墓地五十步内砍柴的,处以死罪,绝不赦免。’又下令说:‘有人能砍下齐王的头的,受封万户侯,赐金二万两。’由此看来,活着的王者的头,还不如死去的士人的墓。”宣王听了,一声不吭,很不高兴。

宣王身边的人都说:“颜斶过来!过来!大王拥有万乘大国的土地,立有千石重的大钟,万石重的钟架;天下知仁行义的士人都来到齐国,为齐王服务;有口才有智谋的人都来了,莫不来到齐王前献言;四方诸侯,莫敢不服;齐王所要的东西,无不齐备;全国百姓,无不拥护。可现在,一般所谓高尚之士,不过称作匹夫,徒步而身处农村;等而下之,则在乡野,担任里巷的看门人。士人低贱呀,多么严重啊。”

颜斶回答说:“不对。我听说,古代大禹的时代,诸侯有万国。为什么会这样呢?是由于他们掌握了厚德的办法,得到了尊重士人的助力。所以舜帝出身于农民,发迹于穷乡僻壤,终成为天子。到了商汤时代,诸侯也有三千。当今之世,称孤道寡的才二十四家。由此看来,这难道不是由于‘得士’或‘失士’的策略造成的吗?如果诸侯渐渐被诛灭,到被诛灭的时候,才想要做个里巷的看门人,又怎么可能呢?所以,《易经》上不是这样说吗:‘高居上位的人,如果不重视上位的本质,只是喜欢标榜虚名,他们必然走入骄傲奢侈的歧途;傲慢奢侈,那么灾祸随之而来。所以没有其本质却只喜欢空名的,将日益削弱;没有好的德行却希望幸福的,必然处境困窘;没有建立功勋却享受俸禄的,会遭耻辱,祸患必然大。’所以说‘好大喜功的,必定不能建立功业;空说而不做的,终究不能实现愿望’。这都是爱虚名、好浮夸,华而不实的必然结果。所以尧有九佐,舜有七友,禹有五丞,汤有三辅。自古至今,仅凭虚空而修成功名于天下的,从未有过。所以国君不以多请教为耻辱,不应以向属下学习而感到惭愧。因此,修成很好的道德修养,而能传扬功名于后世的,尧、舜、禹、汤、周文王他们可以称得上。所以说:‘没有形象,是有形象的君主。没有起源,是事物的根本。’那些在上能窥见事物的本源,在下能通晓事物的流变,了解事物很透彻的最圣明的人,怎么会遭到不吉呢?《老子》说:‘即使贵,必以贱为根本;即使高,必以下为基础。所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这不正是贵以贱为根本吗?所谓孤、寡,就是人们处于困窘、卑贱的地位。可是侯、王以此自称,难道不是侯、王谦居人下而尊重士人的证明吗?尧传位于舜,舜传位于禹,周成王任用周公旦,世世代代都赞扬他们为英明的君主。这正是因为他们深知士人的可贵。”

宣王说:“唉!君子怎么能侮辱呢?我实在是自讨没趣啊。至今我才了解到君子的话,现在我明白了不懂得尊重士人乃是小人的行为。希望您接受我作为学生吧。而且希望颜先生能与我交往,吃时必有美味,外出必可坐车,妻子儿女都会衣着华丽。”

颜斶辞谢而去,说:“那玉石生在深山中,经过加工破坏了它,其价值并非不宝贵,然而璞石却不完整了。士人生于偏僻乡野之地,经过推举选拔而享有禄位,他并非不尊贵显赫,可是他的形体、精神已不完备。我情愿回乡,晚吃肚饥而感到味美似吃肉,悠闲散步权当乘车,不犯王法,抵得上富贵,清静纯正,自得其乐。如今发号施令的,是大王您;而尽忠直言的是颜斶我。我的主要意见已经说了,希望您允许我回去,平平安安地回到我的家乡。”于是,他拜了两拜告辞而去。

颜斶可以说是知足的了,他保持自己的自然本色,就能终身不受侮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