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云梯山,面朝伶仃洋,从七百年前谭氏族人迁来定居开始,南朗崖口村一直静谧安宁地呈现着不一样的乡村之美。坐拥海风、滩涂、红树林、稻田、水杉林、旧祠堂的崖口村是中山村落的典型代表,同时又被外界赋予“乌托邦”、“最后的人民公社”、“广东最美乡村”等标签。此外,这儿还有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皆是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篇章。
谭氏发源于山东
谭氏历史,始见于周代,《诗经》有谭公,即谭国之君。谭国在商朝时受封国号,公元前684年为齐桓公所灭,该国子民遂以国为姓,始姓谭。谭氏早期主要在山东省境内繁衍发展,后因战乱、自然灾害、官职调迁等原因离开故土,向各地迁徙。汉代时,谭氏分布于河南、山西等地,南北朝时开始迁入广东。史料显示,谭宏帙为谭氏入粤第一人,是现今珠三角地区和韶关地区谭氏开基始祖,也是广东谭氏的主体,后裔多达数十万众。
现阶段,汉族谭氏人口已有370万,为全国第65位大姓,主要分布于湖南、广东、四川三省。中山谭氏主要分布于南朗、小榄、黄圃等镇区,其始祖分别由东莞、顺德、广西全州等地迁来。南朗崖口村的谭氏族人是中山谭氏的典型代表。崖口谭氏先祖在明初时被编为军籍,后来成为香山盐场灶户,与邻近的上栅、下栅灶户结成地域性联盟,无形之中壮大了氏族声势。明嘉靖年间,该氏族着手编修族谱。明万历年间(1573—1620),已建有谭氏宗祠,从而建立起一个符合宋明理学规范的宗族。
谭公祠密集分布
漫步崖口村,跟谭氏有关的祠堂可谓一间接一间。除了全村共有的历史建筑——谭氏大宗祠,还有云谷谭公祠、心月谭公祠、竹坞谭公祠、荆玉谭公祠、翠峰谭公祠、可菴谭公祠等各分支族系的祠堂。数百年来,它们无形昭示着谭氏族人在崖口这个伶仃洋畔的村庄的地位与影响力。
谭氏大宗祠位于崖口村中堡下街,建于清代,1927年和2002年有过两次重修。该祠坐北向南,三间三进,中间夹两天井。面阔12.4米,进深38.9米,面积约484平方米。前廊为三步廊,用斗栱承托,梁架、柁橔雕刻精美。大门两侧挂着“莞水渊源远,崖溪德泽长”的对联,墀头有花卉石雕,正脊有狮子和花卉灰塑。诸多岭南建筑元素搭配之下,祠堂显得古韵绵长。
谭氏宗祠,静谧安宁
村里其他分支族系的谭氏祠堂,建筑布局、主体架构方面与谭氏大宗祠可谓大同小异。譬如,云谷谭公祠位于东堡大街41号,坐西向东,面阔15.3米,进深17.3米,面积约为271平方米。荆玉谭公祠位于西堡大街10号,坐北向南,面阔9.9米,进深19.7米,面积约195平方米。翠峰谭公祠位于平山大街15号,坐西北向东南,面阔14.8米,进深21.4米,面积约291平方米。这些祠堂,交相辉映,时至今日大多成为村里老人的活动中心,并用作通知安排村事的场所。
除了祠堂,过去崖口村还有飞来寺、大王宫、武侯庙等20多座庙宇,这些庙宇供奉着不同的神。时至今日,崖口村利用了荷塘边一处地方修建了集益寺庙。简而言之,它其实是供奉佛教、道教、民间神话的古寺庙群,里面的寺庙从北到南依次为:大王殿、飞来禅院、瑶灵洞府、财神殿、观音阁、天后宫、北极殿、霍肇元殿、星君府、元辰大殿和南海慈航。这儿靠山而建,面向村外的一大片滩涂,景色宜人,时常云集了四里八乡前来焚香礼佛的信众。
此外,村内还有一座敦和里闸门。这是始建于清代的历史建筑,门楣上的金字,书有“民国甲子年仲春重修”的题款。两侧刻有红底的对联,对联顶部的蝙蝠石雕,色深醇厚。内墙处的金龙腾云壁画以及重修碑记,如时光烙印,述说着峥嵘岁月。
清风徐徐,茶烟轻扬
时光翩然轻擦而过
依稀余韵
稻田乡间迎飘色
崖口村,位于中山市区东偏南18.6公里,因处崖门山西北侧,位扼伶仃洋出海口,故名。该村下辖东堡、中堡、西堡、陆家、杨家、化美、平山、向西八个自然村,其中东堡、西堡、平山、中堡和向西的村民大多姓谭。崖口村之所以声名远播,是因为村里至今还坚守着大集体道路,独树一帜,被外界称之为是珠三角唯一的人民公社,实行按劳分配,这种模式沿用至今。
“银浪接天,青云荡岫,堰前逝水苍茫,放眼小平岗,围海造田处,桥卧堤江,燕石围头,酒肆或行,漫飘香”是《崖口村志》里头的“自我介绍”。自2011年初广珠城轨开通后,村民已习惯于外人乘城轨、开小车、踏绿道慕名而来观海玩乐尝海鲜。游客们手中的取景镜头快门响起,便在心中为这个与世无争的村庄留下一帧曼妙的风景、一份原始的诗意。(www.xing528.com)
崖口的自然之美,在于数千亩一望无际的稻田。在万物生长的春季,绿油油一片。待到季节转变时,又是风吹稻浪的冶艳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另一边,便是粼粼碧波辉映着的红树林。它们生长于崖口村至平顶村近五公里的沿海滩涂上,因围海造田一度处于濒临绝迹的状态。如今的红树林,不似往日那般枝繁叶茂,它们零散分布着,根系纵横交错成网,阻挡风浪的冲刷,捍卫着这片海岸堤围的安宁祥和。这一带的堤围名为燕石围,是本地海鲜食客及摄影爱好者的聚集地。燕石围的食肆成行成市,有的是竹棚茅草搭建的,有的是复古材质装潢的,晌午及晚饭时分,车来车往,人声鼎沸,一下子便热闹起来。而摄影爱好者眼中的燕石围,无外乎周边那云蒸霞蔚、气象万千的绚丽海景,激发着他们澎湃的创作欲望及无穷的想象力。
说到崖口美食,除了海鲜,当然绕不开名气在外的云吞。据本地“知食分子”透露,崖口云吞以虾糠熬汤底,吃的时候一定要和汤混在一起,汤鲜皮爽肉嫩,看上去清淡,滋味却十足。除了清汤云吞,炸云吞也不错,色泽金黄,酥脆可口。
崖口村一年到头最热闹的时候,莫过于农历五月初六的龙王诞。每逢这一天,村里和海内外的乡亲、外地慕名而来的游人,都会赶来观看盛大的飘色出巡。这项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是纪念唐代无私救济乡民的村医谭氏夫妇,从中原地区“耍菩萨”的习俗中移植而来,结合本地的习俗信仰,融汇多种艺术形式的习俗。
时光烙印,峥嵘岁月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历史上,崖口飘色的活动从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就开始。按村中长老的安排,村中当年20户的新婚人家都可以轮流把菩萨从庙宇中抬回家中供奉一天。到了五月初五,村民把菩萨抬到村中的大地坪供全体村民供奉。到了五月初六,村中青年便抬着菩萨在村里村外一路巡游。后来,这一习俗与时俱进,不断演化,终变成如今这般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
是时,崖口正逢梅雨季节,阡陌田野翠绿无边,古老的村庄更显古拙素净。五月初六这天上午,当村中广场的地炮响过之后,分散各处的飘色队伍开始集合。经过千百年的传承,飘色已然成为一种展现氏族风采的传播媒介,各自然村都派出长相俊俏的女孩扮演“色芯”(扮成各类古代人物坐在高高的飘色架上),同时配以动听的锣鼓八音班,色彩绚丽的布绣、罗伞、彩旗和栩栩如生的板龙,协同出巡。
一般,飘色巡游从中午12点开始,来自陆家村的飘色队伍首先鸣锣开道。原来,在以谭姓为大姓的崖口村,陆姓一族人数较少,为表达礼让谦逊,自有飘色出巡以来,历来都让陆家村的队伍走在最前面,这一惯例沿袭至今。紧随其后的是中堡、西堡、化美等村的队伍,最后压轴的则是东堡的巨型板龙。据闻,这一条板龙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曾代表崖口飘色到过东南亚地区和港澳地区表演,名声在外。板龙一出,随即引来全场关注的目光,一些村民更是让孩子“钻龙底”,祈求快高长大。
“广东最美乡村”的细节之美
巡游一直持续到下午4时多,除了游遍村中的大街小巷,还到了海边滩涂。崖口村常受台风咸潮等侵袭,时至今日虽有很多现代手段可以抵御,但村民们还是喜欢沿袭传统习俗,以飘色巡游的古老方式表达对于上苍风调雨顺的朴素祈求。巡游结束后,精彩依然继续,丰盛的飘色村宴随即开席,全村男女老少欢聚各家祠堂,其乐融融,共话情谊。
——氏族名流——
谭桂明:南朗崖口村人。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创建中山五桂山抗日根据地方面做出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珠江地委委员,中山县委书记、县长,佛山地委副书记兼秘书长、佛山专员公署专员等职。
谭德彰:张家边人。20岁时前往加拿大谋生,从事木工。二次大战后返乡见到家乡因受到外敌侵略和战争的蹂躏后变得满目疮痍、儿童失学的状况后,把自己在海外打工赚来的几十年积蓄都捐给家乡建学校。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几位华侨共同出资在张家边三村建起了张家边小学最早的三座教室。2001年,开发区政府为该校拨款新建五层教学大楼后,用大理石刻上谭德彰的名字,并镶嵌在教室门前,以此作为其对家乡教育界之贡献的永久留念。
谭沛森:张家边人。早年旅美谋生,经营餐饮业以诚待人,生意越做越大。从1991年起,他每年都对张家边小学、东镇侨刊社、张家边医院、张家边老人福利会、张家边中学、张家边幼儿园等机构予以资助,以改善家乡百姓的生活、教育环境。
(本章图片 余兆宇/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