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郭氏·永安:留名青史,郭氏寻根追源

郭氏·永安:留名青史,郭氏寻根追源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今,东区槎桥有一支郭氏,据《中山市地名志》记载,郭致政次子于南宋祥兴二年从老安山迁至此地。而郭氏一族最具代表性、涌现本土知名商贾郭氏三兄弟的南区竹秀园,本来也有一间郭氏宗祠,不过遗憾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历史原因被拆除了。时至今日,竹秀园幸而保留了一间郭氏三兄弟为纪念其父郭沛勋而建的沛勋堂,现在是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郭氏·永安:留名青史,郭氏寻根追源

中山郭氏现有两万多人,排在全市各姓氏人口的第15位,出了闻名遐迩的两大商业家族。一是近代出身于竹秀园、创建了影响深远的永安百货之郭乐、郭泉、郭顺家族;二是当代出身于石岐、创建了威名远扬的新鸿基地产之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联家族。巧合的是,两大郭氏家族都是三兄弟齐上阵,先后缔造了各自商界领域的辉煌,富甲一方且热心桑梓公益事业。

辗转南迁多分支

据史料记载,国内郭氏主要有三种起源:一是出自夏代郭支、商代的郭崇之后,其得姓原因没有记载,却是有史记载最早的郭姓;二是以居住地为姓氏,如城、郭、园、池之类,郭为外城的意思,即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而住在外城的人以居处为姓;三是出自姬姓,为周王族后,因封国名虢转音而成郭姓,这也是郭氏最主要的一个分支。

郭氏的迁徙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到了宋代,宋高宗赵构南逃,大批中原人随之到了江南,居于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其中也有不少郭氏族人。宋代末年,香山地界上出现了郭氏的踪影,其始迁祖名叫郭致政,为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郭致政的祖父郭南金时任连州知州,先入南雄后迁广州居住,是时郭致政任东莞黄田场勾,来香山游玩时见此地山清水秀,遂搬迁至此。郭致政开始居于石岐仁厚坊,后迁至老安山,由此繁衍开来,形成中山郭氏一族。

如今,东区槎桥有一支郭氏,据《中山市地名志》记载,郭致政次子于南宋祥兴二年(1279)从老安山迁至此地。此外,南区的竹秀园、三乡的平岚、桥头、鸦岗等地亦先后出现了郭致政一族的分支。至于小榄的郭氏一族,其先祖郭誉由、郭南隐则于明代从邻近的新会迁来。

青砖素瓦三间祠

中山郭氏宗祠,笔者了解到的有三间,分别位于三乡平南村、三乡鸦岗村、东区槎桥村。而郭氏一族最具代表性、涌现本土知名商贾郭氏三兄弟的南区竹秀园,本来也有一间郭氏宗祠,不过遗憾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历史原因被拆除了。时至今日,竹秀园幸而保留了一间郭氏三兄弟为纪念其父郭沛勋而建的沛勋堂,现在是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这间郭氏宗祠为三进三间结构

木雕花鸟图案

三乡平南村与平东村,以前合称为平岚。平岚可大有来头,三乡之所以得名便是它与乌石、桥头三条村“组团的功劳”。在过去,这三条村地处冲积平原田地肥沃,因而逐渐成为当地多宗族的人口聚居之地。当中,平岚是人口最为密集的地方,据说以前有30多间祠堂,后来不少被拆了,现存的还有10多间,德俭郭公祠便是当中的一员。过去,平岚共分为八大堡:上堡、洪堡、东堡、南堡、北堡、忠堡、田堡、林堡。上堡是郭氏族人的主要栖息地,因此这儿有一间德俭郭公祠。它是为崇祀先祖郭德俭而建,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此后曾用作生产队谷仓、饭堂,2007年的时候重修过一次。该祠坐西南向东北,三间三进,砖木结构。面阔11.8米,进深35.9米,面积约424平方米。其建筑形式为硬山顶,灰塑博古脊,人字封火山墙。素胎瓦筒,青砖墙,正面麻石脚,大门前设三级台阶。此外,该祠头门前廊施雕花博古梁架,外檐板木雕花鸟图案,檐下有四根石檐柱支撑,柱间架虾弓梁,托脚施花卉等石雕。大门以花岗岩砌门框,上挂“德俭郭公祠”木匾,正墙上部绘有山水人物彩画。一进后廊金柱间饰通花横披,横披下开四扇屏门,一二进间夹一天井,二三进的两侧各设雨廊。

同样是在三乡,还有一间郭氏祠堂,它离德俭郭公祠不是很远,位于鸦岗村。可惜,笔者到访当日祠堂大门紧闭,无法进入,询问附近老人关于祠堂的历史,亦语焉不详。鸦岗与广珠公路紧邻,北有金涌大道、南有谷都大道,西有金谷大道通过,交汇成一个交通四通八达的小三角区。由于地理环境优越,地价铺租划算,鸦岗前前后后吸引了制衣厂、家具厂、制鞋厂、刺绣厂、玩具厂、五金厂、制伞厂等诸多工商实体落户。近些年,鸦岗气势更盛的是商业地产,动辄标价几个亿的土地出让,带来了一栋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现代楼盘。它们矗立在村庄外围,好比高挑洋气冷艳的年轻姑娘,村庄里面的古屋老宅,则像是历经风霜的村妇,现代气息与古村文化相互交错,带给世人一种剧烈的时代冲击。然而,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村内的郭氏乡民与比邻而居的陈氏、陆氏等乡民一道,依然宠辱不惊地生活在这片位于五指山下的故土。

离城区最近的郭氏祠堂,位于东区槎桥村。该地村民数量有1500多,以郭姓为主,此外还有陈、邝、徐、廖等20多个姓氏。村内至今保留有一间建于明代的郭氏祠堂,作为宗族血缘传承的平台与连接海内外爱乡人士的桥梁。一直以来,本地人称槎桥为槎桥落,流传有“槎桥落土地”这样一句表达难以抽身意思的俗语。土地,即社稷之神,石岐话叫土地公。槎桥的土地公供在一棵老榕树下,浓密的榕树须根垂到地上钻入土壤,经年累月演化成相互缠绕的气根,把土地公围得严严实实。这样的典故,着实有趣。

竹秀园传奇激荡

接下来,咱们把目光投向另一郭氏族人聚居地——竹秀园。从明嘉靖年间(1522—1566)郭秀峰从邻村槎桥迁此建村开始,郭氏族人便在此处繁衍生息。时至今日,竹秀园户籍人口约有2000人,其中郭氏占了七成,其余的为欧、黄、杜、李等姓氏。由于村里的郭氏祠堂五六十前就被拆掉了,因此保留下来的氏族史迹不多,而沛勋堂则可视为郭氏一族代表性的历史建筑

容颜依在,虔诚不变

沛勋堂始建于1932年,乃郭乐、郭泉、郭顺三兄弟为纪念父亲郭沛勋,特地聘请澳大利亚工程师设计建造的西洋风格建筑。虽名曰为堂,却是仿英式三层水泥混凝土框架结构,三楼顶加建一间钟楼,总面积约为510平方米。庭院正中有保存完整的圆形喷水池,直径3.5米,圆形喷水花塔高2.3米,此外还有数棵高大的棕榈树。一楼大堂左边的墙壁上,挂着郭沛勋及其后裔的照片,还有一幅注明“一九二五年农历九月十八日沛勋公八十大寿”的全家合照,大人小孩共计35人,倍显庄严和睦。民国时代的中山县尚不发达,竹秀园突然冒起这么一座洋气的建筑自然引起了四里八乡的轰动。据传,沛勋堂落成之日,时任中山县长的孙中山之子孙科特地前来剪彩道贺。

除了沛勋堂,郭氏兄弟还捐建了学校敬老院孤儿院等公益场所。当时,兴办新学风气很盛,深知“民族复兴,教育为先”的郭氏兄弟于1932年斥资十万银元兴建竹秀园小学。此时国内工业基础薄弱,就连钢筋水泥都难以自给,需从国外进口。皇天不负苦心人,学校终于建起。由于郭氏兄弟的名声及影响力,竹秀园小学初落成后随即收到南京政府发来的贺电,而郭乐的好友,著名政治家、教育家于右任也亲自挥毫为校题名。此后,郭氏后人继承先祖的爱乡传统,屡屡出资翻修、扩建竹秀园小学,惠己及人的美德可谓代代相传。近些年,郭氏后人还在南区购置了大片土地,兴建永安新城、永安皇冠假日酒店以及文笔山公园。时至今日,漫步竹秀园,仍然能见到不少标有“永安”字号的建筑物。毫不夸张地说,永安,自始至终承载着郭氏的发展印记及乡土情怀。(www.xing528.com)

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

作为中国四大百货之一的永安公司,无疑是近代中国工商业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1892年,一个名叫郭乐的青年怀揣着淘金梦,漂洋过海,从故乡竹秀园来到了澳洲。在那里,他并没有如愿淘到金子,然而,聪明的头脑和耐劳的精神,还是让他收获了事业的成功。从一个水果店做起,仅用了十余年,郭乐就成为了一个颇具实力的商人。在赚得了第一桶金之后,郭乐便把视线转移回了养育他的祖国。1907年,郭乐在香港成立了第一家永安百货公司,两年后他本人也回到国内,开始亲自主持永安的生意。又经过十年的经营,香港永安已经为郭乐和他的家族积攒了大量的财富,这也是郭氏家族能为家乡竹秀园做出诸多贡献的基础。逐渐,他把眼光投向了上海

当时的上海已然是一座大都市了,而随着城市规模的提升,中心城区的土地价格也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其中又以南京路这条商业街为最甚。不过,收益往往与风险同在,郭乐看到了高地价背后蕴藏的巨大商业价值。依靠着香港永安的强大实力,郭乐毅然决定向犹太商人哈同租借南京路上的一块地皮。这块面积只有8亩多一点的地皮,每年的租金却高达5万两白银。1918年,在这块价值连城的地皮上,一幢6层楼高的英式建筑拔地而起,这便是后来在上海滩上赫赫有名的永安百货。

后来的事实证明,郭乐的判断是正确的,加之经营有方,永安百货开张伊始就吸引来众多顾客。据说,开张才20天,就把原先准备卖两个月的备货给卖光了。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永安与同在南京路的先施、新新、大新一同被称为四大公司。期间,这四大公司成为上海滩上高档和时髦的代名词。能拥有一件从四大公司、特别是永安百货买来的衣服,对于当时的上海女孩来说,是一件特别有面子的事情。虽然并没有明确的排名,但在这四大公司里,永安却总是隐隐地占据着领先的位置。

守一间祠堂,等一位旧人

此后,随着民族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国人意识到,支持国货,是振兴民族经济的重要手段。一部分爱国商人,开始了实业救国的探索,他们投入大量资本和心血开办工厂,制造可以与洋货相媲美的国货产品。而另一部分商人则开始了商业救国,他们宁愿亏一点,也要多卖一些国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经营永安的郭氏家族横跨了实业和商业两大领域。在上海,郭氏家族的永安百货是国货的积极倡导者,同时,他们投资建设的永安纺织公司,也在行业中大有名声。

岁月飞逝,新旧更迭,南京路依然繁华,当年的四大公司却逐渐消失不见了。直到2005年,永安百货这个承载着诸多回忆的老字号,在几经变迁之后,又回到了它原来的位置,重获新生。

——氏族名流——

郭 辅:良都人,明洪武七年(1374)举人,由皇帝朱元璋诏授浙江长兴知县。

郭绍鸾:字瀛川,石岐人,明嘉靖四十年(1561)辛酉科举人,选授兵部司务。

郭尚敬:字吉吾,石岐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戊子科举人,选授沙县知县。

郭 乐:竹秀园人,早年旅居澳大利亚经营商业,事业有成,后在香港、上海创办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永安公司。

郭棣活:郭氏永安集团第二代,留学英国、美国后,为永安集团上海业务主要代表之一。1949年后,曾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至五届代表等职,20世纪60年代调任广东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郭得胜:石岐人,香港著名实业家,新鸿基地产集团创建人,石岐中山纪念堂捐建者。他的三个儿子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联同样术业有专攻,把控新鸿基地产集团核心业务,均为超级富豪。

(本章图片 缪晓剑/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