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访宗祠寻根,桑梓缘落地生根

访宗祠寻根,桑梓缘落地生根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里八乡弓长张目前,全国张姓人口数量有8700多万,排在各姓氏第三位。广东张姓人口数量排在全省各姓氏第四位,仅次于陈、李、黄三大姓。“张”本是擅长制造弓箭的氏族崇拜的原始天象图腾,继而演变成为氏族名、地名和姓氏。宋元之际,张九龄第14代裔孙张化孙举家迁往地处粤东北的梅州,经过繁衍,成为当地望族。如今,中山也有多个支系的张姓族群,总计人数超过35000。相形之下,张姓族人在此地繁衍较快,人丁兴旺,一跃成为大家族。

访宗祠寻根,桑梓缘落地生根

泱泱金斗湾畔,茫茫尖角山下,屹立着一座在元末明初立村的秀美村庄,名为前陇。这座位于三乡东面的村庄,坐拥里巷、祠堂、民居、古井、荷塘、古榕共组而成的特色景观,且融入了当下村民安宁富足的生活。村民历来以张姓居多,因此村内建有一座古朴的张氏大宗祠,它算得上是散布在中山城乡各处的张姓祠堂中较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

四里八乡弓长张

目前,全国张姓人口数量有8700多万,排在各姓氏第三位。广东张姓人口数量排在全省各姓氏第四位,仅次于陈、李、黄三大姓。至于中山,张姓人口数量有35000多,排在全市各姓氏第十位。在中国历史上,张姓源远流长。千百年来,祖居中原的张姓后人迁至全国各地,继而星散至五湖四海,其中包括东南亚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张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张挥为该姓始祖,相传他是黄帝孙子,由于发明了弓箭,被封为弓正,被赐姓张。张的本义是“使弓弦”,把弦绷在弓上,将要开弓,引申为开弓、上弦、捕捉、伸展等意义。据百度百科介绍,张也是星名,属朱雀七宿中的第五宿,天象的排列形状似弓。“张”本是擅长制造弓箭的氏族崇拜的原始天象图腾,继而演变成为氏族名、地名和姓氏。

据史料记载,广东张姓多为唐宋北方移民,他们先由赣南、湖南入粤北,然后再向西南方向推进,入粤西等地,尤其是梅关古道开凿后更甚。其中,出生于韶关的唐朝宰相张九龄功不可没,为人称道。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政治家、文学家,正是在他的提议下,朝廷开凿了利在千秋的梅关古道,为中原各姓族人迁往广东创造了条件。除了故里韶关,张九龄的后裔还经珠玑巷南下到珠三角各地。宋元之际,张九龄第14代裔孙张化孙举家迁往地处粤东北的梅州,经过繁衍,成为当地望族。

如今,中山也有多个支系的张姓族群,总计人数超过35000。石岐东门张姓一族于元代由顺德迁来;小榄张姓一族于明代由番禺迁来;三乡沙冈张姓一族于明代由新会迁来;沙溪厚山、涌头、青岗、申明亭的张姓一族同样于明代由新会迁来,其始祖是张显达。

前陇村张氏大宗祠坐东向西

本文侧重介绍的前陇村,据传元代冉、聂两姓族人迁此建村,取名丰乐境。没过多久,此地又有张家边的张姓、唐家湾的唐姓族人迁来。相形之下,张姓族人在此地繁衍较快,人丁兴旺,一跃成为大家族。元末,张姓后裔为纪念建村始祖张垄,改村名丰乐境为前垄环,简称前垄,后来又改称为前陇。追根溯源的话,前陇的张姓族人是由张家边开枝散叶的。事实上,张家边的确承载了中山张姓一族的不少典故。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张凤岗一家从南雄珠玑巷逃荒到张溪(石岐区),后转迁于此。这里前面临海,后面靠山,张家在此搭草寮而居,靠捕鱼、种地为生。其后,不断有姓陈的、姓马的、姓吴的、姓黄的、姓何的人家迁来,聚居于张家之旁,各自生息繁衍,慢慢形成村落。因张凤岗姓张,此处又是海边,故称张家边。岁月的车轮不断前行,张家边村及周边区域成为火炬开发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而在老一辈中山人眼中,张家边算得上是整个开发区的代名词。

琉璃瓦当古风

与其他村落相似,前陇村也有自己的老祠堂。这座张氏大宗祠又名崇德堂,建于清代,访村当日正大门紧闭。资料显示,这间祠堂坐东向西,三间两进正祠带左路偏房,砖木结构,总面阔17米,总进深22.9米,总面积约389平方米。正祠为硬山顶,灰塑博古脊,人字封火山墙,蓝琉璃瓦当,青砖墙,正墙麻石脚。头门前廊施雕花博古梁架,檐下有四根石檐柱支撑,柱间架虾弓梁,托脚施瑞兽石雕……诸多元素,体现了中山清代祠堂建筑的特色。

经年日晒,淡然质感

雕花细节

秋日的午后阳光下,祠堂无论是顶上的蓝琉璃瓦当,门檐上的灯笼与人物山水壁画,抑或是柱角墙头细腻的瑞兽或博古雕饰,都铺上了一层薄光,颇具经年日晒的淡然质感。木门的颜色不像别的祠堂那么古旧深沉,花岗岩砌筑的门框两侧刻着对联“风度留万古,百忍垂千秋”,整体风格颇为素淡。正祠与左路偏房之间的青云巷,门额嵌刻“礼门”两字,透过闭锁的红色铁闸往里窥探,窄巷的石板缝隙间长着几撮小草,门洞上方刻有靛青色的雕花,透着一股幽深之意。

张氏大宗祠附近的几座老建筑,也与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生锈的铁闸,墙壁上油彩剥落的涂鸦以及铺着薄薄青苔的石柱看来,大概是荒废已久。门内的庭院被腾空,依照楼底的字句推测,或曾被用作厂房或粮仓,但如今杂芜丛生,陈年的壁画也都褪色,颇见颓然,让人叹惋。不过,宗祠旁边也有生气依旧、生命力富足的“老古董”——大有来头的双龙井。它像是一面镜子,倒映了山村清晨的秀色和黄昏茫茫的山峦。这口建于清朝老井,东侧石碑上的楷书题名,为宋庆龄亲弟宋子文所写。它的直径有一米多长,立于三层石台阶上,四周用石头砌成的护栏围了起来。俯身细看,井壁由不规则的麻石砌筑而成,井里水位很高,潋滟波光就在井口处轻晃,洗刷着斑驳石壁处的青苔。井水清澈依然,舀一桶上来,捧在手里,更是冰凉透心。听附近的老人说,许多村民都爱用这井水煮饭煲汤,从前还有人雇船把水运往澳门的茶楼沏茶。因为声名在外,平日由早到晚,前来汲水的村民及外来租户络绎不绝。此外,这里还有不少老井分布在各家各户,供村民灌溉或浣洗。

笔者查阅资料时还发现,除了前陇村,三乡镇大布村与沙溪镇厚山村也有张氏宗祠。位于大布村文昌巷的处顺张公祠,建于清代,新中国成立后曾作生产队仓库使用,1999年重修。祠堂坐东北向西南,三间两进,砖木结构,面阔10米,进深19.9米,面积199平方米;祠堂大门前有三级石台阶,两侧镶抱鼓石,花岗岩砌门框,上挂“处顺张公祠”木匾,两侧挂门联“藉谈数典知有祖,富辰小忿不忘亲”。祠内墙壁各处的人物、山水、花鸟彩画,依然精巧细腻。只不过现如今,它被辟为农家书屋之用。至于沙溪镇厚山村,则是隆都一带张氏族人的发源地及聚居地,这儿矗立着广悌张公祠、张氏大宗祠两间老建筑。其始祖张显达于明正统十一年(1446)由新会沙富乡迁居于此,此后分支两房,长房张泗悌居厚山,部分后裔迁至沙溪镇涌头村。次房张广悌的子孙后裔开枝散叶,先后迁往沙溪镇涌头村、大涌镇青岗村、西区马山、石岐区张溪村、神湾镇古宥村等地。(www.xing528.com)

托脚石雕

绿意丛生

蜿蜒相接街与巷

在前陇村口处,矗立的牌坊写着“前岭苍松翠,陇岗古柏坚”的对联,想那苍松、古柏的意蕴,加上该村始建于元末明初,便让人以为村内仍是一派古风悠然的宁静模样。只不过,村口靓丽的别墅、配套齐全的便民服务大厅、劳动就业服务站、警务室、社区卫生站、图书阅览室及康乐活动中心等现代化生活设施,会让人恍若走入现代新农村的感觉。倒是散落村内的一口口清冽古井、少部分古屋旧宅以及遮天蔽日的古树奇树,还在述说着该村被数百年历史车轮碾过后留下的古朴记忆。

前陇村新旧区的分野极是明显,一条前陇大街横亘其间,坡下是那新建的四五层高的出租屋,坡上虽也建起了洋房,但间或隐匿着的老屋,依稀是旧日的模样,有村民安然居住着,敞开大门开着电视午睡。老村的街名也别富诗意,南直巷、北帝巷、青山下巷、长房巷等,蜿蜒相接,一路延伸至后山,乃至于拾级而上,便走进那芳草萋萋、芭蕉叶堆叠而生的清幽山林

张家大宗祠所处的旧片区附近,有一座西式的旧洋楼,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据说是乡贤唐海安建的,人称海安楼。虽然年久失修,破败不堪,但从这座楼房所用的材料和框架建筑就知道当年这座气势不凡的大楼主人非比寻常。据村民介绍,当年大楼主人唐海安的先祖经商致富,他本人考取功名,颇得上司赞赏,曾经主理过广东、广西盐务,后当买办又积类了不少资财,便回乡建起了这座三层大楼。此外,他还捐资村内的公益事业,颇有口碑。

人与情,两相融

村内类似海安楼的古屋旧宅保留下来的不多,但参天大树却有不少。前陇大街直入,最先看到的是活动中心空地上三棵巨大的菩提树,至少有两三百年的树龄。此外,根深叶茂的古榕树几乎随处可见。据说立村之初,该村先辈便在村前村后种上榕树,建立茶亭供人歇息。有趣的是,村内很多古树上都长有这样那样的寄生树,前陇幼儿园旁的老榕树上甚至爬满了竹子,竹叶茂盛,几乎把整个榕树干都包裹了起来,传递出融合交织、共荣共生的气息。

三乡前陇村

——氏族名流——

张惠长:张家边大环村人,生于1889年,幼时随父旅居美国。为实行孙中山先生航空救国主张,1914年他入纽约寇蒂斯航空学校学飞行。1917年毕业,领万国飞行师合格执照,同年回国。他是我国早期航空事业的开拓者、建设者和领导者,是响应孙中山“航空救国”号召的坚定支持者。他领头了中国近代航空史上的第一次长途飞行,他不到30岁就当上了大元帅府航空处副处长,被后人称为空军元老。实际上,张惠长虽说是航空名人,但对家乡百姓来说,他最深入人心的身份却是张县长。1927年10月,张惠长就任中山县县长,在1938年、1939年日军袭击叠石、横门时,张亲自参与并指挥两地的保卫战,于1940年奉命卸任。1945年7月,张惠长再任中山县县长。

张 孝:1910年11月20日出生于古镇镇海洲村,知名老年病学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57年起,他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医疗保健工作,曾多次为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治病。1967年和1968年担任越南国家主席胡志明医疗组组长,赴越南为胡志明治病。

(本章图片 夏升权 缪晓剑/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