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映”全称为“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成立于1937年8月,实质上它是日本军国主义者一手策划和控制的宣传工具,目的是向中国人民灌输殖民主义思想和文化,是为殖民统治服务的。任何不利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伪满政府的,有损于日本皇室的,有损于日伪官吏的,特别是有悖“皇军”“圣战”思想内容的影片,均被查禁,遭到残酷镇压。
张静是“满映”里良知未泯的女演员,在丈夫郭奋扬的影响下,张静的爱国意识逐渐觉醒,两人毅然离开伪满洲国,投奔抗日战场。
张静,出身贫寒,靠养母辛苦养大,是“满映”颇为有名的女明星之一。她主演了《燕青与李师师》《璎珞公主》《歌女恨》《恨海难填》等多部影片,红极一时,她的剧照很快就被争抢一空,观众为能得到她的亲笔签名激动不已。她享受着极高的待遇,她每月工资有300元,演技津贴300元,后来又拿到最高薪500元,而且年终奖也500—1000元。尽管是家喻户晓的明星,但张静依然保存着纯真善良和淳朴的本性。
郭奋扬,是一个热血青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时,他正在冯庸大学读书。日本人的炮火震醒了这个爱国青年,他投笔从戎加入学生抗日义勇军,在战斗中腿部负伤。他参加过赴南京请愿团,后被生活所迫违心地考入了日本人办的电影厂,但他内心深处始终燃烧着抗日的烈火。
在与郭奋扬相处的日子里,张静逐渐明白,“满映”是日本的文化侵略机构,担任理事长的甘粕正彦,是参与策划九一八事变和建立伪满洲国的罪恶分子,是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他们创办“满映”的目的就是为日本的侵略政策作宣传,企图麻痹我们的同胞。“现在全国有多少同胞都在为赶走侵略者而浴血奋战,我们难道就甘愿为侵略者效力?我们就不能为了祖国而丢掉自己的利益吗?再说,祖国没有前途,我,个人永远也不会有真正的幸福。还有什么比做亡国奴更让人悲哀和屈辱的呢?”[21]
郭奋扬的这一番话,让张静彻底清醒,也让她最后下定决心,抛弃了令人羡慕不已的优越生活和耀眼的明星光环,毅然投奔抗日战场。俩人一起辞职,辗转到达关内。先到山西,后到重庆参加抗日工作。1944年加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抗敌演剧宣传第二部(简称“剧宣二队”)。
[1]沙金成:《东北新文学初探》,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第92页。
[2]孙绑主编:《伪满文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1页。
[3]方未艾、方朔:《怀念命运多舛的女作家白朗》,《文史精华》2010年第3期。
[4]周淑珍著:《碧血丹心——哈尔滨人民抗日斗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6页。
[5]陈凤晕、冯羽著:《呐喊》,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年版,第133页。
[6]《大北新报刊》,1935年1月15日,第4卷,第16期。
[7]周淑珍著:《碧血丹心——哈尔滨人民抗日斗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1页。
[8]孙邦主编:《伪满文化》,吉林人民出版1993年版,第64页。(www.xing528.com)
[9]《东北文学史研究史料》第五辑,第92页。
[10]《东北文学史研究史料》第七辑,第148页。
[11]《中国共产党哈尔滨历史》第一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40页。
[12]中共黑龙江党史研究室编:《黑龙江妇女的抗日斗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9页。
[13]陈凤翚、冯羽著:《呐喊》,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年版,第100页。
[14]《中国共产党哈尔滨历史》第一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42页。
[15]陈凤晕、冯羽著:《呐喊》,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年版,第84页。
[16]陈凤翚、冯羽著:《呐喊》,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年版,第120页。
[17]鲁迅:《生死场序言》,《萧红全集》上册,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版,第54页。
[18]周扬:《现阶段的文学》,《周扬文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81页。
[19]孙犁:《读萧红作品记》,《孙犁选集》(理论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9页。
[20]孙邦主编:《伪满文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02页。
[21]孙邦主编:《抗日救亡》,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4-19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