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铁兰,原名朱岫云,吉林省洮南市人,4岁丧父,母亲被祖父以400块银元卖给了吴家。朱铁兰跟随母亲生活,因家庭贫困,她只读了5年书。朱铁兰是一个具有爱国情怀的女青年,参加学生反日会后,积极从事抗日斗争。
李铁光,原名王文科,吉林延边和龙人,曾在吉林省立延吉第四师范、吉林大学学习。九一八事变后,因吉林大学经常闹学潮,被日伪解散,李铁光到珲春县中学任教。后来他带领进步学生参加东满抗日游击队,被打散后去苏联,参加了苏军情报工作。回国后与朱铁兰结婚,1933年他们奉命去苏联伯力学习,在苏联学习期间,朱铁兰代号名叫伊连娜。他们回国后被派到奉天(今沈阳)开展工作,朱铁兰担任电台译电员、交通员。她工作积极认真,从不挑三拣四,她不仅当交通员、译电员,还做炊事工作,有重要材料都由她负责递送。他们做地下工作很有经验,机智灵活,随机应变,如果带着重要电台通信器材、文件、美金等,就由朱铁兰一人带在身上或放在包袱里,她旁若无人地先从检票口出来,一脸镇定和从容,见此情景,日伪警察宪兵从未检查过她。他们到沈阳后在大东便门外租两间房子,后又租一个大院子,三间门面房,两间后院,夫妇俩住在后院。不久,李铁光把年近古稀的父母和他们的两个孩子从和龙接来同住,一方面照顾老人,另一方面人口多,对在院子里组装电台起到掩护和隐蔽作用。
这期间,他们曾把一些重大情报及时发送出去,如关于日本进攻苏联的企图。1938年初,日本军队向苏朝边境集结,同时,大连港、沈阳站、图们站日军列车增多,军用物资运输繁忙,李铁光将这一重要情报及时通知伯力苏军情报部。1938年7月,日军与苏军在张鼓峰交战,日军惨败。日本策划进攻苏联,但并没有十分把握,这是一次试探性的挑衅。
1939年1月,李铁光按上级指示回苏联后,电台工作就由朱铁兰负责,继续工作。此后日军仍不甘心失败,1939年4月起,日军开始向满洲里一带集结。朱铁兰把这一重大情报及时通知伯力苏军情报部。5月中旬,日军在诺门罕再次向苏军挑起战争,结果再次惨败。
这时候,日伪在沈阳开始大检举,朱铁兰和报务员李池洲突然发现他们家门前可疑的人越来越多,经研究决定向伯力汇报。经伯力情报部批准,他们把收发报机封存起来,把电池扔进浑河里。接着朱铁兰又把李铁光的父亲送回绥中老家,把女孩王平送到黑龙江省依安县的姑姑家中,把王毅安排在铁西交通员老王家中帮助卖煎饼。他们的电台从1935年6月到1940年6月整整工作了5年,在艰难和危险中完成了他们的使命。
在日伪大检查大搜捕时期,经费又特别困难,但朱铁兰表现得沉着镇定,机智果断,妥善地处理好各项事务。
1941年7月,朱铁兰到大连联系工作时被捕,敌人对她进行残酷拷打,灌凉水、揪头发、用胶皮管子抽打。她被送回牢房时,披头散发,满身血迹,但依然坚贞不屈,严守秘密。新中国成立后,朱铁兰回忆说,临释放前日本警察又把她带到审讯室给她灌凉水,问她谁是他们的负责人,她再一次拒绝。最后因无口供,1942年2月朱铁兰被释放。同在监狱被关押的黄铁城给她写了一首诗:“激情如火气焰高,千折万磨志不挠。幸有笔头传消息,应知巾帼亦英豪”[19]。
直到光复后,朱铁兰才得知,李铁光在1939年2月回国时在国境线被捕,英勇牺牲。
在残酷的抗日战争期间,国际情报组织的成员们包括女性在内,他们抛家舍业,隐姓埋名,在极其艰难危险的条件下,不论是在秘密工作这个特殊的战场上还是在敌人的监狱中,都顽强的坚持战斗,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的抗争,保持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有的英勇牺牲,有的被捕入狱,有的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但历史证明了他们的忠诚和勇敢,也铭记了他们的不朽业绩。
[1]薛雯著:《白发回首》,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第53-57页。
[2]薛雯著:《白发回首》,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第74-75页。
[3]李维民口述、陈玙整理:《地下烽火》,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197页。
[4]李维民口述、陈玙整理:《地下烽火》,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310页。
[5]《伊通县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981页。
[6]韩玉洁:《伪道里监狱女监》,《哈尔滨文史资料》第五辑,第126-127页。(www.xing528.com)
[7]张福山、周淑珍著:《哈尔滨革命旧址史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95-299页。
[8]张福山、周淑珍著:《哈尔滨革命旧址史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51-254页。
[9]东北抗日联军精神宣传小分队编:《东北抗日联军——使命》,黑龙江省内部资料2007年版,第604页。
[10]冰昆编著:《王维舟传》,中国展望出版社1984年版,第65页。
[11]徐鑫、徐占信编著:《红色之路——哈尔滨-满洲里国际秘密交通线》,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版,第1页。
[12]徐鑫、徐占信编著:《红色之路——哈尔滨—满洲里国际秘密交通线》,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版,第46-51页。
[13]徐鑫、徐占信编著:《红色之路——哈尔滨-满洲里国际秘密交通线》,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版,第52-56页。
[14]《齐齐哈尔文史资料》第一辑,1986年版,第54页。
[15]徐鑫、徐占信编著:《红色之路——哈尔滨-满洲里国际秘密交通线》,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版,第168页。
[16]郭富纯主编:《旅顺监狱旧址百年变迁学术研讨会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页。
[17]郭富纯主编:《旅顺日俄监狱实录》,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45页。
[18]《东北历次大惨案》,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0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