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混凝土楼梯间设计规则

混凝土楼梯间设计规则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震害调查的情况,框架结构中的楼梯及周边构件破坏严重。若其位置布置不当会造成结构平面不规则,抗震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因此,楼梯间结构应有足够的抗倒塌能力和抗震能力。

混凝土楼梯间设计规则

规范规定

JGJ 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

6.1.4 抗震设计时,框架结构的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1.楼梯间的布置应尽量减小其造成的结构平面不规则;

2.当钢筋混凝土楼梯与主体结构整体连接时,应考虑楼梯对地震作用及其效应的影响,并应对楼梯构件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

3.宜采取构造措施减小楼梯对主体结构的影响。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6.1.15 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

2.对于框架结构,楼梯间的布置不应导致结构平面特别不规则;楼梯构件与主体结构整浇时,应计入楼梯构件对地震作用及其效应的影响,应进行楼梯构件的抗震承载力验算;宜采取构造措施,减少楼梯构件对主体结构刚度的影响。(www.xing528.com)

3.楼梯间两侧填充墙与柱之间应加强拉结。

解析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第6.1.4条为新增加内容。根据震害调查的情况,框架结构中的楼梯及周边构件破坏严重。本次修订增加了楼梯的抗震设计要求。

在框架结构中,钢筋混凝土楼梯自身的刚度对结构地震作用和地震反应有着较大的影响。若其位置布置不当会造成结构平面不规则,抗震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抗震设计时,应将楼梯作为结构构件进行设计。楼梯的组合内力设计值应包括与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楼梯梁、柱的抗震等级可与所在的框架结构相同。

钢筋混凝土楼梯自身的刚度对结构地震作用和地震反应有着一定的影响,楼梯构件、踏步斜板、斜梁在地震作用下将作为斜向构件参加抗侧力工作,使结构整体刚度加大、楼层平面内的刚度分布不均匀,结构整体分析的结果有很大变化,其影响的程度与结构的刚度、楼梯数量、楼梯平面位置等情况有关。地震作用下,楼梯梯板沿梯板方向处于非常复杂的受力状态,承受很大的轴向力及不可忽略的剪力力矩,为拉(压)弯剪复合受力,在平面内尚存在弯矩与扭矩。

梯段板的斜撑作用使其对结构的整体刚度有所贡献;对框架结构的整体刚度影响比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大;斜向的梯段板使得水平地震作用在楼梯间的传递路径复杂,楼梯间较为空旷,竖向构件整体协同工作性能较差;梯段板及平台板有可能使个别框架柱成为短柱,承担了比其他框架柱更大的剪力,地震时率先遭受破坏;水平地震作用下,梯段板及平台板一般处于偏心受压或偏心受拉状态;楼梯间填充墙较其他部位的填充墙地震时更容易破坏、倒塌。

楼梯是建筑物的竖向交通要道,遇有地震等突发事件时更是人员疏散的重要通道。楼梯间(包括楼梯板)的破坏会延误人员撤离及救援工作,从而造成严重伤亡。因此,楼梯间结构应有足够的抗倒塌能力和抗震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