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榜样习近平
15岁,知青下乡,陕北插队;22岁,走出窑洞,清华求学;26岁,大学毕业,在京工作;28岁,主动申请,来到基层;32岁,离开正定,厦门履新;……
习近平的青春成长故事常被提起。有青年感慨:“总书记是我们的学习榜样和人生导师,他的个人成长经历为我们的学习成长带来无尽动力。”
迎难而上越挫越勇1969年1月13日,北京站,人山人海。知青、来送行的家人、维持秩序的警察、军人、车站工作人员,挤满了站台。
这是北京知识青年即将启程“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时的情景。15岁的习近平,就在其中一列开往陕北的“知青专列”上。
坐了一天一夜火车,又冒着滚滚飞扬的黄土乘坐卡车,再步行10里山路……最后进入眼帘的,尽是“穷山僻壤”。
有知青坦言当时很失落,无法将眼前的情景与自己的未来联系起来。
初到乡村,习近平心中同样茫然:“离开京城,投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周围遭遇的又是不信任的目光,年仅15岁的我,最初感到十分的孤独。”1972年,插队回京探亲时的习近平。他被分到了梁家河大队。“我一去最受不了的就是跳蚤。”那种疼痛感习近平一直记得:“一咬就是成片的红包,最后红包就变成水泡了,水泡就烂掉,哎呀,痛不欲生啊。”吃的也不好,同行的知青回忆:“肚子里总是感觉空空的。”
还有数不清的农活。“那时我们学犁地,虽然看着简单,人家都是一个直线就过去了,但是我们一弄,就是歪七扭八。”知青王燕生回忆,“近平最初和我们一样,干农活也是很不熟练。”最初,习近平也并不能完全调整好心态。“别人下去天天上山干活,我却很随意,老百姓对我印象不好。”彷徨、迷惘过一段时间后。曾经参加过革命的姨姨和姨夫的几句话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我们那个时候都找机会往群众里钻,你现在不靠群众靠谁?当然要靠群众!”
一席话振聋发聩,让原本迷惘的习近平豁然开朗。他开始没黑没白地干活,风里雨里都在窑洞里铡草,牲口圈里铡草,一样一样地学。没过多久,习近平就连过数关,“不怕咬了”“什么都吃了”“所有的这一套生活上的事情都会自己料理”,还成了“最壮的劳动力”。
对于信仰的追求,习近平同样拿出了迎难而上的那股子韧劲。(www.xing528.com)
为了加入中国共青团,他写过8份申请书;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写了10份申请书。
第一次写入团申请书,公社书记坚决不同意,还把帮习近平递申请书的大队支部书记骂了回来。
但习近平毫不气馁。“我是一个年轻人,追求上进,有什么不对?”过几天,他又写了两份申请,请支书又给递上去,就这样一直写到第八份。
习近平后来回忆,当时心中已“没有那种凄苦之感,或者是一种自卑感”。无疑,支持他的是心中对共产主义坚定的信仰和面对困难越挫越勇的宝贵品质。
习近平在繁重劳动之余还在一直坚持学习。
为了让时间得到最高效利用,他“多线程操作”:白天干活,劳动休息时看书,放羊时也在黄土高坡上看书,到了晚上就在煤油灯下苦读到深夜。“近平这个人比较沉稳,抗压能力比较强。”曾经同住一孔窑洞的知青戴明说,“从来不跟我们诉苦,更不抱怨什么。”习近平自己则这样总结:艰难困苦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
习近平曾经说过,“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他把人生中7年奋斗的青春记忆印在这片土地上,给当代青年树立榜样。
(案例来源:央视网-2019年05月05日)
评析:本案例介绍了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在梁家河吃苦耐劳,虚心向当地群众学习农业生产技术,从一个懵懂的城市少年逐步成长为农耕能手和“最壮的劳动力”,赢得了梁家河村民的信任和爱戴。正是这段艰难磨人的经历锻炼了青年习近平,并给他留下了深刻难忘的记忆。习近平以身作则,给当代广大青年做了榜样。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当代大学生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