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通史》记载,早在商周时期,合浦先民能仰泳于潮,善伐大竹。西汉刘安《淮南子·齐俗训》记载,早在先秦时期,“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41]。东汉班固《汉书》也记载,越人“习于水斗,便于行舟”[42],可见越人习水性,能娴熟使用舟楫,日常生活中使用舟船的频率相当高,拥有精湛非凡的驾舟技术。
李士豪、屈若搴的《中国渔业史》指出,关于渔船的制造,以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是为我国船舶之起始。北部湾地区最初的渔船,应是用木刳去内心而成的独木舟。独木舟作为一种古老的交通工具,在很多地方都有出土。目前我国已出土有20多只不同历史时期的独木舟,大部分是在岭南地区发现的,而以北部湾地区发现的最多。目前钦江流域出土的独木舟共8艘,钦州市博物馆收藏的独木舟6艘,是国内收藏独木舟最多的博物馆[43]。广西发现最早的独木舟形状是武鸣马头商周时期的独木舟形墓坑,专家推测,因为骆越人当时经常使用独木舟,所以死后也以独木舟形墓坑下葬。《桂海虞衡志》记载了先秦时期合浦四民中“舟居穴处”的疍家捕鱼生活习俗,并且有了珠疍、渔疍、柴疍之分,捕鱼、航海已经开始专业化,这些先民必然已经开始造船进行生产生活。
战国时代,在广西合浦境内已有造船厂。中山大学邓家倍教授在《合浦,海上“丝路”最早起点》一文中提及:“清同治年间,乡人曾在廉州九头岭脚下发现战国时造船厂遗址。挖掘出来的造船木材坚硬如铁,其中一方形大木,长达20丈,可见当时造船厂之大。”[44]黄家藩先生在《南海“海上丝绸之路”》一文中提到,“在合浦的三汊港水儿村亦发现古代造船场址”,该船厂可以造船和修船。发现造船厂遗址,更是重要的物证之一。
秦汉时期,广西北部湾地区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造船技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用兵岭南,挖掘了灵渠,把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连接起来,形成了全国水上交通网,海上交通运输也较先秦有了较大的发展。出于军事需要,秦始皇还曾在番禹和合浦制造军用船只,当时的合浦郡也是当时造船业的中心。
汉代合浦郡已经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武帝时期,汉朝使节从日南障塞或徐闻、合浦出发,沿中南半岛南下,船队经过今越南、泰国、缅甸、印度直达斯里兰卡后按原路返航,历时近两年时间。这是一支庞大的官方船队,船体硕大而坚实。这些船是在什么地方制造的呢?从合浦港起航的部分船只从外地沿南流江进入合浦港,大部分应该是在合浦港本地建造。“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合浦乾江民众在‘农业学大寨’过程中,在沿海挖出了大批的类似木料般的黑炭,其中最大的直径有四五十厘米,长有五六米,有些尚可辨认出是船的桅杆或木排。可惜,由于当时大家都不懂得这些碳化船料的价值,以为是沤烂的船料板,把它敲碎做了肥料,或者拿回去晒干当炭烧。在乾江下游的杨家山一带水田中挖‘泥炭土’积肥时,也挖出了整块的碳化船板。”[45]另外,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广西贵县罗泊湾1号西汉墓葬出土1件铜鼓,胸部有双划船纹,是由两艘船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型船舶。著名铜鼓专家石钟健在《铜鼓船纹中有没有过海船》中把这一船纹列入海船,并慎重地指出:“百越铜鼓中的船纹所反映的当时他们水上生活的情况,其中一类乃是远海航行的情况,反映这类情况的船只,即是过海船,为了纪念出海远航的重大意义,因此,把它铸在铜鼓上面。”[46]这些都从侧面佐证了在秦汉时期,北部湾海岸专门设有官方造船工场,有一支技术精湛的造船工匠队伍,所造的船只除了军事之用,亦可用于渔业生产。
秦汉时期北部湾沿海的船只主要有木帆船和楼船两种。木帆船又称风帆船,主要利用帆具依靠风力推进,船身首尾略窄,两边稍加。木帆船设有两桅、三桅等,大多采用长方形、扇形或三角形的篷帆,可以迅速升降。船有三支桨、五支桨等,有的结构复杂,设有舱房,船头安装排浪板,船尾设有封闭的尾舱。这种船只既可沿海航行,也可内河航运,并且从汉代起一直至近代沿用于北部湾沿海。
楼船则常用于军事,是水军中的主力船舰之一。因此,楼船有时是水军的代称,也是对战船的通称,会把水兵称为楼船卒、楼船士,水军将校称为楼船将军、楼船校尉等。存放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中的一面面铜鼓上的船纹图案,用艺术的笔法为我们显示了古人在大船上筑高台的图像。据此,专家认为,两汉时期,广西沿海地区已经具备了建造航海楼船的技术。《史记·平准书》载:“(汉武帝)治楼船,高十馀丈,旗帜加其上,甚壮。”[47]《汉书·食货志》中说“粤欲与汉用船战”,由此可见,南越国的战船和水军具备相当规模和力量,有与汉军一战的能力,因此南越国水军也拥有和使用楼船。东汉伏波将军马援跨越北部湾海域讨伐交趾征侧、征贰的反叛时用的也是楼船。船上建楼三层,可树幡帜。列女墙战格,开弩窗矛穴,外施毡草御火,并且在船上置炮车。马援曾在合浦驻军训练水师,为了使北方籍的兵士能适应风浪的起伏升腾,马援专门在南流江边建了一个造船厂,还专门造了铜船供士兵训练用。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二《地语》记载:“而合浦之北铜船湖。”卷七《人语》记载:“铜船在合浦。相传马援铸铜船五,以其四往征林邑,留一于此,天阴雨浮出湖面。”[48]
图3-1 南宁博物馆“中国古代科技之光”展陈列的楼船模型 刘盛平摄
三国两晋年间,战乱纷争不断,割据局面并存,社会生产力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此时的合浦区域经受了大分化,被划分为9个郡,区域管辖西至广西钦州东部,东至广东雷州半岛,南至广西玉林南部。虽然区域面积大大缩小了,但由于偏安一隅,合浦的造船业仍然得到了明显的发展。史书记载,孙权曾一次组织了300多艘船出海航行,以示威德,但中途因台风阻滞,无功而返。孙权辖治岭南时,主要有两个出海口,一个是广州,一个是合浦,造船业的布局不外乎也在这两个地方。合浦既是海上珠池采珠的“珠城”,又是孙权与曹操争夺的军事重地。从宝鼎三年(268年)至建衡三年(271年)的四年间,东吴与曹魏发生了四次争夺战事,都是以合浦为大本营,其中从海路攻击的有两次,没有雄厚的造船力量做支持,是不可能进行如此频繁的大规模战争的。
南北朝时期,朝廷在今北海市区内设置盐田郡,到了唐代又先后设置珠池、罗城两县。行政区域的设置,促进了造船业的加速发展。“这时期合浦的造船业除了为捕鱼、采珠提供船只外,还造了大量的军用船艇。官府还征用这些船只去运送兵马粮草。唐代刘恂的《岭表录异》中记载了这一时期的造船工艺中,应用了黏泥挤缝技术,即用橄榄树脂和棕榈丝混合在一起制成膏状,凿入船板缝中防漏。”[49]
隋唐时期,北部湾地区的造船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当时的环北部湾地区是宁氏家族的统辖之地。《隋书》卷五六载:“时有宁猛力者……在陈日,已据有南海。”这里所说的南海,指的就是广西北部湾海域。唐中期以后,宁氏家族势力才在北部湾地区消失。有隋一代,钦州沿海的越民除制造采珠、捕鱼等生产用船之外,更主要的是为宁氏家族的水军制造了大量的军舰。隋仁寿、大业年间,宁猛力次子宁贙率本部水军攻打林邑;至隋末,宁猛力长子宁长真率水军攻打丘和于交趾。当时的楼船制造技术很先进,不但船体高大,而且非常坚固。钦州有上好的造船木料,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记载,钦州海山所产乌婪木,做大船之舵,极天下之妙,“虽有恶风怒涛,截然不动。如以一丝引千钧于山岳震颓之地,真凌波之至宝也”[50],再加上能工巧匠的智慧,使得宁氏家族的水军获得了良好的船只装备。反过来,宁氏家族注重水军发展,也使得当时钦州地区的造船业达到一定的规模。关于这一时期造船业的情形,唐朝项斯的《蛮家》诗中有这样描述:“领得卖珠钱,还归铜柱边。看儿调小象,打鼓试新船。”从中可知,当时的市民们十分热衷在圩日围观新船下水庆典。
宋代,“合浦作为交(州)广(州)海路,邕(州)交(州)通道,廉梧(州)水路,灵(渠)合(浦)通路的出海汇合地,在中原与南洋(东南亚)的交通中发挥着重要的门户和桥头堡作用,造船业的发展方兴未艾”[51]。从广州到交趾的船只和商旅,为了避开台风和海鲸鱼、恶鲨之类“海怪”的袭击,都绕道循合浦海岸而行,经冠头岭回程。当时,广西沿海一带制造一种名为“木兰舟”的大海船,用材以钦州的乌婪木、紫荆木为主,这是一种用木板拼合的船只。专家认为,制造木板船需要把圆木加工成木板。其船型特点是:船尖体长,吃水较深,梁横水,甲板背弧不高,有较好的适航性能和较大的续航能力。史料记载,木兰舟“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柂长数丈,一舟数百人,中积一年粮,豢豕酿酒其中,置死生于度外。……一舟容千人,舟上有机杼市井,或不遇便风,则数年而后达,……不忧巨浪而忧浅水”[52],在数百人的大船上,储放充足的主食,养猪造酒,在船甲板上用木桶种植生姜、药用香料、食用植物等,以解决船员和船客在长途航行中的生活供给,适合深海航行,是当时往来于东南亚等地的商船。(www.xing528.com)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二月,元世祖为加快征讨交趾,下诏:“命湖广行省造征交趾船三百,期以八月会钦廉。”湖广行省下隶廉州、钦州两路。廉州路领合浦、石康、钦州,古代向为造船基地。而钦州,又是盛产造船良材的地方。在半年的时间内赶造出300艘渡海作战的战舰,说明当时合浦的造船业不但达到了相当的规模,也具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平[53]。
明代,合浦的造船业在方志中有记载,崇祯《廉州府志》提到合浦九头岭,“其南麓有天妃宫,旁有船厂,云昔人于此造海船”[54]。明代是合浦采珠业最为发达,也是最狂滥的时期。明嘉靖年间两广总督林富及其子廉州太守林兆珂在记述当时滥征狂采珍珠时提到,明弘治在廉州府大采珠,共动用的船舶有600多艘,被风浪打坏的采珠船只76艘,如此大规模的采珠船舶大集结,必须要有强大的造船业来支持[55]。另外,在合浦地方史志的记述中,到了明代多有防御倭寇入侵的记载,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因此也突出了海防的功能,此后这种海防的功能一直延续至清代,形成了以乾江港为重要军事基地的海防体系。乾体军港在明清之交盛极一时,这背后必定少不了造船业的支撑。也是从明代开始,两广沿海地区开始出现“广船”的称谓,性能优良,适应南海水温高、含盐度大、暗礁暗流多、水位落差大、风浪高的海况。专家认为,广船的出现源于渔船,成型于唐代的商船,发展于明代的战船,普及于清代的各式船舶。
清代的广西造船业受到了清王朝“禁海迁界”的限制,朝廷对造船限制极严,禁造载重500石以上的大船,但造船业并没有因此萎缩,民间造船业依然十分繁荣,从地角至党江一带大小船厂星罗棋布,成百上千艘小型船舶罗列海岸,甚为壮观。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开海禁后,尽管清政府又颁发了种种限令,但是迫于生计,富有航海传统的沿海居民还是纷纷扬帆驾船,航行出海。《粤海关志》记载,当时“粤东之海,东起潮州,西尽廉南,南尽琼崖,凡分三路,在在均有出海门户,自海禁既开,帆樯鳞集,瞻星戴斗”[56],呈现一派活跃景象。清代的战船一律由官方制造与维修,两广官办的造船基地分设在广东的高州、雷州和广西的廉州、龙门四处,生产任务主要是修造战船,但也有修造渔船的。
清道光、咸丰年间,一种叫作“头艋”的大船进入北海,北海兴起了制造“头艋热”。这种帆船可载重300吨,最高时速可达9海里,可称帆船之最,故称“头艋”。其因在广东顺德的陈村制造,又称“陈村船”;还因清政府发给船户的是红纸契据,故又有“红单船”之名。其头尖尾宽,3桅3帆。大型头艋有载重30万司斤(176吨)和50万司斤(295吨)两种,俗称“30万大”和“50万大”。这两种型号的头艋构造相同,船底似鸡胸,船首翘起,船体出水部分呈钝三角形,中部宽,尾部略收窄。甲板中部为大货舱,利用主桅的绳索滑轮,人力踩动绞盘升降起重货物。尾部有2层住舱,后面是伙房、淡水柜、厕所、畜禽栏。全船最高的舵室居于船尾尽头。为防海盗,在船头尾侧旁设若干炮位。船舷骨架、龙骨、船板夹层分别采用古樟、老铁杉或昆甸、杉木为料,接合部工艺要求很高,用桐油灰和苎麻丝进行捻缝。大型头艋的造价约银5000两。头艋在设计、外形、质量、安全性、航速等方面与国内同期同类帆船比较,均居于领先地位[57]。
《北海市志》记载[58],清嘉庆年间,捕捞业已相当发达,涠洲一带海域有千余艘渔船进行生产。从事捕捞的渔船大多是木质风帆船。咸丰年间(1851—1861年),在今北海高德、外沙从事渔船制造业的人数已达千人。清光绪八年至十七年间(1882—1891年),今广西沿岸有渔船400艘,装载量6000~12000千克。光绪十九年至二十七年(1893—1901年),渔船增至500余艘,在涠洲,每年9月至12月捕鱼季节常有千艘之多。光绪年间,市区北部沿岸自高德至地角10余千米长的沙滩上有大小造船作坊数百家,建造各种船、艇,造船工人多时达数千人;北海高德与合浦的党江是北部湾北岸地带重要的造船基地,能设计、制造大小木质货船、帆船,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一种龙骨船,尾部凹入,船壳似汤匙,是一种轻巧结实、外形美观的舢板。《中国海关北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中记称,北海的造船工业具有相当规模,北海税务署为此还专门在造船厂集中的高德设立了一个办事处来管理税收。当时的北海海关英国税务司官员则称北海造船业的发展状况“会使任何一位欧美的快艇制造商感动振奋”[59]。
《北海杂录》记载,清末,北海一带常见渔船有密尾渔船、大开尾船、海南艇和两头尖浅海船四种[60]。密尾渔船分头、二、三号三种。头号密尾渔船因始于硇洲(广东徐闻县属的一个海上小岛),故又名硇洲密尾船,长6丈,阔1.5丈,载鱼10万斤。船上有3桅,中桅高4.8丈,头尾桅分别为3.8丈、2.2丈。中桅帆上下宽度各为2.7丈、3.8丈,头桅帆上下各宽1.8丈、2.5丈,尾桅帆下宽分别为0.8丈、1.2丈。顺逆风均可行驶。收网用车盘。每船置网数张,每网重150斤,落网时两船并行,分牵两爪,绝流而渔。鱼多时一网可获4000~5000斤,少者千斤。日捕一次,晨5时落网,午后3~4时起网。除舟子眷属外,雇用11人。二、三等密尾船,制式同,唯长短宽窄递减而已。帆多用草席拼成,亦有用土布浆染后拼接而成。
大开尾船,亦分头、二、三号。头号长5.1丈,宽1.38丈,可载鱼3万斤。三桅,中桅高4.6丈,头桅3.2丈,尾桅2丈,桅帆长宽视头号密尾船递减。收网亦用车盘,行驶与采捕法同头号密尾船。鱼多时,每网可获2000~3000斤,少则700~800斤。渔人雇用6人。
海南艇,长3.5丈,宽1丈,载鱼1万斤。三桅,大桅高4丈,小桅高2.6丈。桅帆亦如头号密尾船递减。行驶采捕之法亦同,每网重40斤。鱼多时,一网可获千斤,少则100~200斤。渔人雇用5人。多在粤海而采捕,间往越南。
两头尖浅海船,长2.8丈,宽1丈,单桅,高3.4丈,帆高2.8丈,宽1丈,网重10余斤。渔人雇用4人。在北海海面采捕鱼虾,朝去暮返。
民国八年(1919年),北海商家发起建造机帆船,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设备,购买外国柴油机,在高德建成了北海第一艘机帆船。这是合浦的造船业从古代传统制造进入现代制造的标志[61]。民国二十九年至三十八年(1940—1949年),北海有“新兴”“合胜利”“晋安”“莫宇绶庄”等数十家造船作坊,大部分集中高德、茶亭、外沙一带。这一时期,北海一带所需渔船除很少部分在高德船厂修造外,大部分是在沙滩上临时搭棚修造,以小型木帆船为主。造船师傅和工人主要来自合浦党江沿海一带。20世纪40年代,名噪广东的三桅尖头滑尾大帆船“万丰”号便是北海高德的“莫宇绶庄”建造。茶亭东柴栏船坊建造的一种木驳船载重达120吨,驳船上设桅杆、风帆,无风时靠人力在岸上牵拉,沿岸而驶。
民国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1932—1934年),合浦县(含北海)属沿海有大小渔船共1467艘,其中北海就有拖船、撒车船等共570艘;钦县渔船有100余艘;防城有拖船100对,小舟1000余艘。到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合浦(含北海)、钦县、防城三县共有渔船3160艘,以横拖、围缯、索罟船和钓船为主。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两度入侵,被其焚毁99艘,逃往越南的大渔船有数百艘。民国三十年(1941年)剩有渔船708艘,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底,广西沿海渔船只有1570艘,其中尚有待修者400余艘。1949年,钦廉沿海有风帆渔船3170艘,17975总吨。由于受战争摧残,许多渔船已残破不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西北部湾沿海的渔船,按动力分,有风帆、机帆和机动船;按船体材料分,有木壳、钢壳、玻璃钢船;按作业方式分,有拖网船、围网船、刺钓船、定置网船;按作业水域分,有浅海船、深海船。各个时期各种渔船并存。1950—1951年,为支援解放海南岛,部分渔船改作运输或战斗船舶[62]。20世纪60年代,广西造船业进入以造钢质船和木质机动船逐步替代木帆船的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