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是产在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软体动物体内,由于内分泌作用而生成的含碳酸钙的矿物(文石)珠粒,是由大量微小的文石晶体集合而成的,种类丰富,形状各异,色彩斑斓。世界上的珍珠分为淡水珍珠和海水珍珠,其中,海水珍珠主要产于日本、中国、澳大利亚、波利尼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等国家,又细分为南洋珍珠、阿科雅珍珠、大溪地珍珠。产于中国南海的海水珍珠在国际上称为阿科雅珍珠,主要产区在北部湾地区,其中以广西合浦珍珠(又称南珠)质量最好。
合浦郡是我国元代以前天然海珠的唯一产地,产量大,质量优,所以合浦珍珠几乎成为我国海产珍珠的代称。古代涉及珍珠的文献史料不下50种,在官方史志、典章文书20余种中,《合浦县志》所载尤详,《明史》第五十八卷有明代珍珠采集的记述。当代史学界对合浦珍珠研究较详细的要数北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的《北海史稿汇纂》。该书选录了各方面的综合史稿,资料十分丰富。
历史上,在合浦郡珠池分布的区域形成了一个珍珠生产带,这是一条涉及民生和朝廷经济决策的产业圈。同时,以这个产业圈为平台,形成了以珠市为中心的对外贸易物流中心,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基础坚实、前景广阔的平台。
合浦珠池海域,东起山口镇英罗港(与广东省廉江县交界),西止竹林西村港。珠池名称及位置,历代史料所载均有异同。这是因为古人对珠池不能实地测量、考察,只凭经验及船行驶时间长短而大约确定各地相距里程。各志书所载珠池数也各异。合浦珍珠以原合浦属地铁山港区营盘白龙(古为白龙池)所产的为上乘,白龙乃南珠正宗产地。白龙港位于铁山港区营盘镇的西端,北有福成江流入,南通北部湾,呈带形,南北长约6000米,宽600~3000米,三面为陆地环抱,是一个优良的避风渔港,也是铁山港区三大主要渔港之一。早在汉代前,白龙便是合浦“七大珠池”之一。今港口岸边有古珠城遗址、宁海寺碑、太监坟等古迹。白龙所产的南珠凝重结实、粒大浑圆、晶莹光泽,“似凌晨的月光一样淡雅,又似傍晚的云霞一样鲜艳”。清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一书中评价说:“合浦珠名曰南珠,其出西洋者曰西珠,出东洋者曰东珠。东珠豆青白色,其光润不如西珠,西珠又不如南珠。”[30]
西汉成帝时(前32—前7年),著名谏臣王章的妻子被流放到合浦后,采获大量珍珠,积蓄财产数百万。汉顺帝时,合浦地方官为了向民间搜刮珍珠,强迫珠民濒年滥采,致使合浦沿海珠苗灭绝,故有“珠逃交趾”的传说。《后汉书·循吏列传(孟尝传)》记载:“尝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阯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31]这段话的意思是孟尝来守合浦,改革前弊,对合浦珍珠资源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使合浦珍珠资源得到保护和繁衍,故有“合浦通珠”的传说。另,《汉书·地理志》载:“粤地……处近海,多犀、象、毒冒、珠玑、银、铜、果、布之凑,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32]珍珠形小易藏,因来自遥远的环北部湾沿岸地区,数量甚稀,价值不菲,既适合做首饰,又可药用,是商人们喜欢的商品。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合浦一带继续采捞珍珠。三国时期,环北部湾沿岸一带属吴国范围,孙权占据合浦一带时间长,先后达60余年,加强了采珠业的管理。《三国志·吴主传》记,黄武七年(228年),“是岁,改合浦为珠官郡”。把合浦改为珠官郡,由此可见孙权对采珠的重视。吴时万震《南州异物志》说:“合浦民善游,采珠儿年十余岁,便教入水,官禁民采珠,巧盗者蹲水底,剖蚌,得好珠,吞而出。”[33]这一记载说明当时的采珠方法为潜水采珠。《晋书·陶璜传》载:“合浦郡土地硗确,无有田农,百姓唯以采珠为业,商贾去来,以珠贸米。而吴时珠禁甚严,虑百姓私散好珠,禁绝来去,人以饥困。又所调猥多,限每不充。今请上珠三分输二,次者输一,粗者蠲除。自十月讫二月,非采上珠之时,听商旅往来如旧。”[34]这段文字反映了三国两晋时期尤其是西晋时期合浦一带采珠业已经十分普遍,是当地百姓维持生计的重要来源。他们所采的珍珠品相好的要上缴官府,只有很少的部分用来以珠易米,艰难求生。
《南齐书·祥瑞志》记载:“永明七年,越州献白珠,自然作思惟佛像,长三寸。上起禅灵寺,置刹下。”[35]说的是越州(州治在原属合浦的浦北)的地方官向齐武帝呈献了一颗白色珍珠,类似沉思中的佛像,高约3寸,齐武帝为此专门建了座禅灵寺来供奉这颗珍珠佛像。这说明早在南北朝时,合浦便有了人工养殖珍珠的先例。
到了隋唐时期,人们通称专门从事采珠业的居民为“珠户”,而珍珠的集中产区则名之为“珠池”。北部湾沿岸的珠户根据以往的经验,把某些海域称为“珠母海”。“珠母”即珠贝,“珠母海”即出产珠贝的海域。唐刘恂的《岭表录异》完整记述了当时合浦珠池的状况:“廉州边海海中有洲岛,岛上有大池,每年大守修贡,自监珠户入池。”[36]唐朝天宝元年(742年)至广德二年(764年),封建统治者逼迫珠民进贡珍珠,致使合浦珍珠采捕无度,珍珠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唐朝宁龄先在《合浦还珠状》中说:“合浦县内珠池,天宝元年以来,官吏无政,珠逃不见。”(www.xing528.com)
五代十国时期,广西北部湾沿岸属南汉统治。南汉开国皇帝刘陟喜好奢华,他不但强迫沿海居民去采珠,而且扩大了采珠范围,所以产珠数量巨大。南汉大宝五年(962年),其后主刘鋹更是从南汉水师中抽调水性精熟的士兵,还从沿海渔民中捉来一部分精壮劳力,共同组成一支8000人的采珠军事组织,名为“媚川都”,专职为其捕捞珍珠蚌,采集优良珍珠。媚川是合浦古时的别称,取“水怀珠而川媚”之意而名。“都”是军事机构,每百兵为一都。在古代极为落后的潜水条件下,他们从事的职业风险极高,作业环境极为险恶,动辄命丧海底。其采珠方法,是“以索系石被于体而没焉,深者至五百尺,溺死者甚众”[37]。
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了宋朝,立国初,他“罢岭南采珠,媚川都卒为静江军”(《宋史·太祖本纪》)。但是,他巩固了统治以后,“未几,复官采。容州、海渚亦产珠,官置吏掌之”,说明朝廷依旧向合浦产珠区索取上等珍珠。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珠场贡珠百斤”,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珠场贡珠千六百一十斤”[38]。这段记载说明当时采珠活动比较频繁,采珠的数量也很大。
大德元年(1297年),元朝恢复官采,并把采珠地区扩大到广州、东莞、大步海及惠州等地。延祐四年(1317年)复置廉州采珠都提举司,专事采珠。延祐七年(1320年),罢采珠。元顺帝至元三年(1337年)初,复立采珠都提举司,同年四月又罢采珠。总的来说,元代采珠活动断断续续,采珠数量较宋代少。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采珠最盛的一个时期。明代崇祯《廉州府志》载:“洪武二十九年丙子正月诏采珠”,从此开了明代采珠的先例。据统计,自明朝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至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皇帝下诏采珠共20多次。采珠业的兴旺,也促进了白龙港的发展。明朝曾设市舶太监和珠场大使管理港口,掌握海外诸番朝贡、市贸之事。不少商贾抵此贸易,“贩得渔盐齐赶市”,使港口一度十分兴旺。《合浦县志》记载:“正统年间,派太监来合浦监守珠池。”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朝廷在包括铁山港四大古珠池在内的七大珠池共采1.4万余两;弘治十二年(1499年),采珠2.8万两,达到鼎盛。这次大采,在海上病死的军士船佚300余名,溺死军士船佚280名,被风浪打坏船70艘,漂浮无着的30余船。明正德九年至十三年(1514—1518年)先后两次下诏采珠,珠民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嘉靖五年(1526年)又复采珠,这一年冬天合浦大雨雪,池水结冰,树木折断,民多冻死,而珠民仍被迫下海昼夜采珠。当时巡抚都御史林富在上疏给嘉靖皇帝时便说:“嘉靖五年(1526年)采珠之役,死者万计……”[39]
清初,廉州府“严海禁”,颁布迁海禁令,商船、渔船无法出海营生,曾造成沿海无墟市、地凋零的惨景,珍珠采捞业虽仍继续,但也大大衰落。自清顺治元年(1644年)至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的51年间,第一次下诏采珠,因所得无几,次年罢采。乾隆十七年(1752年)试采一次,自八月中旬至十月底,用银1600余两,采捞的珍珠大小共计3两多,重一分的仅有三四颗。乾隆十九年(1754年),自九月至十月,用了5000多两银子,得珠共2.5两,重七八厘的三四颗,重一分的仅有一颗。清朝末年,每当采珠季节,合浦沿海只有20余艘疍家船采捕珍珠。每天采珠约5~10市斤,本地和外地珠商经常到合浦沿海收购珍珠。
到了民国时期,合浦采珠业更是一落千丈。1944年在采珠季节,合浦沿海只有几艘珠船采捕珍珠,日产珍珠只3~5市斤。
新中国成立初期,每逢秋后采珠季节,沿海常有几艘船只采捕珍珠,每日只采珠一二市斤,可见珠源已十分枯竭。1956—1957年,今北海市沿海一带渔民采捞和拣拾了大量的珠蚌,菜市珠螺肉成为沿海居民家庭的常馔,珠螺被剖开后常发现小珠如豆。1956年10月,合浦药材公司向合浦专署水产局呈上《关于合浦珍珠生产意见》的报告,提出恢复合浦珍珠生产。1958年9月,第一批人工养殖的马氏珠贝(即合浦珠贝)获得成功,合浦珍珠生产逐渐恢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