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解秉成的鞋行发展历程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解秉成的鞋行发展历程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解秉成自幼天资聪慧,在上海干了7年鞋行,受过名师的传授,学到一套做鞋的好手艺,他专门研究各式女鞋和男缎鞋、毛礼服呢鞋。解秉成既是经理,又是采购员,也是工人,每天忙着出去联系材料,回来以后又到作坊干活,所卖的鞋,除去在津制做一部分外,大部的男女鞋和各式鞋楦,绣花鞋面、高级进口皮子都是从上海运来的。开始工人不多,后来逐渐增加到20人左右,很多是解秉成的同乡和亲友,手艺都比较不错。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解秉成的鞋行发展历程

天顺鞋店是天津很著名的鞋店,地点设在旧法租界老西开绿牌电车中原公司对过(今滨江道现址),经理解秉成,上海人,1917年在上海一家鞋店学徒,学做便鞋手艺,无文化,1922年和他爱人(姓王,名字记不清,上海人)一同来到天津,在南市华楼路东,找了一间小门脸,开设浦顺兴鞋店,浦字指的是从上海黄浦滩来到天津的,顺兴二字是取其顺利兴旺吉利之意,属于半工半商、自产自销性质的上海派鞋店,买卖不大,仅能维持生活而已。当时正值直奉军阀连年混战,时局动荡不稳,人心惶惶不安,市面萧条,百业凋蔽。到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再起,在华界中散兵游勇到处扰乱,非打即骂,抢劫财物案件时有发生,各业不堪其扰,浦顺兴买卖也不例外,终日诚惶诚恐、提心吊胆地营业,很不得力,濒于关闭边缘,不得不迁地经营,于是搬到旧法租界天增里光明电影院旁的一间门脸,藉以托庇租界保护,以求生活,改名为天顺鞋店,继续营业。自从迁入租界以后,天顺才得“起死回生”,又由朋友在西开绿牌电车道(今滨江道现址)找到一处四层楼的门脸儿,花了1700元的兑底费,楼下一层作为门市,其余三层为作坊。有人对解秉成建议,别像在南市那样的门脸烟不出、火不进的,太不惊人,叫不来顾客。既然搬到租界里边,要想开门红就得门脸儿火爆点儿,设备要讲究些,不然还是无声无息没有发展。当时解秉成心里也想把门脸修饰讲究一些,可是手里的钱不多,不敢铺张,想找人向银行或钱庄贷款,可是自己又房无一间,地无一亩。首先恐怕人家不放心,不给贷款,其次,恐怕万一干不好,怎么偿还人家,反复考虑,看来求人的途径是行不通,还是要靠自己,从此反而激起了解秉成下定决心,不求别人,非靠自己干好不可。他想,要把买卖干好,首先要凭真材实料,样子新颖,工艺精巧才能拉住主顾,于是仅仅把门脸稍加修理一下,一切设备暂时从简,容后陆续添置,这样就干了起来。门口悬上苑钟山写的一块大金匾,上写“天顺”两个黑漆大字,两字中间注上“上海”二字,以表明是上海派别,但与“上海天顺鞋店”是重名,而不是分号,因为当时上海鞋在天津很受欢迎,所以要加“上海”二字,以广招徕,至今此匾已经数十年之久,依然如故,仍显得十分壮观,引人注目。

解秉成自幼天资聪慧,在上海干了7年鞋行,受过名师的传授,学到一套做鞋的好手艺,他专门研究各式女鞋和男缎鞋、毛礼服呢鞋。天顺开张以后,所有的产品都采用上海的工艺操作,同时又由上海请来了高级师傅,做出来的鞋,不仅式样新颖轻俏,而在工艺上也比较精湛,研究得到家,颇有独到之处。(www.xing528.com)

解秉成既是经理,又是采购员,也是工人,每天忙着出去联系材料,回来以后又到作坊干活,所卖的鞋,除去在津制做一部分外,大部的男女鞋和各式鞋楦,绣花鞋面、高级进口皮子都是从上海运来的。开始工人不多,后来逐渐增加到20人左右,很多是解秉成的同乡和亲友,手艺都比较不错。在旧社会穿皮鞋的人还不多,除官僚、买办、富绅和银行、洋行的职员们以外,一般地都习惯穿便鞋,所以仅仅准备一少部分皮鞋来应付门市,大部分是以销售各式便鞋为主,特别是女绣花鞋较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