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中国动物与灵异:翻译凡例

古代中国动物与灵异:翻译凡例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英译大意”中的专有名词如动物名等,如属古今异名,一般据英译名译为今名,保留古籍原文不译则括注英译名。

古代中国动物与灵异:翻译凡例

1.本书各页边白处数字(边码)为原著页码,边码以下文字为原著该页译文。注释中注明参见本书某页的,指原著页码,即本书边码。

2.本书将原著尾注调整为脚注。原著注明参见本书某章某条尾注的,译者保留原貌并括注本书对应的页码及脚注序码,如“参见第一章注释63(第34页注①)”,指原著第一章尾注63,即本书第34页脚注①。本书脚注除特别注明外均为原著尾注。

3.原著引用中文古籍,本书正文以古籍原文回译。如系独立成段的引文,则另加脚注,根据原著的英译译成语体文,脚注中标明“英译大意”。未独立成段的引文,酌情加脚注译成语体文。“英译大意”中的专有名词如动物名等,如属古今异名,一般据英译名译为今名,保留古籍原文不译则括注英译名。

4.本书引用的古籍原文,以原著所引版本为据,见本书《参考文献》。原著所引古籍影印本或排印本个别系海外出版,本书以中国大陆出版社据相同底本影印或排印的出版物替代,所注卷次、页码、栏次等均与原注吻合。这类情况仅《十三经注疏》《说文解字注》《艺文类聚》等五种,见《参考文献》中相关的译者按。

5.原著标注古籍页码,时于阿拉伯数字后加英文字母表示该页栏次,为免繁琐本书亦遵照原著标注方式而不译为“右栏”或“左栏”。如“第17a页”,表示第17页右栏;“第17b页”表示第17页左栏。

6.有汉名的西方学者姓名按汉名翻译,无汉名或汉名查考未得的,按通行译法音译,均在正文中第一次出现时括注西文姓名。日本学者姓名复原为汉字简体字。(www.xing528.com)

7.原著引用二手文献的注释格式为:作者姓氏或姓名,论著发表或出版年代(括注),页码。论著标题、出处、出版社等,可依此在《参考文献》中检索。本书脚注保留原著尾注信息,引用西文论著的注释格式调整为:作者汉名或通行中译名,括注西文姓氏(中日学者以西文著述的括注西文姓名或罗马音),括注论著发表或出版年代,页码,如“夏德安(Harper)(1998),10。”读者可根据括注中的西文姓名或罗马音、出版年代在《参考文献》的“西文论著”部分检索论著标题。日本学者的日文著述,也照此格式括注姓名罗马音,以便读者按音序在“中文与日文论著”部分检索。

8.原著引用的西文论著,本书如引用中译本,则于该条脚注加注中译本信息,包括译者、译著出版时间、译著页码。译著标题及其他信息可于《参考文献》所列相关西文论著标题下检得。参考中译本时为照顾上下文行文,译文或有调整,也在脚注中说明。

9.《参考文献》中的外文论著标题加注中译。西文论著如见中译本,无论本书是否引用、参考,均以中译本所译书名附列于后并详注出版信息;未见中译本的,中译标题不加书名号,以示区别。

参考文献中的外文论著标题加注中译西文论著如见中译本,无论本书是否引用、参考,均以中译本所译书名附列于后并详注出版信息;未见中译本的,中译标题不加书名号,以示区别。

10.本书使用简体字。引用古籍时涉及繁体字和异体字的,统一为通用字,主要依据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2013年组织制定的《通用规范汉字表》附件1《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2001年发布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未见于以上两表的繁体字,有简化偏旁的根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86年发表的《简化字总表》的类推原则处理,否则保留原字形。此外未统一为通用字而保留原字形的包括以下情况:(1)未见于以上三表的异体字;(2)见于古籍引文的假借字;(3)人名中的繁体字、异体字;(4)涉及文字学分析的繁体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