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隧道量测项目及布置规定

隧道量测项目及布置规定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5-3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选测项目注:b——隧道开挖宽度。根据隧道结构形式的不同,分离式隧道、小净距隧道及连拱隧道各有不同的监控量测项目,见表5-4至表5-6。③拱顶下沉测点应符合下列规定:a.双车道及以下隧道每个量测断面应布置1~2个测点,三车道及以上隧道每个量测断面应布置2~3个测点。表5-10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量测断面布置间距⑨浅埋隧道、洞口段或有特殊要求的应进行地表下沉量测。

隧道量测项目及布置规定

1.必测项目。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能真实地反映围岩、支护动态变化信息。洞内必测项目各测点应埋入围岩中,深度不应小于0.2m,不应焊接在钢支撑上,外露部分应有保护装置。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必测项目见表5-2。

表5-2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注:b——隧道开挖宽度。

2.选测项目。

应根据设计要求、隧道横断面形状和断面大小、埋深、围岩条件、周边环境条件、支护类型和参数、施工方法等综合选择选测项目,见表5-3。

表5-3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选测项目

注:b——隧道开挖宽度。

3.监控量测项目策划。

根据隧道结构形式的不同,分离式隧道、小净距隧道及连拱隧道各有不同的监控量测项目,见表5-4至表5-6。

表5-4 分离式隧道监控量测项目规划表

注:√——必须进行的项目;△——宜进行项目;○——必要时进行项目。

表5-5 小净距隧道监控量测项目规划表

注:①√——必须进行的项目;△——宜进行项目;○——必要时进行项目。
②增加必测项目——后行洞爆破震动速度、中岩墙土压力

表5-6 连拱隧道监控量测项目规划表

注:①√——必须进行的项目;△——宜进行项目;○——必要时进行项目。
②增加必测项目:先进洞与后进洞的对比量测(主要包括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地表下沉、围岩体内位移及压力、支护应力等项目的对比);中隔墙的倾斜度、内应力、表面应力及裂缝。
③增加选测项目:底部土压力。

4.量测要点。

(1)洞内外观察。

隧道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洞内、洞外观察,洞内观察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支护地段观察两部分。

①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观察工作面状态、围岩变形、围岩风化变质情况、节理裂隙、断层分布和形态、地下水情况以及喷射混凝土的效果。观察后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态记录表和施工阶段围岩级别判定卡。对已支护地段的观察每天应进行一次,主要观察围岩、喷射混凝土、锚杆和钢架等的工作状态。观察中发现围岩条件恶化时,应立即上报设计、监理单位,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②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及岩溶发育区段地表和洞身埋置深度较浅地段,其观察内容应包括地表开裂、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透情况、地表植被变化等净空位移和拱顶下沉。

(2)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

①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等必测项目量测断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a.量测断面间距及测点数量应根据隧道埋深、围岩级别、断面大小、开挖方法、支护形式等确定。

b.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地表下沉宜布置在相同里程断面。

c.围岩差、断面大或地表沉降控制要求高时可进行围岩内部位移量测和其他量测。

d.测点挂钩应牢固不变形,宜做成闭合三角形,挂钩接触点应光滑无焊点。

②周边位移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全断面法宜设置1条水平测线,如图5-3所示。

图5-3 全断面法测点布置示意图

b.台阶法每个台阶宜设置1条水平测线,如图5-4所示。

图5-4 台阶法测点布置示意图

c.中隔壁法或交叉中隔壁法等分部开挖法,每开挖分部宜设置1条水平测线(如图5-5所示)。

图5-5 中隔壁法或交叉中隔壁法测点布置示意图

d.双侧壁导洞法,每开挖分部宜设置1条水平测线,如图5-6所示。

图5-6 双侧壁导洞法测点布置示意图

e.偏压隧道或者小净距隧道可加设斜向测线。

③拱顶下沉测点应符合下列规定:

a.双车道及以下隧道每个量测断面应布置1~2个测点,三车道及以上隧道每个量测断面应布置2~3个测点。

b.采用分部开挖法时,每开挖分部拱部至少应布置1个测点。

c.偏压或者大变形隧道,宜根据需要设置整体位移测点。高水压、大变形、膨胀岩土等地段宜在仰拱设置底鼓测点,可与拱顶下沉对应设置。

④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量测断面的间距见表5-7。

表5-7 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量测断面布置间距

a.同一断面测点宜对称布置。

b.不同断面测点应布置在相同部位。

⑤拱顶下沉测点应符合下列规定:

a.双车道及以下隧道每个量测断面应布置1~2个测点,三车道及以上隧道每个量测断面应布置2~3个测点。

b.采用分部开挖法时,每开挖分部拱部应至少布置1个测点。

⑥偏压或者大变形隧道,宜根据需要设置整体位移测点。高水压、大变形、膨胀岩土等地段宜在仰拱设置底鼓测点,可与拱顶下沉对应设置。

⑦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量测的量测频率按表5-8和表5-9中的频率取大值。施工状况发生变化时(开挖下台阶、仰拱或撤除临时支护等),应增加检测频率。

表5-8 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的量测频率(按位移速度)

表5-9 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的量测频率(按距开挖面距离)

注:b——隧道开挖宽度。

⑧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量测断面的间距要求见表5-10。

表5-10 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量测断面布置间距

⑨浅埋隧道、洞口段或有特殊要求的应进行地表下沉量测。地表下沉量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a.应在开挖面距离量测断面三倍隧道开挖宽度以前布设地表下沉测点。地表下沉的量测宜与洞内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量测在同一横断面。当地表有建(构)筑物时,应在建(构)筑物周围增设地表下沉测点。地表下沉量测断面纵向间距应符合表5-11规定。

表5-11 地表下沉量测断面纵向间距

注:b——开挖宽度;h——隧道埋深。

b.地表下沉测点横向间距宜为2~5m。量测范围应大于隧道开挖影响范围。在隧道中线附近测点宜适当加密。建(构)筑物对地表下沉有特殊要求时,测点应适当加密,范围应适当加宽。

c.地表下沉量测应在开挖工作面距离测点不小于隧道埋深与隧道开挖高度之和处开始,直到衬砌结构封闭、下沉基本稳定时为止。

d.地表下沉量测频率应根据量测区间段的位置确定:当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距离d≤2.5b时,每天1~2次;2.5b<d≤5b时,每两天量测一次;当d>5b时,每周量测一次;当有工序转换或出现异常情况时,应适当增大量测频率。

e.应及时计算当次地表下沉变形值和变形速率,绘制地表下沉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及地表横向下沉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回归分析量测结果,预测该测点可能出现的最大地表下沉变形值,评估围岩稳定性。地表下沉横断面测点布置图见图5-7。

图5-7 地表下沉横断面测点布置图

⑩地表水平位移量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a.有可能发生滑移的洞口段高边坡应结合地表下沉设置地表水平位移测点。

b.采用全站仪进行量测时,地表水平位移测点宜与地表下沉测点设在同一断面上。

c.量测频率同地表下沉,管理基准应根据周边环境要求制定。

⑪存在下列情况可埋设土体测斜管量测土体深层水平位移:

a.穿越建(构)筑物或周边建(构)筑物要求较高。

b.存在严重偏压。

c.具有明显滑移面。

⑫根据设计要求、施工需要,可选择有代表性地段量测围岩内部位移。围岩内部位移量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a.代表性地段围岩内部位移量测宜设1~2个量测断面,每量测断面应设3~7个测孔,可采用单点、多点杆式或钢丝式位移计量测。浅埋软岩隧道可从地表钻孔埋设测点,采用测斜仪及沉降仪等量测。量测精度应不低于0.1mm。

b.应及时计算当次围岩内部位移,绘制不同深度位移图,分析不同深度位移变化规律,预测该测点可能出现的最大位移值,评估围岩松动圈范围和围岩稳定性状况。

⑬非接触量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a.当采用常规量测手段困难,且非接触量测精度能够满足量测精度要求时,可采用全站仪或其他非接触量测仪器进行非接触量测。

b.非接触量测测点应采用膜片式回复反射器作为测点靶标,靶标粘附在预埋件上。量测方法包括自由设站和固定设站两种。

c.采用其他非接触量测仪器量测时,量测要求应根据非接触量测仪器自身情况和现场量测条件确定。

d.全站仪应选择适合隧道变形观测且具有膜片反射功能的仪器。全站仪量测精度应满足0.5~1.0mm的测试精度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宜选择测试精度较高的全站仪。

e.反射膜片尺寸可采用20mm×20mm或40mm×40mm,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宜增加反射膜片的尺寸,提高照准精度。

f.现场量测人员和施工人员应加强对后视点的保护,确保后视点的稳定。

g.二次衬砌距离量测断面较近,自由设站能满足精度要求时,可将后视点布置在二次衬砌周边,并确保后视点与测点间通视。

h.二次衬砌距离量测断面较远,自由设站无法满足要求时,可将后视点布设在仰拱附近,需埋设在已经稳定的仰拱上,并确保后视点稳定。

i.预埋件应与量测断面周壁垂直埋设。预埋件不应固定在钢架上,应埋入围岩中,深度不应小于0.2m。

j.预埋件的制作尺寸可依据反射膜片的尺寸而定,能够满足安设反射膜片需要即可。

k.采用中隔壁法、交叉中隔壁法和双侧壁导坑法等方法施工时,同一量测断面的各分部测点宜共用同一后视点。后视点应埋设在封闭且已稳定断面的边墙上,不宜埋设在中隔壁上。

l.预埋件埋设时,应采取一定保护措施防止喷射混凝土黏结于预埋件表面,反射膜片粘贴前应将预埋件粘贴处清理干净。

m.反射膜片粘贴后,施工和量测人员应注意保护反射膜片,必要时先包裹起来,需要测量时再取下包裹物,防止喷射混凝土覆盖其表面,确保其无损、清洁,如有灰尘等脏物而影响量测时,应及时擦拭干净。

n.位移测量期间,应防止测点和后视点被现场施工人员或机械扰动,不得在测点预埋件上悬挂物品。

(3)受力监测。

①可根据设计要求、工程需要进行隧道受力监测,主要可包括锚杆轴力、钢架内力、接触压力、衬砌内力和孔隙水压力等内容。

②受力监测宜与变形监测布置在同一断面,受力监测项目及元器件可按表5-12进行选择。

表5-12 受力监测项目及元器件

③受力监测元器件的量程应满足监测对象要求,并具有良好的防震、防水、防腐性能,精度应满足表5-13的要求。

表5-13 受力监测元器件精度

注:F.S.——元器件的满量程。

④受力监测元器件埋设前应经过标定,埋设后应及时获取初读数。

⑤锚杆轴力可采用钢筋计或锚杆轴力计量测。锚杆轴力量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一个代表性地段宜设置1~2个监测断面。

b.监测断面布置的量测锚杆数量应符合表5-14规定。

表5-14 监测断面量测锚杆数量表

c.量测锚杆宜分别布置在拱顶中央、拱腰及边墙处。

d.量测锚杆宜根据其长度及量测的需要设3~6个测点,长度大于3m锚杆测点数不宜少于4个,长度大于4.5m锚杆测点数不宜少于5个。

⑥量测锚杆应按照设计锚杆的同等要求进行钻孔、安装,钻孔轴线应与设计方向保持一致,误差不超过±5°,孔径宜大于设计锚杆杆体直径15mm,钻孔深度不应小于设计锚杆杆体长度。

⑦锚杆轴力量测应及时处理监测数据,绘制轴力分布图和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按锚杆不同深度位置的受力变化速率,分析围岩变形发展趋势。

⑧钢架内力可采用钢筋计、电阻应变片量测。

⑨一个代表性地段可设置1~2个钢架内力监测断面。

⑩钢架内力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测点不宜少于5个,连拱隧道不宜少于7个测点。

b.测点应布置在拱顶、拱腰、边墙、中墙等控制结构强度的部位。

⑪钢架内力量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a.采用钢筋计量测格栅钢架内力,钢筋计直径应与格栅主筋直径相同,且宜与钢筋轴线重合对焊。

b.采用电阻应变片量测型钢应力,应变片应成对粘贴在型钢翼缘内侧测点位置处。

c.监测元器件应在监测断面上成对布置在钢架的内外两侧。

⑫钢架内力量测应分别在钢架安装前后测试仪器读数。

⑬钢架内力量测应及时处理监测数据,绘制钢架内力—时间曲线散点图和钢架内力—开挖面距离曲线散点图,预测出钢架内力值,按钢材的容许应力和应力变化速率判定钢架的安全性。

⑭接触压力可采用压力盒监测,量测精度不宜低于0.01MPa。

⑮一个代表性地段宜设置1~2个接触压力量测监测断面,双车道隧道每个监测面应布3~7个测点,连拱隧道、三车道及以上隧道应增加测点,测点重点布置在拱顶、拱腰、边墙、中墙处等控制部位。

⑯接触压力量测应符合下列规定:(www.xing528.com)

a.压力盒类型应与围岩级别和支护形式相适应。

b.压力盒应与接触面紧密接触,不得损坏压力盒及引线。

⑰监测围岩与初期支护间接触压力的压力盒应安设在距掌子面1m范围内,并在开挖后24h内或下次开挖前测得初始读数。监测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接触压力的压力盒应在浇筑混凝土前埋设,并在浇筑后及时测得初始读数。

⑱接触压力量测应及时处理监测数据,绘制接触压力—时间曲线散点图和接触压力与开挖面距离曲线散点图,预测支护结构所承受的接触压力值,根据设计压力值判定其安全状态。

⑲衬砌内力可采用混凝土应变计、钢筋计或电阻应变片监测,量测精度不宜低于0.01MPa。

⑳一个代表性地段宜设置1~2个衬砌内力监测断面,每个断面应布置3~9个测点,必要时应在仰拱上布置测点。

㉑采用钢筋计监测钢筋应力时,应选择与主筋直径相同的钢筋计,宜与钢筋轴线重合,钢筋应力计应对称布置在衬砌内外侧钢筋上;采用电阻应变片监测钢筋应力时,应变片与钢筋应粘贴牢固,电阻应变片应对称布置在衬砌内外侧钢筋上。

㉒采用混凝土应变计测量衬砌内力时,应变计应对称布置在衬砌内外两侧。

㉓初期支护内力监测元器件应安设在距开挖面1m范围内,并在开挖24h内或下次开挖前测得初读数。二次衬砌内力监测元器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前埋设,并宜在混凝土降至常温状态后测得初读数。

㉔衬砌内力监测应及时处理监测数据,绘制衬砌内力—时间曲线图和内力与开挖面距离的曲线变化图,预测衬砌结构后期内力值,判定其安全状态。

㉕孔隙水压力计类型应根据工程测试目的、土层渗透性质和测试期长短等条件选择,宜选用电测式孔隙水压力计。

㉖孔隙水压力测点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a.浅埋隧道监测钻孔宜在隧道开挖线外,监测孔数量宜不少于3个。

b.垂直方向测点应根据应力分布特点和地层结构布设。

c.多个测点的测点间距宜为2~5m。

d.需要测定孔隙水压力等值线时,应加密测试孔,同一高程上测点的埋设高差宜小于0.5m。

㉗孔隙水压力计埋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a.孔隙水压力计周围应回填透水填料,透水填料宜选用干净的中粗砂、砾砂或粒径小于10mm的碎石,高度宜为0.6~1.0m。

b.同一钻孔内两个孔隙水压力计间应设高度不小于1.0m的隔水层,隔水层可选用风干黏土球。

c.监测孔口应用隔水填料填实封严。

㉘孔隙水压力监测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a.监测初始值应稳定、准确,测点布设后,每天应定时量测,连续3天读数差不大于2kPa时,可取平均值或中值作为初始值。

b.水压力上升时,应逐日监测。

c.水压力大于等于控制标准的85%时,应跟踪监测。

d.水压力消散期间,可根据工程要求和消散规律选择观测频率。

㉙应及时处理分析孔隙水压力监测数据,绘制水压力在垂直、水平方向上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预测作用在结构上的最大孔隙水压力,判定结构的安全状态。

(4)有害气体监测。

①隧道施工应进行有害气体监测。

②含甲烷等爆炸性气体的天然气、石油气、沼气、瓦斯等有害气体监测应由专业监测单位实施。

③有害气体监测前应编制专项监测方案。

④应定期编制监测报告提交相关部门,监测报告主要应包括施工情况、监测方法、监测数据、有害气体分析、工作环境危险性评价、对人身健康危害情况、应对措施及施工建议等内容。有害气体超标时应及时报告。

⑤高海拔隧道或长、特长隧道应不定期抽样监测隧道内空气中的氧气(O2)含量,以及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氮氧化物(NOx)等有害气体和粉尘含量。

(5)建(构)筑物监测。

①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需要对隧道施工影响范围内周边建(构)筑物进行监测。

②建(构)筑物监测主要应包括沉降监测、倾斜监测、裂缝监测及振动监测等内容。

③建(构)筑物沉降监测等级、适用范围、测量方法、量测精度及技术应符合表5-15规定。

表5-15 沉降监测精度要求

④建(构)筑物沉降测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建(构)筑物的体型特征、基础形式、结构种类、建(构)筑物的重要程度及其与隧道的距离等因素综合考虑,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一般建筑(构)物的测点可埋设在建(构)筑物四角(拐角)及其中部位置。

b.高层、高耸建(构)筑物的测点宜设在沿周边与基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置,且不宜少于4个测点。

c.桥梁工程测点应布设在墩台、盖梁和梁板等结构上。

⑤重要的高层、高耸建(构)筑物、桥墩或有特殊要求的建(构)筑物应进行倾斜监测。

⑥建(构)筑物倾斜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a.刚性建(构)筑物可采用高精度水准仪监测,测点应设在基础或周边,通过计算差异沉降确定倾斜值。

b.采用全站仪进行倾斜监测时,可在建(构)筑物底部测点位置安置水平读数尺等量测设施。每个测站安置全站仪投影时,应按正倒镜法测出每对上下测点标志间的水平位移量,再按矢量相加法求得水平位移值(倾斜量)和位移方向(倾斜方向)。监测仪器精度应不低于±2″。

⑦建(构)筑物沉降和倾斜监测频率应符合表5-16的规定。变形敏感或有特殊要求的建(构)筑物,应取较高频率或进行实时监测。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增大监测频率。

表5-16 建(构)筑物沉降和倾斜监测频率

注:b——隧道开挖宽度。

⑧建(构)筑物裂缝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a.裂缝监测前应测定建(构)筑物上的裂缝分布位置和裂缝的走向、长度、宽度、深度情况。

b.数量少且易量测的裂缝可采用小钢尺、游标卡尺或读数显微镜等工具;大面积或不便于人工量测的裂缝宜采用交会测量或近景摄影测量方法;裂缝连续变化可采用测缝计、裂缝观测仪或传感器自动测记方法。

c.裂缝宽度宜精确至0.1mm,每次观测应绘出裂缝的位置、形态和尺寸,注明日期,并拍摄裂缝照片。

d.裂缝量测频率可按表5-15条执行,当两次观测期间裂缝宽度发展大于0.1mm时,应加大量测频率。

⑨实施地下管线监测前,应对隧道施工影响范围内的重要地下管线进行实地调查,应重点了解有压管线的结构、材料和雨污水管的结构和渗漏状况,并编写管线调查报告。

⑩地下管线监测应以输油、输气、输水等有压管线以及抗变形能力差、易于渗漏的排水管为重点监测对象,主要包括沉降、水平位移及接头的渗漏等监测内容。

⑪地下管线监测测点宜布置在管线接头处,位移变化敏感部位的测点应沿管线延伸方向每5~15m布置一个,达不到上述条件时,宜在管线上方埋设地表桩间接监测。

⑫地下管线沉降监测应符合表5-15的规定。

⑬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需要对受爆破影响的建(构)筑物及设施进行振动监测。

⑭爆破作业前应进行现场调查并明确监测对象,编制爆破振动监测方案。

⑮爆破振动监测现场调查主要应包括下列内容:

a.周围建(构)筑物的位置、形状、尺寸、结构形式、抗震强度、竣工年代等。

b.在建工程结构的形状、大小、结构形式、距离、抗震要求等。

c.有特殊要求的设施数量、规模、性能、状态、安装情况、减震设置、振动速度限制及其他要求。

d.震波传至监测对象所经过介质的种类、物理性质、构造、同一介质穿过的距离等。

⑯爆破振动监测对象主要应包括下列内容:

a.受爆破振动影响的周边建(构)筑物。

b.受爆破振动影响正在施工的工程结构。

c.其他有特殊要求的设施。

⑰爆破振动监测仪器宜采用具有自动记录功能的爆破测震仪。

⑱爆破振动监测点应多点布置,位置应设在监测对象震速最大、结构最薄弱、距离震源最近等部位。

⑲爆破振动监测传感器应与监测对象紧贴,结合牢固。

⑳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应符合表5-17的规定。

表5-17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

注:①表列频率为主振频率,系指最大振幅所对应波的频率。
②频率范围可根据类似工程或现场实测波形选取。选取频率时亦可参考下列数据:露天浅孔爆破在40~100Hz之间;地下深孔爆破在30~100Hz之间,地下浅孔爆破在60~300Hz之间。

㉑爆破振动监测应及时处理监测数据,建立距离、药量、振动速度关系回归曲线,并与控制标准比较,提出优化爆破设计建议。

5.量测数据处理与应用。

(1)一般要求。

①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应成立专门量测小组,负责日常量测、数据处理和仪器保养维修工作,并及时将量测信息反馈给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测点埋设宜在施工单位配合下,由量测小组完成。各预埋测点应牢固可靠,不得任意撤换和破坏。

②现场监控量测应按量测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并与其他施工环节紧密配合,不得中断工作。

③每次量测后,应及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并绘制量测数据时态曲线和距开挖面距离图;应绘制地表下沉值沿隧道纵向和横向变化量和变化速率曲线。

④应根据量测数据处理结果,及时提出调整和优化施工方案和工艺;围岩变形和速率较大时,应及时采取安全措施,并建议变更设计。

⑤围岩稳定性、二次支护时间应根据所测得位移量或回归分析所得最终位移量,位移速度及其变化趋势,隧道埋深,开挖断面大小,围岩等级,支护所受压力、应力、应变等进。

⑥要定期编制监控量测周报、月报,监测数据异常时要第一时间报告进行综合分析判定。

(2)量测数据整理、分析与反馈。

量测数据整理、分析与反馈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当位移—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应进行数据处理或回归分析,以推算可能出现的位移最大值和变化速度,掌握位移变化的规律。

②当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则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此时应密切监视围岩动态,及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有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开挖。

(3)围岩稳定性的综合判别。

围岩稳定性的综合判别,应根据量测结果,按下列指标判定:

①实测位移值不应大于隧道的极限位移,并按表5-18位移管理等级施工。一般情况下,宜将隧道设计的预留变形量作为极限位移,而设计变形量应根据检测结果不断修正。

表5-18 位移管理等级

注:U——实测位移值;U0——设计极限位移值。

②根据位移速率判断:速率大于1mm/d时,围岩处于急剧变形状态,应加强初期支护;速率变化在0.2~1.0mm/d时,应加强观测,做好加固的准备;速率小于0.2mm/d时,围岩达到基本稳定。在高地应力、岩溶地层和挤压地层等不良地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判断标准。

③根据位移速率变化趋势判断:当围岩位移速率不断下降时,围岩处于稳定状态;当围岩位移速率变化保持不变时,围岩尚不稳定,应加强支护;当围岩位移速率变化上升时,围岩处于危险状态,必须立即停止掘进,采取应急措施。

④初期支护承受的应力、应变、压力实测值与允许值之比大于或等于0.8时,围岩不稳定,应加强初期支护;初期支护承受的应力、应变、压力实测值与允许值之比小于0.8时,围岩处于稳定状态。

(4)隧道信息化施工基本流程可按图5-8实施。

图5-8 隧道信息化施工基本流程图

(5)监控量测资料整理应包括下列内容,并纳入交竣工文件:

①现场监控量测计划。

②实际测点布置图。

③围岩和支护的位移—时间曲线图、空间关系曲线图,以及量测记录汇总表。

④量测变更设计和改变施工方法地段的信息反馈记录。

⑤现场监控量测说明。

表5-19 地质预测预报分级表

续表

地质素描工作应按表的格式现场填写隧道地质素描图,隧道地质表素描内容见表5-20。地质素描和分析,宜包括下列内容:

表5-20 隧道地质素描表

1.工程地质。

①地层岩性:描述地层时代、岩性、层间结合程度、风化程度等。

②地质构造:描述褶皱、断层、节理裂隙特征、岩层产状等。断层的位置、产状、性质、破碎带的宽度、物质成分、含水情况以及与隧道的关系。节理裂隙的组数、产状、间距、填充物、延伸长度、张开度及节理面特征、力学性质,分析组合特征、判断岩体完整程度。

③岩溶:描述岩溶规模、形态、位置、所属地层和构造部位,填充物成分、状态,以及岩溶展布的空间关系。

④特殊地层:煤层、膨胀岩土、湿陷性黄土、盐岩等地质。

⑤人为坑洞:影响范围内的各种坑道和洞穴的分布位置及其与隧道的空间关系。

⑥地应力:包括高地应力显示性标志及其发生部位,如岩爆、软弱夹层挤出、探孔饼状岩芯等现象。

⑦塌方:应记录塌方部位、方式与规模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产生塌方的地质原因及其对继续掘进的影响。

⑧有害气体及放射性危害源存在情况。

2.水文地质。

①地下水的分布、出露形态及围岩的透水性、水量、水压、水温、颜色、泥砂含量测定,以及地下水活动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必要时进行长期观测。地下水的出露形态分为渗水、滴水、滴水成线、股水(涌水)、暗河。

②水质分析,判定地下水对结构材料的腐蚀性。

③出水点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暗河等关系分析。

④必要时进行地表相关气象、水文观测,判断洞内涌水与地表径流、降雨的关系。

⑤必要时应建立涌水突水点地质档案

3.围岩稳定性特征及支护情况。

记录不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下隧道围岩稳定性、支护方式及初期支护后的变形情况。发生围岩失稳或变形较大的地段,详细分析、描述围岩失稳或变形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等。

4.进行隧道施工围岩分级。

5.影像。

隧道内重要的和具代表性的地质现象应拍照、摄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