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外,除记录一些地质现象和认识岩石外,还要对所见到的岩石进行岩性描述,以便自己和他人查阅。岩性描述的常规方法是先外观、后内部,先总体、后局部。观察要仔细,描述要认真,术语要准确。描述内容包括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产出状态及时代。
1.岩石颜色
岩石颜色是指岩石的总体外观(新鲜面)的颜色。由于岩石出露地表,风化作用后,岩石表面颜色和新鲜面颜色常不一致,描述时需加以区分,如石灰岩的风化面为灰白色,新鲜面为深灰色。有些岩石由于组成成分较复杂,颜色也较杂,描述时可以一种颜色为主,前面加上修饰词,如浅红色,黄绿色,灰黄色等;如果各种颜色平分秋色,可用杂色来形容。描述时还可采用类比法,如橘黄色、砖红色、肉红色等。
2.岩石的成分
岩石的成分是指岩石的物质组成。不同类型的岩石,其物质组成相差很大,如花岗岩主要由正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等组成,石英沙岩主要由石英组成。无论是何种岩石,在野外描述时,除了描述主要矿物名称外,还要描述各种矿物的相对含量。矿物相对含量的确定,常参照标准含量图进行估测。在野外,矿物成分的鉴定一般用肉眼或借助于放大镜、小刀、盐酸等进行。所以要求学生要记住一些常见造岩矿物的鉴定特征,如石英、正长石、斜长石、角闪石、辉石、黑云母、石榴子石、方解石等,否则在野外对这些矿物鉴定就束手无策了。
3.岩石的结构
岩石的结构是指岩石组分的结晶程度、形态、颗粒大小及其相互关系。岩石的结构与成因关系密切,不同成因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结构,如碎屑沉积岩具碎屑结构、深成侵入岩具全晶质结构、大理岩具变晶结构。
结晶程度是指组成岩石物质的结晶好坏,一般分结晶质的和非结晶质的,结晶质的又分为显晶质的(肉眼能观察到矿物颗粒大小)和隐晶质的(肉眼观察不到矿物颗粒大小)。在野外,隐晶质与非晶质区分较难,其区分方法是:隐晶质的岩石表面光泽较暗淡,断面为参差状;而非晶质岩石表面常呈玻璃光泽,断面为贝壳状。
形态是指组成岩石矿物的外形,对非晶质就无形态可言了。在碎屑沉积中,形态实际上是指矿物或岩屑的磨圆度;在岩浆岩和变质岩中,常用自形、半自形和他形来描述矿物的形态。(www.xing528.com)
自形是指矿物自然结晶的形态;半自形是指矿物部分具自然结晶形态而其他部分为非矿物的自然形态;他形是指矿物无自然结晶形态。
颗粒大小是指矿物的粒径。根据组成岩石的矿物相对大小,又可分为等粒结构和不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中常见的有斑状结构和似斑状结构。沉积岩中的分选性好坏实际上就是表现等粒和不等粒的特点。
4.岩石的构造
岩石的构造是指组成岩石物质成分的分布特点及排列方式。若矿物在岩石中是均匀分布的,没有异向性,就称为块状构造。在沉积岩中常见的有层理构造和层面构造;岩浆岩常见的有气孔构造、杏仁构造、流纹构造;变质岩有片理构造。
5.岩石的产出状态
岩石的产出状态是指岩石的空间位置。岩浆岩的产出状态分深成侵入岩(岩基、岩株)、浅成侵入岩(岩墙、岩床、岩盘等)、喷出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产出状态就是其产状。
6.岩石的时代
岩石的时代是指岩石的形成时代。若描述的是沉积岩,那它产于何时代的地层中,地层的时代就是岩石的形成时代。若是岩浆岩可根据它与围岩的侵入接触关系确定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