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泥石流的分区特征
泥石流的地貌特征根据泥石流沟的地貌特征,一般可划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见图 5.6)
图5.6 典型泥石流沟示意图
泥石流形成区 泥石流的形成区位于流域的上游区段,多为高山环抱的山间盆地,呈漏斗状或树冠状的山坡坡度多在30°~60°,是泥石流松散固体物质和水源供给区。如果该区面积大、山坡陡、冲沟发育,则集流快、泥石流规模大、形成迅速,反之则泥石流较弱。
泥石流流通区 泥石流流通区,位于泥石流沟的中下游,是泥石流搬运通过的地段。一般泥石流沟槽地形较顺直,沟槽坡度大,多陡坎和跌水,沟床纵坡常在 15‰~40‰,最大的达 55‰。常见陡坎高度 5~20 m,有的达到 80~100 m,这种地貌特征为泥石流迅猛通过创造了条件。流通区的长短、曲直和坡度陡缓对泥石流强弱有很大影响,当纵坡陡峻而顺直时,泥石流流势强,反而则易堵塞和淤积。
有的泥石流流通区、形成区和堆积区相互穿插,形成宽窄相间的串珠状河段,有的山坡形泥石流,流通区很短,甚至不存在流通区。
泥石流堆积区 多在沟谷的出口处。地形开阔,纵坡平缓,泥石流至此多漫流扩散,流速减低,固体物质大量堆积,形成规模不同的堆积扇。(www.xing528.com)
2.泥石流的径流特征
泥石流由于含有大量的固体物质,其流态、流速、流量及运动特征与一般洪流均有很大区别。
流态特征 泥石流是固相、液相混合流体。随其物质组成及稠度的不同,流态也随之不同。细颗粒物质少的稀性泥石流,流体稠度小,容重轻,黏度小,浮托力弱,呈多相不等速紊流运动。块石流速比泥沙和浆体流速小,石块呈翻滚、跃移状运动,泥石流流向不固定,容易改道漫流,有股流、散流和潜流现象。
流速、流量特征 泥石流流速,不仅受地形控制,还受内外阻力的影响。由于泥石流挟带较多的固体物质,本身消耗动能大,故使流速小于或等于洪水流速。此外稀性泥石流沟槽颗粒粗大,河床粗糙度大,故流速一般偏小。黏性泥石流含黏土颗粒多,颗粒间黏聚力大,整体性强,惯性作用大,故与稀性泥石流相比,流速相对较大。
泥石流的直进性和爬高性 泥石流与洪水相比,具有强烈的直进性和冲击力。一般泥石流稠度越大,运动惯性也越大,直进性就越强,颗粒越粗大,冲击力就越强。因而泥石流在急转弯的沟岸,或遇到阻碍时,产生弯道超高,或冲起爬高。
泥石流漫流改道 漫流改道是泥石流最普遍的现象,当泥石流冲出沟口后,由于地形突然开阔,坡度变缓,因而流速减小,携带物质逐渐淤积下来。但由于泥石流运动的直进性特点,它总是首先取道于正对沟口堆积扇的轴部堆积,而后向两翼漫流堆积,待两翼淤高后,主流又回到轴部。如此往复,形成支汊密布泥石流堆积扇。堆积扇上支汊的沟槽甚浅,对泥石流没有多大约束力,流量稍大时,甚至在流量不满沟槽时,也可能因局部受阻而引起漫流。
泥石流的周期性 同一个地区,由于影响泥石流形成的诸因素,如洪水期、地震等周期性地出现变化,因而泥石流的发生、发展也出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