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响滑坡形成及发展的因素
无论天然斜坡或是人工边坡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在一定条件下由于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发展和变化着的。滑坡的形成和发展就是在一定的地貌、岩性条件下,由于自然地质或人为因素影响的产物。对于某一滑坡,其发生和发展的每一阶段,常是几个条件和因素起主导作用。所以在分析研究滑坡时,应尽力找出起主导作用的条件和因素,以利于分析判断滑坡的发展阶段、稳定程度,据此制定正确的防治措施。
(1)地形地貌条件 斜坡的高度、坡度和斜坡的形态、成因与斜坡的稳定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斜坡地质条件基本相同的条件下,高陡斜坡失去稳定性比低缓斜坡容易。斜坡的成因、形态反映了斜坡的形成历史、稳定程度和发展趋势。对其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滑坡的形成和发展。如山间缓坡地段,容易汇集地表水和地下水,常常容易产生滑坡或已产生滑坡。山区河流凹岸易被河水冲刷和掏蚀,黄土地区高阶地前缘斜坡坡脚,易被水浸润,这些地段常对滑坡的产生有利。
(2)地层岩性条件 地层岩性是滑坡产生的物质基础。虽然几乎各个地质时代,各种地层岩性中都有滑坡产生,但滑坡产生的数量与岩性有密切关系,有些岩层中滑坡很多,有些岩层则很少。根据统计,在如下一些地层中,滑坡特别发育:第四系的各种黏性土、黄土及黄土类土,以及各种成因的堆积层(包括崩积、坡积、洪积及人工堆积等);第三系、白垩系及侏罗系的沙岩、页岩、泥岩和沙页岩互层,煤系地层;石炭系的石灰岩和页岩泥岩互层,以及泥质岩的变质岩系,如千枚岩、板岩、云母片岩、绿泥石片岩和滑石片岩等,质软的或易风化的凝灰岩等。这些地层中滑坡之所以发育,是由于它们本身岩性软弱,在水和其他外营力作用下,易形成滑动带,这就具备了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如分布最广泛的堆积层滑坡,多数是上部的松散堆积物沿着基岩顶面的凹槽滑动,而作为滑床的基岩顶面绝大部分是上述的泥质岩层,由于它们的风化产物构成了隔水层或含水层,在饱水的情况下,其抗剪强度较低而易成为滑动面(带)。
(3)地质构造条件 地质构造与滑坡的形成和发展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 3 个方面:
①在大的断裂构造带附近,岩体破碎,构成破碎岩层滑坡的滑体。所以沿断裂破碎带往往滑坡成群分布。
②各种构造结构面(如断层面、岩层面、节理面、片理面及不整合面等),控制了滑动面的空间位置及滑坡的范围。如广泛分布的岩层顺层滑坡的滑动面,绝大部分是由层间错动破碎带,经后期风化(泥化)转化而成。
③决定了滑坡区地下水的类型、分布、状态和运动规律,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滑坡的产生和发展。
(4)水文地质条件 各种软弱层、松散风化带容易聚水,如果山坡的上方或侧面有丰富的地下水补给时,则易促进滑坡的形成和发展,其作用主要有:地下水或地表水渗入滑体,增加滑体重量,并湿润滑带土使之强度降低;地下水在隔水层汇集成含水层,会对上覆岩层产生浮托力,降低抗滑力;地下水和周围岩体长期作用,不断改变周围岩土的性质和强度,从而引起滑坡的滑动,地下水位的升降还会产生很大的静水和动水压力。这些都有利于滑坡的产生。
(5)人为因素和其他作用的影响 人工开挖边坡,坡体上部加载(如修筑路堤、堆料、弃渣等),改变了斜坡的外形和应力状态,增大了下滑力,相对减小了斜坡的支撑力,从而引起滑坡。铁路沿线遇到的大型古老滑坡,往往是在工程修建时复活的,说明人类活动对斜坡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此外,破坏斜坡植被及覆盖层,促使斜坡风化,使地表水易于渗入,人工渠道漏水、大量的生活用水倾倒等,都可能引起斜坡的滑动。振动作用(包括地震或人工大爆破),能使岩土破碎松散,强度降低,也有利于滑坡的产生。
2.滑坡分类(www.xing528.com)
(1)按滑动性质划分:
牵引式滑坡 斜坡下部先失去平衡发生滑动,继而上部岩土体被牵引也跟随滑动的滑坡。
推动式滑坡 斜坡失去平衡发生在上部,随着不稳定的岩土体向下滑动,挤压下部岩土体造成下部滑动的滑坡。
混合式滑坡 上述两种情况皆具有的滑坡。
按滑坡滑动性质分类虽不能反映滑坡的整个问题,但在滑坡稳定性检算上有实用价值。
(2)按滑动面特征和地质特征划分:
均质滑坡 发生在均质(非成层的)岩层中的滑坡。例如:发生在较均质的黄土或其他黏性土中的滑坡。其滑动面往往是曲面。
顺层滑坡 是沿着由于某些地质作用早已形成的面而产生的滑坡,例如岩层层面、裂隙面、堆积物与基岩的交界面、透水层与不透水层的交界面和岩层不整合面等。
切层滑坡 滑动面与层面相切割的滑坡。
(3)按滑体厚度划分为:巨厚层滑坡(>50 m);厚层滑坡(20~50 m);中层滑坡(6~20 m);浅层滑坡(<6 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