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宋理宗对人说:“李昴英,南人无党,中外颇畏惮之。”
△张镇孙在势不可挽的情况下,以不屠城为条件,宁愿降城而个人受辱,保全百姓之性命,其后又誓死不度南岭,不愧是一位英雄。
宋代是岭南文化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这一时期,人文蔚起,科举兴盛。据《广东通志·选举表》所载,广东中进士的,唐代有38人,宋代剧增至573人。南宋时期还出了一位状元、一位榜眼、一位探花。除了榜眼王大宝是潮州人之外,状元张镇孙、探花李昴英都是广州人,与他们相关还有一则神奇的传闻。
李昴英,字俊明,祖籍陇右临洮(今甘肃临潭县),唐代先祖曾出任洪州(今江西南昌)刺史、江西观察使、岭南节度使。南宋初,李氏由江西入粤,经南雄徙居番禺鹭冈村。其父李天棐,官循州(治今龙川县)通判。李昴英生于南宋嘉泰元年(1201),在兄弟五人中居长。据说他将出生时,其母黎氏梦见有大星降于庭,因取名昴英。昴乃二十八星宿之一,传说汉相萧何就是昴星之精降生,故后世以“昴降”作为颂扬显贵之词,这也说明父母对他寄于厚望。
李昴英小时在珠江海珠石上结茅读书,书史一览成诵,博学多识。21岁时,举乡试第一,即是解元,地方诸老读了他的文章,都自认当逊一筹。他的文才也深受到辞官归乡的名臣崔与之所器重。
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到临安参加会试,考官本拟选拔他为第一名,因他所治为《春秋》之学,而即位不久的宋理宗则崇尚帝王之学,故将治《书》义的台州王会龙擢第一,李昴英调为探花,当时,海内名流洪咨夔等推重李昴英的才学,称为“南方间气”,由是名动海内。次年,他衣锦还里,待职乡间。
绍定二年(1229),李昴英授福建汀州推官。初上仕途,即遇到严峻考验。福建盗贼蜂起,郡城无险可守,郡守陈孝严却无所顾忌,暴虐部下,杀死兵校十数人,又自造州币,强民使用。李昴英劝说陈孝严不听,愤而弃官而去。士民闻说这位好官要走,数百人聚集在城外挽留,恳求说:“现在郡城周围都有盗贼,公就这样忍心不理我们吗?”城内此时已发生兵变,闭关杀吏。士民簇拥着李昴英入城,要他主政。叛兵一定要捕杀陈孝严,李昂英挺身而出,护住陈孝严,厉声叱道:“如果一定要抓郡守,那就先把我杀了!”说着自己先跪在地上。众人为之感动,陈孝严这才捡回一条命。过了三年,又有一起兵变部队,会合流寇攻打汀州城,李昴英调遣官军和民兵,亲自督战,相持五日,汀州得保。因功迁太学正,适因继母卒,归番禺丁艰,未能成行。
端平二年(1235),李昴英家居服满,任武学博士。还未起行,遇上戍兵岭北的先锋军叛乱,围攻广州。经略使、转运使都亡命出逃,城内人心惶惶。隐居广州的崔与之应士民所请,权宜措守,登上城头晓谕叛兵停火。崔与之决定派员出城与乱兵谈判,李昴英毅然应命。他和杨汪中缒城而出,才落地,叛兵就亮出刀剑围上来。李昴英毫无惧色,从容陈明利害,说服了大多数人放下武器,只有少数首谋者怕伏法,终不肯降。李昴英知道对这些人再说也白费口舌,于是回城启关,城内已备好兵马出击,叛兵逃遁而去。广州城幸免战祸。李昴英因协助平叛有功,升为太学博士。翌年进京任职,获理宗召见,称赞其有胆略,赐给金币。李昴英乘机进言,针对时弊,提出谨身、用人、守法、厉俗等“四戒”。理宗对他甚为器重,让他主管嘉熙元年(1237)的会试。次年,任校书郎兼沂王府教授,迁著作郎兼屯田郎官。这时,朝廷屡召崔与之为右相不至,因李昴英曾游学崔与之门下,让他奉旨前往召崔与之,并封他直秘阁、知赣州。广州一行,李昴英没能请出崔与之,反为崔与之盛德清风所影响,也向朝廷辞官,但不被获准。不久,迁大宗丞、擢权兵郎。他要求外放当官以奉养父亲,出任福建建宁宪仓提举,主管茶、盐产销和监察事务,带着父亲赴任。刚到任时,已有贪吏风闻其清名,解印避去。这年大饥荒,李昴英把薪俸捐出来赈灾,救活许多灾民。《福建通志》载有他的政绩。但因受到诬陷,被解职回番禺。父亲在归途中去世,他扶柩归葬父于增城南乡大面山,一面守丧,一面聚宗族子弟讲学。年刚过四十,却已心灰意冷,打算退隐终其一生,朝廷多次召用都不应。广州知州方大琮修建四先生祠,将李昴英与古成之等三位先贤同列,赞举其行谊。
淳祐五年(1245),贤臣杜范为相,举荐李昴英复出,召为吏部郎官。因朝廷一再召用,李昴英在翌年二月赴京就任。他入朝陛见时,上疏直言“范钟之昏耗、建储之迟迟、史嵩之奸邪、吴知古之诡秘”。这时宰相杜范、侍郎刘汉弼、祭酒徐元杰等“三贤”均在一年前相继暴亡,群臣议论纷纷,都怀疑是奸臣史嵩所为,但一上殿则噤若寒蝉,独有李昴英斥词不避,乞正奸相之罪,以伸三贤之冤。十月,李昴英升右正言,继而兼侍讲。理宗对人说:“李昴英,南人无党,中外颇畏惮之。”史嵩服丧期满,理宗有再起用之意,李昴英与大臣一再上疏反对,宋理宗则一再下旨“保全大臣”。众人不再出声,只有李昴英第三次抗疏,说皇帝一再要保全大臣,“臣何敢不将顺?然事有害大祸深,与吾国势不两立者。嵩之包藏祸心,窃据相位,乃卖国之贼臣、橐国之盗臣、擅国之强臣、误国之奸臣,将为害国之乱臣”。理宗言读之动容,即日下旨让史嵩退休。李昴英又弹劾两位佞臣,一位是辅佐执掌兵权的重臣,一位是出任礼部尚书兼治理京城的皇族成员。这回,宋理宗脸色为之一变,连奏疏都不肯收下。李昴英拉着皇帝衣裾力谏,宋理宗拂衣入宫,李昴英硬是把奏疏留下在御榻。群奸乘机造谣中伤他,于是理宗罢了李昴英的官。在京诸生为他送行,广州的父老欢迎这位刚直之士回乡,手持彩旗出郊远迎,一时引为盛事。
李昴英回到广州不到一年,朝中荐举“三老八士”等国之栋梁,李昴英名列八士之中。朝廷再三下旨封他的官,他都辞而不就。他虽在闲居之中,仍然关心民生疾苦,代理知州邱迪哲妄指平民为盗,罗织罪名,淫刑以逞,戮及无辜。李昴英修书劝说邱迪哲不听,只好上奏朝廷,将邱迪哲拘留审查,数百人得申冤全活。
淳祐十二年(1251)十月,李昴英被重新起用,授直宝谟阁、江西宪使、兼知赣州。上任以后,他以洗冤泽物为己任,劾赃贪,决冤滞,济饥民,薄征赋,对少数民族聚居诸峒,既申严保伍之法,又以儒学教化,使一地秩序肃然,人民安居。郡人受其惠,商议在赣州城东为他立像建祠,李昴英力辞之。
宝祐二年(1254),李昴英奉召进京,授大宗正卿,兼国史编修、实录院检讨。其时奸相贾似道、宦官丁大全执政,李昴英不顾个人安危,照样弹劾他们。连皇帝所宠的严妃都一起指斥。皇帝准备远游,他又以宜卧薪尝胆为由,抗疏力谏。随后兼翰林侍讲学士,累官至龙图阁待制、尚书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监修国史,封番禺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封地在今香港大屿山。(www.xing528.com)
宝祐三年(1255),李昴英因再三疏劾掌权宦官不准,于是辞官回到广州,归隐于城内文溪上,因此得号文溪。在城北白云山构筑文溪小隐轩、玉虹饮涧亭,遨游山水之间,著书行世。以后,皇帝因军国多务,想起用他,下诏除端明殿学士、佥书枢密院事,他都乞辞不赴。宋理宗赐御书堂匾“久远”、里匾“文溪”、涧匾“向阳”。据说他为了方便行人,在文溪上修了文溪桥、状元桥和狮子桥。捐资在海珠石上建海珠慈度寺。他为白云山景泰寺题诗:“树合疑山尽,攀缘有路通。远鸦追夕照,低雁压西风。瀑势雷虚壑,松声浪半空。凭栏僧指似,涨雾是城中”。后来,“景泰僧归”成为元代羊城八景之一。李昴英于宝祐五年(1257)去世,终年57岁。葬于增城云母里(今朱村神岗)半湖山,其墓保存至今。李昴英为人所敬重。从他死后至清末,六百余年间,粤人祠祀香火不断。据乾隆本《文溪集》所载,李氏后代主要在碧江、沙湾、陈村、石壁、市桥五地,然后散居各乡,均有祠祀。
李昴英门人李春叟搜集其文稿,编成《文溪存稿》20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曰:“其文质实简劲,如其为人。诗间有粗俗之语,不离宋格,而骨力遒健,亦非靡靡之言。盖言者心声,其刚直之气,有自然不掩者矣。”
张镇孙之前,今有所谓“岭南第一状元”之称的唐代莫宣卿,其实是制科第一,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状元。南汉状元简文会,则是偏踞一隅的王国状元。因此,岭南历史上第一位被中央政权以进士科取士而成为状元者,是张镇孙。
张镇孙,字鼎卿,号粤溪。张镇孙籍贯,一说番禺,一说南海熹涌乡(今佛山市顺德区伦教镇熹涌村)人。据张氏族谱,其世祖为四川遂宁人,授南海县知政,因居官廉平,擢运同知权广州知州,致仕卜居广州城南。祖父张机,为朝奉郎。父张翔泰,累封朝散大夫,立志高迈,肆力诗酒。张镇孙生于南宋端平二年(1235),自早迁居南海县通泰里(今广州市人民南路状元坊)。家学渊源,加上他勤奋读书,博学强记,少年时就有“神童”之誉。当时广州有童谣说“河南人见面,广州状元出”。宋代广州的珠江江面比现在要宽得多,广州人称江为“海”,隔江难以分辨对岸之人面目。因此以珠江水涸形容隔江看清脸孔之难。有地方官为振兴文风,借题在江边建了座“见面亭”,以待其事。李昴英在海珠石读书时,梦见有人弯弓射江,江水为之干涸。李昴英解说为大魁天下者,必是张氏子。张镇孙听到这一说法,笑着对同窗好友说:“说的张氏子,安知不是鄙人?”大家都笑他痴想。
张镇孙14岁参加县试,名列第一,声震乡里。但此后却屡考不第,加上家境困难,冷嘲热讽接踵而来。他并不意志消沉,而是更加奋发向上。刻苦攻读了20年,咸淳六年(1270),参加乡试中举第五名。翌年中状元。说来也巧,这一年珠江水涸,两岸之人可以步入江中,“企望能辨眉目”,正应了童谣之说。张镇孙后来结文集为《见面亭集》,集名即指此事。
张镇孙确实有经世之才,他在殿试中一口气写下了长7000字的《廷对策》,纵论天下兴亡治乱,慷慨陈词,提出“天下国家以民为命脉”,“良以民心之所归,即天命之所佑;民祗之可畏,即天显之可惠”,“郡国无征敛之政,而仁政行矣”。可谓以民为本之治论,即在今时仍觉其可贵。他的答卷,笔锋直指朝政腐败,痛责官吏乘荒年民饥而中饱私囊之丑恶行径,读之令人拍案称快。中了状元之后,他不受权相贾似道拉拢,不到相府致谢。就此两件事,可见其持正不阿。
由于得罪权贵,他只是授予秘书监正字之职,迁校书郎,不久又发外任婺州(今浙江金华市)通判。无法施展报恩之才,只将父母迎奉任上,以尽孝道。元军大举南下时,国事日非,百官奔散,张镇孙只得弃城奉年迈双亲回乡,被谏官弹劾罢官。德祐二年(1276),元军在攻陷临安之后,南下攻占广州。南宋小朝廷流亡岭南,宋端宗在惠州甲子镇召见张镇孙,任命他为龙图阁待制、广东制置使兼经略安抚使,统辖广东军政大权。还赐给他佩剑弓箭,以整肃军纪。张镇孙临危受命,将南宋溃退的各路散兵游勇重新集结,将不服军纪的将校执以军法,军令得行,并一度收复广州城。但终因形势难逆,守城逾月,力竭势穷,广州终为元兵所占领,张镇孙被俘。次年,元军将领吕师夔回师大都,将张镇孙及妻押解北上。张镇孙在解押途中死于大庾岭。终年43岁。关于他的死,一说自缢,一说绝食。同时殉难的还有简氏、蔡氏二夫人。其侄张正琦时任南雄教授,为之成殓,由门人奉柩归葬广州永泰里(今三元里)祖坟之地。此处张镇孙墓,后来在清兵围攻广州时被毁。
关于张镇孙之死的前后情况,史籍记载出入甚大。据《宋史》《元史》,均有元军围广州城,张镇孙“以城降”之记载。宋遗民陈大震在元初编纂的《南海志》记载“镇孙降”。看来张镇孙以广州城降元之事无可避讳。《广东历代状元》一书对此只字不提,是绕开了这个史实。但此事也留下了疑团,张镇孙既然降了元朝,为何不被封官,反而要押解北上呢?须知后来文天祥是不屈不降才被押解北上的。古人对此已有疑问。明代的黄佐《广州人物传》张镇孙传中引用了翰林学士黄谏的话:“夫既降矣,必获偷生;既北去矣,必冀见用。而死梅岭,必其忧愤之不已,或绝食成疾,不可知云。”又引董师谦语:“镇孙死难,惜无有表白之者”。也有为张镇孙表白的。与张镇孙同时人,曾任南宋吏部尚书的陈仲游在所著的《广王卫王始末》中,肯定了“镇孙死节”。同是南宋状元、勤王死节的文天祥,闻张镇孙死讯,作诗悼之,这当然是最有力的证明,文天祥是决不会为一位变节者写悼诗的。种种迹象表明,张镇孙以城降元一事必有蹊跷。
今人张其凡在其《有功于广州人民的宋代状元张镇孙》一文中,分析了广州城为元军攻陷之后,并未出现如当时抵抗元军的兴化(今福建莆田)、潮州等城被元军攻陷后屠城的情况,实在耐人寻味。他认为,“广州被围攻逾月,镇孙竭力守御,势穷力不支,遂以城降元而仍为俘囚身份,实非欲降元而求取一官半职者。故元军遵约而未屠城,镇孙亦以俘囚身份被带往北京。至大庾岭,镇孙以降元目的已达到,又不欲仕新朝,遂自终殉国以明志。至此,人方悟其实非降臣”。张镇孙死后,南宋行朝承认其为死难大臣,文天祥悼其为殉国忠臣,可为确证。张镇孙在势不可挽的情况下,以不屠城为条件,宁愿降城而个人受辱以换取保全百姓之性命,其后又誓死不度南岭,不愧是一位英雄。对他的事迹,是应该充分肯定。不仅因为他是一位难得的状元,还应因为他是一位值得纪念的英雄人物。
尽管李昴英与张镇孙生长在封建社会,他们的建功立业的标准不同于今日,但他们一身正气,一心为民的行为,足可为今人所垂范。
(载《番禺炎黄》2006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