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广州赋》为刘斯奋所作,陈泽泓应邀为该赋作注。
古之楚庭①,今号穗城②,二千年之华夏名都③,广州居岭表而峥嵘④。地滨南海,秦皇一统宇内而开郡⑤;中原逐鹿,越佗割据百越以称雄⑥。其后九州复合⑦,梅岭路通⑧。移民土著,交往频密;南北文化,汇聚相融。遂使勃勃生机,涌动于炎方热土⑨;蓬蓬活力,创于业往古来今。
①楚庭,广州城古之别称。传说先秦时,“南海臣服于楚,作楚庭焉”(屈大均:《广东新语·宫语》)。
②晋裴渊《广州记》记载,广州“州厅事梁上画五羊像,又作五谷囊,随像悬之。云,昔高固为楚相,五羊衔谷茎于楚庭,于是图其像”。五羊衔谷,丰年之祝,广州因此也称羊城、穗城。
③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秦平岭南,置南海郡,郡治设于番禺县并建城,是为广州建城之始的最早文献记录。广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1991年决定以此为广州城始建年代举办城庆活动。
④岭外,即岭南。《晋书·滕脩传》:“广州部曲督郭马等为乱,皓以脩有威惠,为岭表所伏,以为使持节都督广州军事、镇南将军、广州牧以讨之。”峥嵘,卓越不凡。唐张说《唐故夏州都督太原王公神道碑》:“卓犖文艺,峥嵘武节。”
⑤秦始皇平岭南,始在岭南推行郡县制。今广州时为南海郡治所在。
⑥秦末,中原大乱,署南海郡尉赵佗聚兵自守。秦亡,佗即割据岭南,立南越国,自立为南越武王。南越国立国93年,为汉武帝所平。百越,亦作“百粤”,我国古代南方越人的总称。分布在今浙、闽、粤、桂等地,因部落众多故称。亦指百越居住的地方。《史记·李斯列传》:“北逐胡貉,南定百越。”
⑦《禹贡》《周礼》将中国分为九州,说法不一,犹言天下,泛指全中国。唐卢照邻《登封大酺歌》:“九州四海常无事,万岁千秋乐未央。”九州复合,指天下在分裂之后重归统一。
⑧梅岭,五岭之一大庾岭别称。在粤北韶关北部,与江西交界,为浈江与赣江支流章水的分水岭。岭上之梅关,历来为粤赣交通必经之地,原山路崎岖险峻,唐开元四年(716)张九龄开凿梅关古道,遂成坦途。明代丘濬《广文献张公开大庾岭路碑阴记》:“兹路既开,然后五岭以南人才出矣,财货通矣,中原之声教日近矣,遐陬之风俗日变矣。”
⑨泛指南方炎热地区。白居易《夏日与闲禅师林下避暑》:“每因毒暑悲亲故,多在炎方瘴海中。”
广州之形胜也,云山重叠障其北⑩,珠水浩荡襟其南⑪,水阔则盛产鱼鳖虾蟹,山深则广栖走兽飞禽。于是百姓来集,以渔以猎;炎风播雨,宜牧宜耕。所喜民情务实而进取,俗尚节俭而劬勤⑫,衣食渐给,生齿日增。遂有跨羊五仙,持穗来降,祝愿此区,永无饥荒⑬。广州之民也,乃奋鹰扬之远志,发独出之遐想,因其地利,业兼农商。更揽大海于怀抱,趁风举而帆扬,输瓷器丝绸于外域,采特产奇货于异邦,开跨海贸易之先河,握致富金钥而自强。于是南洋商贾,亦闻风随至。一时黄木湾头⑭,帆樯云集;波罗庙内⑮,香火熙攘。奇装异服穿梭闹市,嘲哳话语声蕃坊⑯。又有花市龙船⑰,疍歌飘色⑱,摇神夺目,溢彩流光。宝玉易求,岑参诗篇称艳⑲;荔枝美味,东坡嗜之如狂⑳。主人宾客,饮馔游赏,其乐未央。若夫教化文明,亦蒸蒸日上。显宦大儒,光照青史;诗文书画,岭外名彰。更有达摩西来传法,于此登岸㉑;六祖禅机深悟,开宗发扬㉒。此自唐至清之事也,其间虽有南汉荒政㉓,明末兵火㉔,一旦疮痍洗净,仍是富庶之乡。
⑩白云山,位于广州市区北面,面积28平方公里,主峰摩星岭海拔372米。为广州城区北面屏障,山上林木茂盛,有广州“市肺”之称。
⑪珠江,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河流,流经广州老城区南部。珠江之名,始于宋代,原指流溪河至广州白鹅潭再到虎门的河段,古代又称粤江。明黄佐《广东通志》载“粤江之水,源于三江,合流于城南,中有海珠石,是谓珠江,一名沉珠浦”。民国之后,方将西江、北江、东江及三角洲的河网视为一个整体,合称珠江。
⑫辛劳、劳苦。《后汉书·袁绍传》:“故冒践霜雪,不惮劬勤,实庶一捷之福,以立终身之功。”
⑬见第102页注2。传说周夷王时,五位仙人骑着口含谷穗的王色仙羊降临今广州地,把谷穗赠予这里的人民,并祝愿这里永无饥荒,然后腾空而去,羊化为石,永留此地。
⑭韩愈《南海广利王庙碑》:“扶胥之口,黄木之湾。”黄木湾是广州珠江河段和狮子洋的接连地点,东西向珠江漏斗湾到此转南北向的狮子洋大漏斗湾。珠江漏斗湾由广州江面阔1500米(俗称为“小海”)到扶胥口扩为2500米(俗称为“大海”)。江面骤宽而洪潮转弱,依山面海,樵汲充足。黄木湾凹岸当冲,正好使扶胥港不见淤积,成为海舶于此汇集之良港,加上入扶胥口内珠江河道中江底不深而礁石亦多,大船多泊扶胥港口。故黄木湾一带的扶胥港,晋代已为洋舶放洋地点,隋唐时期更为兴旺的广州外港港口。
⑮南海神庙俗称。一说波罗即婆罗门,梁时名波罗国,位于今南印度。反映中印交通频繁。又一说,南海神庙前旧有木波罗树,宋《南海百咏》:“累累圆实大于瓜,想见移根博望槎”。传说唐代印度摩揭陀国(又称波罗国,在今印度恒河以南贝哈尔地)遣达奚司空到中国朝贡,达奚司空在上岸谒拜海神之后,将从印度带来的两株波罗树种于庙前。而船已开走,留下达奚司空“立化于庙旁”,当地人奉为神,并将庙称波罗庙。还有一说,“波罗”乃梵语“到达彼岸”和“办事成功”的意思,饱经风浪的船员到南海神庙参拜,祈求平安,故将庙称波罗庙。
⑯白居易《琵琶行》:“呕哑嘲哳难为听”。唐代在广州设市舶使,宋设市舶司,为我国历史上最早之外贸管理官员和机构。又在今光塔街等一带设蕃坊,以供外国商人侨居。
⑰广州除夕花市,又称迎春花市,由昔发展而形成于清咸丰、同治年间,举行于农历年最后三天,除夕之夜达到高潮。长街如锦,百花争艳,游人接踵,热闹非常。原为广州特有之风俗,今在珠江三角洲推广。(www.xing528.com)
⑱中国南方世代杂居江河沿海的水上居民,称为“疍民”“疍家人”。流行于广州市及珠三角地区的疍家渔歌称为“咸水歌”,因以粤方言演唱,又称“白话渔歌”。悠扬清新,韵律天成,唱叹流畅,抒情委婉。
番禺沙湾飘色,始于清咸丰年间,每逢游神赛会,艺人扮成戏曲人物造型表演,称为“赛色”或“彩色”,由多人抬着游行的称为“飘色”。后来又发展为马上装扮的“马色”和水上装扮的“水色”。现代飘色用小孩扮演,扮演者在柜台上,全靠一条钢枝支撑凌空而立。
⑲岑参《送杨瑗尉南海》:“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此乡多宝玉,慎莫厌清贫。”
⑳苏轼《食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㉑康熙《广东通志》卷二十五《寺观·华林寺》:“梁普通七年,西天达摩从本国来,泛重溟,凡三周寒暑至此。”
㉒乾隆《光孝寺志》卷三《法宝志》:惠能得五祖衣钵,“遂隐于怀集、四会之间。(唐)仪凤元年,出止诃林(今光孝寺)。印宗法师正于此地讲《涅槃经》。偶风飏刹幡,二僧对论,一曰‘风动’,一曰‘幡动’。师曰‘风幡百动,动自心耳’。印宗竦然,知是西来得衣钵之祖,遂执弟子礼,告请衣钵出示大众,普会名德,为薙发菩提树下,受具足戒。”
㉓后梁贞明三年(917),清海、靖海两军节度使刘岩立国,定都广州。国号初名大越,次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南汉国为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历四主,共55年。南汉统治者荒淫无耻,宦官擅政,施行严刑峻法。《南汉书》载:“百姓苦征敛,不聊生。”
㉔明清易帜,南明绍武帝在广州登基,历四十天而被清军攻灭。广州抗清斗争激烈,出现“岭南三忠”等一批义士。
及至虎门销烟㉕,更开近代。文明较量,骇浪惊涛。西来列强,船坚炮利;老大帝国,风雨飘摇。当此之时也,广州士民,危机先觉,奋起救亡,上下求索。前则鸦片战争、戊戌变法㉖;后则辛亥革命、国共合作㉗。更有广州起义一声惊雷㉘,尽显英雄气魄。至于不甘落后,追赶潮流,西方文明,率先吸收;远赴海外,孜孜营求,实业兴国,未雨绸缪。此又广州人之所以为广州人也。
㉕清道光十九年(1839),林则徐以钦差大臣身份赴广州查禁鸦片,并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当众销毁,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维护了民族的尊严。
㉖广州禁烟斗争的胜利,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势力,英政府为维护其殖民主义政策,决定出兵侵略中国。道光二十年(1840)6月28日,英国“东方远征军”封锁珠江口,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时任两广总督的林则徐率领广东军民严守海防,使英军进犯广东的阴谋不能得逞,转而北上进犯。
清光绪十七至二十三年(1891~1897),康有为在广州创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培养和造就大批变法维新骨干。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著作,成为维新运动重要理论依据。
㉗为推翻清政权,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在广州先后举办三次武装起义。1911年农历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同盟会在广州发动起义,黄兴率130多名选锋队员冲入两广总督衙门,经过一昼夜浴血奋战,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而失败。孙中山评价“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1924年1月20~30日,孙中山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和反帝反封建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㉘1927年4月,国民党右派发动政变。为反击敌人的进攻和挽救革命,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广州起义,起义由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领导,建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成为东方民族解放运动中建立的第一个城市红色政权。起义经过三天浴血战斗之后失败。
于是乎,历百年沧桑,东亚之睡龙复醒;尽驱豺虎,人民之共和国成。神州再造,曾经几番曲折;改革开放,一朝石破天惊。广州之民,遇亘古未有之良机,负披荆斩棘之使命,倚得天独厚之地利,持务实求真之秉性,义无反顾,奋身先行。三十年间,经济腾飞,社会巨变,奇迹屡创,鹏举青冥。
广州今之为城也,有十区之设,二市之辖㉙。
㉙广州市属十区为:越秀、荔湾、番禺、天河、白云、海珠、黄埔、萝岗、南沙、花都;所辖二市为:从化、增城。(按:现广州市属为十一区:越秀、荔湾、番禺、天河、白云、海珠、黄埔、南沙、花都、从化、增城)
(载刘斯奋:《广州赋》,岭南美术出版社2013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