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佛山高明区抗日战争中革命烈士牺牲情况及发展史

佛山高明区抗日战争中革命烈士牺牲情况及发展史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之后国民党反动当局为扑灭三小的革命火种,下令撤销了陈汝棠的校长职务,另派一个反动校长来校。中共西江工委为保住三小这个革命阵地,发动师生开展护校斗争,反动警察逮捕了5名学生。他利用合法身份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培养发展中共党员。

佛山高明区抗日战争中革命烈士牺牲情况及发展史

革命老区高明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少英雄儿女在与敌军和顽军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不惧艰险、不怕牺牲、浴血奋战,为打赢这场反侵略的战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可歌可泣,他们与敌人殊死战斗而牺牲的英雄事迹永远值得我们铭记。这些抗战期间牺牲的革命烈士代表人物是:黄仕聪、陈权、梁国权、陈勉恕、李守纯、陈春霖、陈定、谭宝荃、谭维均、陈妹。

黄仕聪,又名黄波,字绍忠,高明县更合镇平塘村人。1914年8月9日出生。父亲是个勤劳的木匠,母亲是个温顺的农村妇女。黄仕聪少年在家乡读私塾,1931年到著名的革命民主人士陈汝棠创立的进步学校高明三小读书。该校由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任教,实行新文化教育,向学生灌输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并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启蒙教育,组织学生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黄仕聪在校期间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活动,阅读了许多进步书刊,逐步认识了一些革命道理。1933年夏,黄仕聪在三小毕业后参加了青年革命团体“力社”,投身于反帝反封建和抗日救亡活动。在共产党人陈勉恕、李守纯、陈权的培养教育下,成为“力社”的骨干、抗日救亡运动的宣传者和组织者。1936年8月,党组织在三小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并成立中共三小支部(之后以三小支部为基础成立中共西江工委),黄仕聪就在此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之后国民党反动当局为扑灭三小的革命火种,下令撤销了陈汝棠的校长职务,另派一个反动校长来校。中共西江工委为保住三小这个革命阵地,发动师生开展护校斗争,反动警察逮捕了5名学生。黄仕聪率领数百名学生和群众到街上示威游行。警察被迫释放了被捕学生。西江工委还组织了请愿团,黄仕聪带领请愿团赴肇庆,经过两个多月的斗争,国民党当局不得不任用进步人士李家球替换了反动校长,护校斗争取得了胜利。1938年春,高明县民众抗日自卫团成立,黄仕聪在党组织安排下参加了这个抗日自卫团的工作。他利用合法身份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培养发展中共党员。1939年8月,黄仕聪参加中共高明县委在小洞举办的党员训练班,学习共产主义理论和抗日游击战战略战术。之后,他担任中共更楼区委书记,并被派往东江游击区干训班受训,培训期间,他参加了敌后武装斗争实践。1940年7月,黄仕聪回到高明。此后黄仕聪在更楼带领群众进行抗租斗争,同时带领群众进行开渠引水抗旱斗争。为了引水,他带头挖开自家的田来开渠,群众十分感动。抗租、抗旱斗争都取得了成功。

1944年9月至11月,高明发生了震动全省的“倒钟”斗争,这实际上是一场农民起义(上文有详细介绍)。起义的原因是官逼民反,起义的口号是“打到钟岐!”参加起义的武装农民3000多人,加上没带武器的民众共1万多人。起义的总指挥是黄仕聪,总策划是中共中区副特派员郑锦波。起义队伍占领了县城,烧毁壮丁册、征粮籍册,钟岐败走,起义军救出被关押的同志和无辜群众。“倒钟”的武装骨干后来不少成为1944年底成立的以黄仕聪为大队长的高明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的指战员。黄仕聪带领部队经过多次战斗,粉碎了敌顽军的多次进攻,他的队伍经历了大小几十次战斗,越战越强,后来发展为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第三团,他担任团长,继续出生入死英勇奋战,与敌人周旋,直至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战胜利后,1945年10月,黄仕聪带领第三团冲出敌人的重重封锁,离开老香山与第二团会合,向云雾山根据地转移。当时黄仕聪患有肝病和脚病,不能随部队长途行军,组织上安排他带警卫员回高明隐蔽。10月25日,黄仕聪他们行至新兴东成,因天太黑,情况不明,误入敌营,黄仕聪与警卫员失去联系,次日在新兴森村被反动自卫队逮捕,押送江门国民党第六十四军司令部。不管敌人如何软硬兼施,用尽各种酷刑,黄仕聪坚贞不屈。最后,敌人终于下了毒手,1945年12月13日,黄仕聪在高唱《国际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声中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1岁。

陈权,又名陈殿钊、陈铁,高明区更合镇城村人,1901年3月27日出生。父亲是泥水工,母亲是农村妇女。主要靠佃耕,一家人生活艰辛。陈权少年勤奋好学,1919年考入高明县立第一高等小学(东洲书院)。五四运动后,谭平山、谭植棠和谭天度经常把《向导》《广东群报》《青年周刊》等革命报刊寄回高明母校东洲高小供师生们阅读,在家乡开展社会主义思想启蒙教育。在新文化思潮的影响下,陈权初步确立了为国为民奋斗的思想。他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活动。1922年后因家贫无力升学,便回乡在村中小学教了几年书。1925年,陈权到了大革命的中心地区广州,参加了由谭植棠主办的第四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受到谭植棠的直接指导,同时结识了广东省农民协会执委周其鉴。陈权积极参加大革命运动,党派他到广州郊区琶洲从事农民运动,他在斗争中经受了考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其时,他化名陈铁,表示铁石心肠闹革命。1925年春,阮贞元在高明蛇塘村建立了高明第一个农民协会并成立了农军,之后,共产党员冯从龙被派到高明加强对农运的领导,11月陈权被委任为广东省农民协会西江宣传员。他回高明后,协同阮贞元、冯从龙到更楼的泽河村开展农民运动,他发动群众与封建势力作斗争,建立了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之后,他会同从广州回来的共产党员黎汝高和李家球到三洲、西安等地深入群众开展农民运动,组织农会和农军。这时,高明的农民运动如火如荼,农军的犁头旗插遍半个高明。1926年春夏间,高明地方党组织建立起来,首任负责人就是陈权。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有32个村庄成立了农会和农军,还在三个圩镇建立了理发、舂米、茶楼的工会,工运和农运逐渐高涨。1926年,陈权与中共广东省工人运动委员会委员谭毅夫一起调任国民党三水党部筹备员,他们紧密依靠工农群众和革命左派重新组成了以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为核心的新党部,形成了真正的革命统一战线,出色完成了任务。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陈权接受党组织的安排,到广州参加了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陈权回高明家乡隐蔽,在广益小学任教。1929年陈汝棠回合水创办高明三小,陈权大力支持,他动员群众同意把广益小学全部学生合并到高明三小读书,使三小及时开学。陈权作为开校教师,大力支持陈汝棠的办学宗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反帝反封建新思想新文化教育。1930年,陈权随陈此生到东莞石龙任教,并于次年考入师范高中部学习,毕业后又考入广西师专学习。由于日本侵华,陈权与广西师专爱国师生一起投入到抗日救亡的运动中去。1934年,陈权从广西师专毕业,毅然回到高明三小担任教导主任兼地理教师,他积极协助李守纯主持“力社”的工作。1935年后陈勉恕回高明三小工作,“力社”走向农村,走向民间,发展迅速,第二年发展到在4个县边区成立了80多个分社,有社员3200多人,陈权还自编教材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使高明三小、“力社”进一步革命化。1936年中,陈权恢复了党组织关系。同年8月,中共高明三小支部成立,两个月后以高明三小支部为基础,成立中共西江工委。陈权担任高明三小支部和西江工委的宣传委员。1937年至1943年初,陈权受党的派遣先后到怀集县和广西工作,1943年春转回高明,继续开展抗日斗争。他于1944年11月带领农民参加了“倒钟”的武装起义。同年12月22日,高明二区人民行政委员会成立,阮贞元当选主席,陈权当选副主席。他带领农民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大力发展生产,支持抗日武装斗争。1945年2月4日,陈权随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第三团二连(黄河连)沈鸿光部100多人从新兴县石龙岗转移回高明,途中在鹤山县旱冲村驻扎时,被国民军一五八师四七三团及地方武装400多人跟踪包围,在激烈的突围战斗中,陈权壮烈牺牲,时年44岁。

梁国权,高明合水八宝坪村人,1912年出生。自小在家乡私塾读书,1929年进入陈汝棠创办的高明三小学习。他勤奋好学,思想进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宣传活动。高明三小是一间学习革命、学风良好、催人进步的学校,从高明三小的历届毕业生中,先后有300多人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工作和武装斗争,因而高明三小被誉为“革命的摇篮”。梁国权1933年在高明三小毕业后,身体健壮,思维敏捷,喜欢练武的他被陈汝棠看中,经常带他在身边协助工作。陈汝棠将高明三小大部分没有更好出路的毕业生组成了一个自食其力、半耕半读、学习革命理论和进行军训的进步团体“力社”。“力社”办起来后,陈汝棠通过他的好友、海军司令陈策搞到一批枪支弹药,便派在身边工作的梁国权把这批枪支弹药带回高明,交给“力社” 作为军训使用,通过军训培养一批武装骨干。当时已经具备一定军事素质的梁国权受陈汝棠指派,留在“力社”当了一段时间的军事教官。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军训,提高了“力社”社员的军事素质,很多人后来成为抗日游击第三大队的指战员。梁国权的政治军事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1936年高明三小党支部成立后,梁国权次年被吸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的多数时间,梁国权都是留在陈汝棠身边工作。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陈汝棠主办的第四路军看护干部训练班成立了,梁国权参加了这个“护干班” 并成为骨干。中共广东省委十分重视这个护干训练班,省委书记尹林平亲自与陈汝棠保持密切联系,动员组织海内外爱国进步青年参加“护干班”的学习训练,同时派出几十名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参加“护干班”,使“护干班”保持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活动。1938年7月,“护干班”学习期满,组成战地救护团,陈汝棠任团长,下设三个中队,分赴敌后担任战地救护任务。梁国权担任第一中队的中队长。

1938年10月,日军大举进犯广东,迫近广州,在日军进犯广州的紧急关头,陈汝棠宣布派出第一中队首先开赴增城前线执行战地救护任务,第二中队启程从化,第三中队作为后援,同班本部留在广州随时接应。10月17日,第一中队首批奔赴战场,第一中队长、共产党员梁国权率领全队80多人,穿着统一的军装,步伐整齐地沿着广增公路日夜兼程前进,19日到达增城,还未安顿好驻地,就有大批伤兵和受伤群众送来,大家当即全力投入到救护工作之中,忙了一个通宵。第二天,日军炮火攻击县城,城破,国民党守军早已不战而退,“护干班”失去了军队保护,完全暴露在敌人面前,梁国权为了大家安全,只得带领队伍撤出县城,向距离县城10公里的朱村后撤。万万想不到,当他们走到朱村时,一支以战车为先导的日军正规部队尾随而来,敌机低空扫射,日军大队尾追,在万分危急之际,梁国权指挥队员们拿起原守军丢弃的两挺重机枪、数十支步枪和弹药并掏出随身携带的轻武器组成一个抗击队伍,向日军开火抗击,日军突然遭到抗击,被打死打伤了几个后吓得后退了,因为他们自进入中国土地以来,由于国民党军队实行不抵抗政策,往往望风撤退,日军很少遭到抵抗,现在遇到抵抗,他们一时反应不过来,于是暂时撤退。过了一会,日军回过神来,他们凭借人数和武器优势,以密集的火力,嚎叫着围攻上来,一场力量对比悬殊、短兵相接的殊死搏斗就此激烈地展开。在惨烈的肉搏战中,这群以战地救护为主要任务、军事素质不高的小青年勇猛杀敌,这一战,杀死了几十个武装到牙齿的日军,而我们的中队长梁国权及50多位队员壮烈地牺牲了!这50多名中华民族的英勇儿女,为保国家,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显示出壮烈的革命情怀。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梁国权牺牲时,年仅26岁。

陈勉恕(1890—1938),又名陈儒森,广西贵港市人。1915年进入北京高等师范中文专科读书,1917年毕业后到上海协和书局工作,曾协助陈独秀办《新青年》,其间与陈汝棠相识成为挚友,大革命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在香港授意陈汝棠回乡办高明三小,高明三小成为党在革命低潮时的一个工作点。1932年,陈汝棠倡办革命进步团体“力社”。1935年8月,陈勉恕亲自到高明三小任教,指导“力社”深入民众之中,与人民群众结合在一起,进行反帝反封建、抗日救亡宣传,发展“力社”组织,使“力社”发展到80多个分社、3200多名成员。他还着力恢复党的组织建设,恢复了陈权的党籍,在“力社”中培养发展了一批优秀分子入党,并于1936年成立中共高明三小支部。两个月后,陈勉恕请示中共南方临时委员会同意,以高明三小党支部为基础成立中共西江工委。陈勉恕还指导高明三小进行反对国民党当局破坏的护校斗争。之后党组织安排他回香港工作。1938年初,他积劳成疾,加上早年曾被捕遭到毒打,刑伤发作,病情加重。党组织通过陈汝棠的帮助把他送到广州陆军医院医治,不久又将他护送回贵港家中治疗。同年8月与世长辞,时年48岁。1952年被中共华南分局追认为革命烈士。

李守纯(1908—1944),广州市花都区人。14岁时父亲托人介绍,把他送到广州沙面洋行打工,1924年7月参加了党领导的沙面工人大罢工。次年省港大罢工爆发,李守纯参加了这场斗争。1925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调到中共广东区委任机要交通员。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广东区委迁到香港,他留在广州活动。年底他参加了广州起义,失败后转移香港,在中共广东省委秘书处工作。1929年他被调到上海全国总工会工作时被捕入狱,后因敌人没有掌握证据而获释。1932年他回到香港,中共广东省委遭到破坏,他一时找不到组织,却遇上了陈勉恕同志,于是两人一起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3年下半年,陈勉恕派李守纯回高明三小工作,使高明三小能保持革命进步的方向。1935年8月,陈勉恕也来到高明三小工作。他俩一起着手党建,恢复了陈权的党籍,并在“力社”骨干和先进教师中发展了6名党员。1936年8月成立了中共高明三小支部,两个月后以此为基础成立中共西江工作委员会。1936年9月中共南方临时委员会派李守纯到广西从事党组织的恢复重建工作。李守纯联系上了南宁、右江、郁江的党组织并于11月召开了广西省第三次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广西省工委,恢复了广西党组织与党中央的联系。

1937年7月,李守纯回到高明;8月组建成立中共高明县工委,李守纯担任书记。当时老共产党员谭天度从南京出狱回到高明,李守纯主动找到谭天度共商抗日大计,并与在乡养病十年的谭植棠一起在明城一带建立“妇抗”和“青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同年11月,李守纯担任中共西江工委书记兼中共高明工委书记。至1939年3月,高明已有10个党支部80多名党员,在省委相关领导同志罗范群等人的指导下,于合水小洞文选楼召开中共高明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高明县委,李守纯当选为第一任书记。1940年春,李守纯担任中共罗定县委书记。5月,李守纯回中共广东省委担任政治交通员。7月,任后北特委(下辖9个县)组织委员。1941年秋,接任后北特委书记。后因叛徒出卖,李守纯及其夫人陈志良在家中被捕。他在狱中受尽各种酷刑,但坚贞不屈。国民党反动派把他转移到南雄监狱,他不幸染上恶性疟疾,伤病日益恶化,8月的一个晚上,牺牲于狱中。

陈春霖(1906—1945),又名陈旺,深圳宝安区人,年幼丧父,由继父抚养成人。10岁读私塾,13岁就往香港洋船当童工。1922年1月,参加苏兆征等领导的香港海员大罢工。这场罢工在中共广东支部支持下坚持了56天,取得完全胜利。1925年6月,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爆发,陈春霖站在斗争前列,成长为工人运动骨干,并在斗争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陈春霖调任中共上海闸北区委委员,翌年任上海海员工会主席和上海市政府委员。他组织工人开展反帝反军阀斗争,推进大革命运动的发展。“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陈春霖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受尽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但始终坚贞不屈,还鼓励难友坚持与敌人斗争,后于1930年经多方营救出狱。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又先后入狱6次,其中一次被关押在南京监狱长达4年之久,再次经受了生与死的严峻考验。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陈春霖在党组织的营救下出狱,并到革命圣地延安学习。1939年,陈春霖回广东担任中共中区组织部部长,具体指导各县贯彻党中央《关于大力发展党员的决定》,中共高明县委成立前后,他多次到高明指导工作。(www.xing528.com)

1941年3月,陈春霖以中共中区特委委员身份兼任中共高明县委书记。他十分重视培养农村党员领导干部,选拔了两名农村党员为县委委员。1942年8月,他深入各支部传达“粤北事件” 的相关情况,要求党的地方组织在国统区“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指示以各支部为单位灵活开展活动。1945年2月,陈春霖调任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第三团政治委员,他与团长黄仕聪紧密合作,同干部战士打成一片,深入做好政治思想工作,使指战员们保持精神饱满,取得了多次战斗的胜利,使第三团威名远播,成为活跃在西江南岸的一支英勇顽强的抗日部队。1945年5月,国民党顽军一五八师四七三团联合五个县的反动武装自卫队大举进攻老香山、皂幕山革命根据地,黄仕聪、陈春霖按照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的部署,率领三团指战员,会同二团独立营英勇战斗,粉碎了敌人的大扫荡。同年11月,部队从鹤城移师开平水井时,又被敌顽军重兵围追,部队决定分散活动,陈春霖和黄仕聪率第三团返高明。12日,第三团在鹤山选田村附近的龙潭坑隐蔽时遭敌军700多人袭击,发生激战,战斗失利。陈春霖他们退到麓湖顶时,又被国民党鹤山县自卫总队截击,形势十分严峻。陈春霖让战友边战边退,他自己扛起机枪向敌人猛烈扫射,掩护大家撤退,退到山腰时,部队大部分撤走,他继续阻击敌人。就在此时,陈春霖不幸中弹,英勇牺牲,年仅39岁。

谭宝荃(1920—1945),高明区更合镇巨泉村人。其父是在广州从事教育工作的有识之士,与陈汝棠是好朋友。谭宝荃5岁入私塾读书,12岁入兴贤小学就读,受到他积极传播新文化的三叔的教育,对旧社会的本质有了初步的认识。1933年,他的哥哥谭宝莲从广州一中毕业回高明三小任教,哥哥是一位革命进步青年,经常把一些革命进步书刊带回来给谭宝荃看,使他较早就接受了先进思想的熏陶。1934年,谭宝荃考入高明三小就读。谭宝荃像是一块好铁再投进洪炉,他在高明三小进一步接受革命道理和反帝反封建、改造社会的革命思想的教育。谭宝荃积极投身于高明三小和“力社”的各项革命活动,受到锻炼。他成为“力社”骨干,假期回到老家发动男女青年进夜校学文化,唱革命歌曲,在山村播下革命思想的种子。1936年他从高明三小毕业,便进一步投入到“力社”的活动,并参加了军训。1937年他受聘高村小学任教,以更大的热情宣传抗日救亡道理,组织民众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谭宝荃在小洞和平小学任教,响应中共高明县工委的号召,发动青年参加二区青年抗敌同志会,他成为领导成员之一。他带领“青抗”会会员下乡宣传反帝反封建和抗日救亡思想。1938年8月,党组织吸收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合水水井洞党支部成立,谭宝荃担任党支部书记。

1939年3月,谭宝荃出席了中共高明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会后县委成员李冲和李洪进驻小洞小学,谭宝荃和黄仕聪积极配合,培养青年抗日活动骨干,成立了抗先队,为建立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作准备。同年10月,县委决定成立合水区委,由谭宝荃担任书记。1941年5月,县委指派谭宝荃负责统战工作,他曾打入国民党仁安乡政府当过干事。1942年,他又转到水井益智小学任教。这时中共高明县委要求争取国民党的几个乡政府为我所用,以合法形式开展斗争。1943年夏,谭宝荃顺利当选长安乡乡长,并争取乡间实力派支持,选聘进步青年当副乡长和文书,使乡政权实际掌握在我党手里,表面上与国民党当局虚与周旋,实际上为我党服务。1944年11月的“倒钟”运动,谭宝荃是实际发动者和组织领导者之一。之后成立高明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时,他发动乡亲并亲自带领一批“倒钟”斗争的积极分子参加部队。12月,他被选为抗日民主政权二区人民行政委员会委员,开展减租减息斗争,发动青年参军,为抗日部队提供后勤保障。1945年2月,国民党一五八师对我抗日根据地开展扫荡,企图扼杀我新生抗日民主政权,谭宝荃在组织群众进行坚壁清野的时候不幸被捕。被捕后,在敌人的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面前,谭宝荃保守党的秘密,坚贞不屈,并当众揭露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罪行。敌人无法撼动他的意志,最后只得对他下了毒手。罪恶的枪声在该村禾地岗响起,谭宝荃昂首挺胸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时年仅25岁。

谭维均(1916—1941),高明区更合镇巨泉村人。小时候在家乡读私塾,1932年赴肇庆中学读书,毕业后返回家乡,在陈汝棠主办的高明三小任教。他遵照三小的办学章程,对学生进行新文化教育,灌输反帝反封建、民主进步和社会主义的思想。他吸收共产党员阮贞元、陈权及其他进步教员的思想认识和观点,积极参加“力社”的各项革命活动,积极向群众传播革命思想。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谭维均投笔从戎,由布练村廖迪成介绍,与本村青年谭宗达一起,不畏艰苦,奔赴延安,追求革命真理。1938年,谭维均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提高了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谭维均在抗大学习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学习结束后,谭维均参加了新四军,随部队开赴安徽、浙江一带抗击日军。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新四军遭到重创。谭维均所在的部队组织军民在敌后开展艰苦的反扫荡斗争,打击日伪军。这时谭维均担任新四军二师一旅十一团二营教导员。1941年11月2日,在安徽芜湖与马鞍山之间的一座大桥对日伪军的一场激烈战斗中,谭维均身先士卒,英勇战斗,不幸中弹,壮烈牺牲。牺牲时年仅25岁。

陈定(1887—1945),高明区更合镇小洞塘角村人。1925年参加省港大罢工,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回家乡务农。他秉性刚强正义,乐于助人解难,深受群众爱戴。1938年2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40年春荒,党组织指派陈定带领几十名群众在沧江河截回不法商人一批准备外运谋取暴利的粮食,分给群众度过春荒。1941年3月,在国民党的反共高潮中,中共高明县委处境十分困难,陈春霖担任高明县委书记,连吃饭都成问题。陈定将陈春霖妻儿接到自己家里食住,之后又将特派员冯华的儿子接来家中,自己则节衣缩食,甚至饿肚子,也悉心照料他们,时达一年之久。这期间,县委会议经常在他家中召开,他夫妇担任警戒,从未发生过事故。陈春霖因工作需要远行缺乏费用,陈定毅然将自己家中的耕牛卖掉,将卖牛款全部交给陈春霖作活动经费。1942年秋,共产党领导小洞人民联合平塘村佃户开展抗租反夺佃斗争,陈定是这场斗争的领导者之一。1941至1944年担任中共高明县特派员的郑桥同志,1982年写了《我在高明工作三年》一文,深情地回忆了革命烈士陈定的事迹:“1941年春,我第一次与陈定见面,他是我党在小洞交通站的站长。我知道他没有儿女,便问他:‘现在革命环境恶劣,有的同志难于抚养儿女。可否送一个给你作为儿女抚养?’他说:‘共产党员以天下为己任,四海为家,别的同志的儿女,我可以代为抚养,不一定作为我个人的儿女,只要我死后党能在我坟前立个碑,写上共产党员陈定之墓,我就心满意足了。’我听了深受感动。陈定对我们的生活甚为关心,在艰苦的岁月里,我们穿衣吃饭都成问题,陈定提议:‘对于你们的生活问题,要想点办法,小洞有几亩鬼田,据说谁耕了谁倒霉,现在丢荒了。请组织筹些钱以低价买过来,由我来耕,我不信鬼,不信邪,我耕了后,将每年收获的谷物补贴你们的生活。’后来小洞党支部筹钱买了那几亩田过来,由陈定耕种,他将每年收获的谷物交给党组织安排,给驻村的中共干部或游击队补贴使用。”

1945年2月7日,国民党一五八师四七三团在合水大洞驻扎,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获知敌人只有一个连,便由副司令员谢立全和第三团副团长秦炳南带领四个连和一个炮兵排共300多人以凤凰山为前沿阵地突袭大洞村敌军,激战中发现敌军是一个整编团近千人,结果我军被包围在凤凰山,激战多时,我军突围,不少战士被打散。陈定接受党的任务,多方联络失散的同志。当他5月在合水万屋村联络失散的同志时不幸被捕。被捕后,他受尽严刑拷打,始终保守党的秘密,1945年6月初,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时年58岁。

陈妹(1922—1945),高明区更合镇小洞悦塘村人。1936年,高明县地下党领导人李守纯派高明三小毕业生陈革回到小洞和平小学教书,陈革边教书边开展革命活动,在和平小学开办夜校,组织青年学文化、学革命道理。悦塘村贫苦农民出身的女青年陈妹积极参加夜校学习。1939年初,广东省战时工作队130队与高明二区妇抗会的同志进驻小洞,在文选楼成立抗先分队,并开办夜校。陈妹同样积极参加学习,认识到共产党是农民的大救星,只有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才能翻身解放。陈妹带头加入了抗先队,积极参加本乡的抗租斗争。1939年冬,县委书记黄文康到小洞和平小学任教并开展革命活动,陈妹经常往返六七公里到集市帮助地下党同志购买生活用品。还经常把自己种的蔬菜、番薯等送给他们充饥。1941年中,中区特委组织部部长陈春霖的妻子在小洞生孩子,陈妹把家中准备孵小鸡用的鸡蛋送给陈春霖的妻子补身。1944年11月,珠江纵队挺进部队在小洞举办妇女干部学习班,谭秀华同志直接到来指导,陈妹在谭秀华的指导下,参加了抗日部队并担任炊事员。她对工作认真负责,不怕艰辛,经常挑着重担随部队转战各地,每到一地,她便主动联系群众做好后勤工作。当时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第三团经常驻扎在屛山、小洞等村庄,陈妹总是负责到集市买菜和挑运粮食,她打扮成农村妇女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1945年初,国民党一五八师四七三团等1000多人围攻我抗日队伍,发生了癫狗山战斗。陈妹参加了这次战斗,她冒着枪林弹雨给部队送饭、送茶水,直至战斗结束。

1945年5月31日,陈妹积劳成疾回家医治。不料第二天国民党保安大队及地方反动团队到小洞“围剿”,敌人进村大肆抢劫,搜捕我抗日志士,陈妹在家里来不及转移,躲在一间破烂草房子里,她的母亲用山草为她掩蔽,不料被村中反动分子告密(该反动分子后被我枪决),陈妹不幸被捕,她10多岁的弟弟陈牛也被反动派捆绑在祠堂里用枪头打晕。陈妹被押解到一五八师驻地审讯,经多次审问,她视死如归,坚守秘密。她宁死不屈,6月7日,她在更楼圩附近的大坪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23岁。党组织后来追认她为中共党员。

此外,还有一批高明籍的革命战士在抗日战争中为革命捐躯,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

彭店,男,1912年生,更楼沙村人;游击队战士,1944年在明城战斗中牺牲。曾四,男,1901年生,更楼泽河村人;游击战士,1944年在明城龙虎头战斗中牺牲。温伯初,男,1906年生,西安鳌围村人;抗日游击队员,1944年在高要战斗中牺牲。何钻,男,1914年生,新圩朗锦村人;抗日游击战士,1944年在明城战斗中牺牲。李如芳,男,1916年生,明城东门人;游击队战士,1944年在明城战斗中牺牲。李秋南,男,1922年生,合水边坑村人;抗日民兵,1944年在金丝岭战斗中牺牲。黎周,男,1920年生,合水布社村人;抗日游击队战士,1944年在新圩独岗战斗中牺牲。黎荣德,男,1928年生,合水布社村人;抗日游击队战士,1944年在新圩独岗战斗中牺牲。黄秉钊,1924年生,新圩歌乐村人;抗日游击队战士,1944年在新兴冷饭村被害牺牲。李富庚,男1929年生;抗日游击队战士,1945年1月在蕉山战斗中牺牲。李丽蓉,女,1919年生,明城东门人;抗日游击队卫生员,1945年1月在蕉山战斗中牺牲。谭宝芬,男1925年生,合水巨泉村人;抗日游击队排长,1945年1月,在泽河执行任务时被杀害。谢派,男,1911年生,更楼千岁村人;抗日游击队战士,1945年在明城战斗中牺牲。何添盛,男,1900年生,西安鳌围村人;抗日游击队员,1945年在高要被捕遭杀害。徐金泉,男,1905年生,合水八宝坪村人;抗日抗击队战士,1945年在新圩被捕遭杀害。陈三苟,男1914年生;抗日游击队战士,1945年在更楼被捕遭杀害。杨祯祥,明城朗第村人;抗日游击队战士,1945年在合水沙帽岗战斗中牺牲。罗安,男,1924年生,更楼平塘村人;抗日游击队战士,1945年在皂幕山战斗中被俘,后遭杀害于肇庆。罗冠,男,1926年生,更楼平塘人;抗日游击队战士,1945年4月在选田被捕,在新兴县被杀害。关植池,男,1914年生,荷城禾洲村人;抗日游击队战士,1945年5月在明城战斗中牺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