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毕业生就业前景
由于高等学校毕业生日益增多,他们的就业情况与60年代以前相比不是那么令人乐观的。无论哪个发达国家,都存在着大量拥有高等教育文凭的失业者,尤其是那些供过于求的专业的毕业生,问题更为严重。西德的高等专科学校与大学相比,它的适应性较强,能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和培养方向,其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是好的。电子、机械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尤受欢迎。
据1980年统计,西德雇佣人口中,有7. 6%的人拥有高等教育学位。其中5. 2%的人有大学学位,2. 3%的人有高专学位。1981年9月,联邦劳务局中注册的待业人员中,高专毕业生有18900人,大学毕业生有40867人。其中,有高专文凭的待业工程师6174名,有大学文凭的待业工程师4045名。而空缺的工作岗位只有19000个,肯定有一大批人要失业。
从受雇的高专毕业生的工作岗位来看,35%的人占据着新设立的岗位;7%的人获得以前由大学毕业生占据的岗位;17. 8%的人获得以前由没有高等教育文凭的人占据的岗位。可见,高专毕业生还是有竞争力的。
但是,从长期的角度看,大学毕业生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都令人优虑。
二、高等专科学校的发展前景
在过去的30多年里,高专的成就是显著的。因此,社会各界纷纷表示支持它的发展。
1982年,联邦德国科学参议机构作出决定:
(1)在尚未成立高校的中小城市,设立高等专科学校。
(2)高等专科学校作为与传统大学并行的教育机构独立发展,联邦政府在经费、设备、用房上实行优先照顾。
(3)扩大高专与地区在应用研究方面的合作。(www.xing528.com)
(4)高等专科学校开始承担培训在职人员的任务。
(5)资助高专办函授教育。
1990年,下萨克森州政府和科艺部决定,今后几年该州教育的重点是发展高等专科学校,在扩大原有高专规模的同时,新办几所高等专科学校,提高高专生的招生比例。
从高等专科学校的发展方向看,今后的发展重点是:
(1)三年的学位课程与职业实际紧密相连。
(2)放宽有职业经验者的入学要求,强调学生的实践经验。
(3)高专的科研比大学更接近职业实际。
(4)为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学生设立一些特殊的课程。
(5)实行继续教育(尤其是为高专的毕业生),以弥补与完善以前的训练和教育的不足,并与新的发展相联系。对具有职业经验者强调教育、训练和实践之间联系的重要性。
西德高等专科学校的成功引起了其他国家的注意,它的一些做法也给别国的高校结构改革提供了参考依据。我国国家教委于1982年、1990年两次组团专门赴德考察高等专科学校,了解他们的办学经验。省级、校级的互访就更多了。进一步总结、吸收他们的办学经验,对我国高校结构改革是很有帮助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