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等专科学校产生的背景
高等专科学校产生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它主要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
1.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增长。
60年代初期,人们曾估计今后大学入学人数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因为40年代人口出生率较低,取得完全中学毕业证书的学生将比较稳定。几年以后,人们意识到这个估计是错误的。1967年,科学审议会申明,它在1964年低估了大学生入学人数的需要,并公布了重新核估的情况(见表9-1、表9-2)。
表9-1 19至23岁青年获得中学毕业证书的实际和预计的百分比(不含夜校)
资料来源:[西德]科学审议会:《科学审议会关于1970年扩大学术性高等学校的建议》,1967年,第273页。
表9-2 中学毕业证书持有者的实际数和预计数(不含夜校)
资料来源:[西德]科学审议会:《科学审议会关于1970年扩大学术性高等学校的建议》,1967年,第273页。
此外,没有进过完全中学的青年,有一部分人通过上夜校或全时制补习学校也获得了中学毕业证书。这些类型的中等教育机构的毕业生也有升入大学的愿望和要求,要满足这批人的愿望,传统大学实在是难挑重任的。高等教育如何应付这种局面?当时人们提出好几种建议。有的主张设立一种临时性的定额制度,使学生更难获得中学毕业证书。有的主张中学毕业证书作为学生在完全中学毕业的证书,而不作为升入大学的一种保证,大学实行定额制。这种加强淘汰的思想遭到许多人的反对。反对者认为这是与联邦德国基本法第十二条关于各级教育阶段入学许可不受限制的规定不符,也与中学毕业证书是入大学的保证的传统相悖。为了社会正义、机会均等、经济发展等目的,他们主张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后一种观点是符合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民主化、大众化趋势的,赢得了众多人的支持。
2.传统高等教育机构的不足。
与其他国家相比,西德高等教育数量发展情况如何呢?60年代初,西德学术交流处(DAAD)曾对欧洲20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发现西德17—19岁青年入大学的比例是5%,在20个国家中处于倒数第三位。这个调查结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震惊。如果不改变这种落后的局面,今后西德的经济发展将会后继乏力,难以与世界列强竞争。
西德的高等教育必须加速发展,这一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问题是如何发展?1968年联邦11个州的州长召开了一次关于高等教育结构改革的讨论会。会上人们意见不一。传统大学的长处和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大家认为,发展高等教育不能按照扩大传统大学的方式来解决。首先,这种大学费用高,有限的资源决定了西德不可能建立这类大学来满足入学需要。其次,传统大学修业年限太长,据1965年统计,大学生修完学业平均所需的学期数是10. 3学期,注册入第十一学期或以上的人数占16.8%。过长的修业期限使入学问题更严重。再次,传统大学的目标是培养学术性人才。但是,经济建设并不一定需要这么多的理论专家。1967年,哈约·里泽曾对此作过调查。他的结论是:除特殊情况外,1980年以前经济上对学术性人才的需求不会比1967年的毕业生数高出多少。不管这个数字是否确切,然而可以肯定,盲目地大量培养学术性人才确实有供过于求之虞,这无疑是一种浪费。
3.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发展中科技含量增大了。这时,西德经济界需要一种新型技术人员以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这种技术人员要比过去的技术人员(中专毕业)在理论上懂得更多,但动手能力不能削弱。这种人才在大学和中专里培养都不适宜,前者动手能力欠缺,后者理论性不强。
因此,必须改变原来单一的高等学校结构,设立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1968年10月31日,联邦德国通过了《联邦共和国各州统一专科学校的协定》,决定成立三年制的专科学校。《协定》规定:“专科学校对学生进行一种建立在传授理论知识基础之上的教育,最后使学生通过国家规定的毕业考试,能够从事独立的职业活动。”可见,高专的培养目标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式的人才”,这一点与传统大学是很有区别的。关于入学资格,《协定》第六条明确规定:凡已取得升入专科学校学习资格者,或能证明已取得升入高等学校资格并有某种实际训练者均可入学。升入专科学校学习资格包括中专、技术高中、高级职业中学、函授学校等毕业生。这样的要求显然比传统大学低。
关于学位,《协定》第九条规定:“以一次国家考试来结束专科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凡是通过这次国家考试者,便可获得学位。学位证书上注明其学位称号。凡被专科学校授予学位者,有资格到工科院校继续深造”。
在《协定》的基础上,各州就本州如何发展高等专科学校进行规划,并着手落实。
二、高等专科学校的建立与发展
1970年左右,各州在原有的工程师学校、技术中专、师范学校等中等专业学校的基础上纷纷组建高等专科学校。30多年来,高等专科学校得到了迅速发展。下面从学校数量、学生人数等方面进行分析:
表9-3 高等专科学校发展概况(1970—1989年)
从表9-3可以看出,高等专科学校从开始组建起,就在学校数量上占高校总数50%左右,招生数在20%左右涨落。初看起来,前者的比例与后者的比例很不协调。这一点正是高专规模小的反映,它是与地区所需的人才品种多、批量小的特点相一致的。
高等专科学校的办学宗旨之一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这一目的是否达到呢?现以巴登—符腾堡州康斯坦茨(Konstanz)的情况为例,该地大学学生和高专学生总数是9987人,其中大学学生7663名,高专学生2324名,高专学生占22%左右。高专学生所学的专业大多数集中在工程学、经济学领域,而大学学生所学的学科比较分散,大多是理论性强的专业(见表9-4)。
表9-4 大学和高专学生学习专业分布表(康斯坦茨)
Quelle:Konstanzer Projekt Studiensituation WS 1984/85,Fr. 2,4,110.
在全国范围内也有这种倾向(见表 9- 5)。
表9-5 不同类型高校学生选修专业情况
Quellen:Statisches Bundesamt:Studenten an Hochschulen WS 1982/83 and WS 1984/85 (vorbericht:1983. 1985).
在大学,1982/83冬季学期与1984/85冬季学期选修专业情况没有多大的差别,集中在理论性强、与经济建设联系不一定很密切的学科。高专学生选修工程学、经济学的占84.6%。(www.xing528.com)
两种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学生选修专业情况相差很大,体现了两者不同的办学方向。那么,是不是说由于不同类型高校的不同办学方向导致了学生选修专业情况的这种差异呢?换句话说,学生进入某种高校后是否迫于无奈才这样选的呢?康斯坦茨的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这种疑问。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这样选专业是出于对该专业的兴趣,如果再给一次选择机会的话,大部分人仍然会坚持原来的选择,大学和高专都是如此(见表9-6)。
表9-6 不同类型高校学生选修专业的影响因素
Quelle : Konstanzer Projekt Studiensituation WS 1984/85, Fr. 21, 76, 93. 1982/83, Fr. 19.
上面是从学生整体来划分的。那么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专业的意向是否不同呢?
调查表明,影响各个专业学生选择专业的最大的因素仍然是专业兴趣。令人注目的是,离经济建设较远的学科,如:语言学、文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自然科学等,人们选择它时大多是出于兴趣。而直接与经济生产有关的学科,如:工程学、经济学等,有更多的人考虑到就业机会才选择这种专业,无论是大学还是高专都是如此。人们觉得选这些专业更能找到工作,即经济界、企业界需要这种人才。
历年来,高专学生占高校学生总数的20%左右,但在一些工程技术领域,远远超过这个比例。以1987年的统计数据为例(见表9-7)。
表9-7 1987年西德高校毕业生情况表
资料来源:中国高专代表团:《联邦德国高等专科教育的特点》,《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1. 3.第80页。
学工程专业的高专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70. 9%。从西德工程师队伍来看,据1986年统计,毕业于高专的工程师占67.7%(其中土木建筑工程师占71%;机械制造与电气工程师占74%;计算机工程师占48%;企业经济师占43%)。
可见,高等专科学校根据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了大批有志于经济建设的人才。
那么,高等专科学校是否扩大了高等教育机会,促进了高等教育民主化呢?1980年,联邦政府曾对此进行了调查。拿高专学生和大学学生的父母教育程度作比较,入高专学生父母的教育程度低于入大学学生父母的教育程度:
②学生的母亲只有初等教育程度的:大学52%;高专70%。
③学生的父亲有中学毕业文凭的:大学35%;高专17%。
④学生的母亲有中学毕业文凭的:大学16%;高专6%。
从学生家长的职业情况看,高专学生出身于工人阶级家庭的比例比大学高。1984/85年冬季学期,康斯坦茨市对此作了调查,高专学生工人阶级家庭出身占25%,大学中相应的数据为14%,还不到高专比例的一半(见表9-8)。
表9-8 不同类型高校学生父亲职业情况
Quelle:Konstanzer Projekt Studiensituation WS 1984/85,Fr. 17.
从学生所受的中等教育类型来看,大学的学生大多毕业于完全中学,高专学生毕业于技术高中或职业学校的比例最高,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毕业于完全中学。1980年统计,高专新生中有中学毕业证书的占40%。康斯坦茨大学和高专的生源调查也反映了类似的情况(见表9-9)。
表9-9 康斯坦茨大学和高专生源情况表
Quelle:Konstanzer Projekt Studiensituation WS 1984/85,Fr. 6.
因此,高等专科学校扩大了高等教育的入学途径,推动了高等教育民主化、大众化。
德国大学的学制长,尤其是学术性大学,学生要读5—8年,平均学习年限是5—7年。设立高等专科学校的意图之一是要缩短学制,大多数州预定实行三年制,少数州实行四年制。在实际运行中,高专平均学习年限是7—9学期,与大学相比,缩短了不少。
康斯坦茨的调查说明(见表9-10)大学学生学习11学期以上的有27 %,高专只有7 %,前者的比例远高于后者。
表9-10 不同类型高校学生的学期和平均年龄分布情况
Quelle:Konstanzer Projekt Studiensituation WS 1984/85,Fr. 55,109.
综上所述,西德的高等专科学校基本上实现了预计的目标,良好的办学效果使社会各界对它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