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叶,德国逐步形成了一种特有的职业教育制度,即双重职业训练制度,后被公认为德国模式的职业教育制度。但是,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的职业教育仍主要集中在手工业和商业领域,起步较晚的大工业开始时对手工业的职业教育没有表示出多大兴趣。手工业职业培训都是小规模进行,是师傅带徒弟,而大工业需要的却是大批的专业工人。于是,进修学校在19世纪末应运而生,填补了手工业职业教育的不足。在1920年的德意志帝国教育会议上,根据凯兴斯泰纳的倡议,将进修学校改称为“职业学校”,并为各州所接受。
职业学校的设立遭到了手工业者的竭力反对,因为他们把职业培训理解成是一种师傅徒弟关系,觉得不应有学校介于其间。专科学校也反对设立职业学校,因为它不愿意看到职业学校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原来的进修学校教师也反对设立职业学校,因为职业学校要求他们具有专门的职业知识,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件不十分愉快的事,再说,从普通教育转入职业教育,似乎有点背叛“教育”。因此,德国职业教育模式,是在不断的矛盾冲突中形成和发展的。矛盾冲突的焦点是由谁来控制职业教育,如何进行职业教育。然而,职业教育的发展尽管矛盾冲突十分激烈,却毕竟形成了一种传统,而德国又是一个不喜欢割断传统的国家。在不断继承普通教育传统的过程中,也不断发展和完善职业教育,并力求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享有同等的地位。
纳粹统治期间,教育成了为法西斯统治服务的工具。经过希特勒推行的“划一革新”,教育事业被纳入战争的轨道。在这点上,尤其是职业教育更为直接。随着法西斯政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崩溃和德意志联邦的成立,教育事业经过了与纳粹思想决裂的反法西斯民主改革运动,基本上恢复了魏玛共和国时期的传统,德国职业教育的有价值的历史传统也得到了继承。然而,职业学校仍然需要发展。当时的职业学校主要是配合企业培训,所以不能按照自己的教育思想来安排教学工作,而是根据企业培训情况来安排教学。鉴于这种情况,当时的职业学校开办的都是单职业班,也就是说一个班里的学生必须是学同一职业、同一年级。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后开始推行的教育政策,使职业学校的内部运行机制方面发生变化,也就是企业培训的专门化程度依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而定。但是这样做,一方面影响了学校教学吸收新的科学知识,因为它要照顾到企业培训,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企业培训跟上技术的发展,因为它要以职业学校教学内容为依据。
如果说,过去的手工业职业培训主要是通过模仿,通过当助手,通过劳动适应等方式来学习和掌握知识与技能,那么,现代的职业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的理论教育和有组织的企业实践培训,来使学生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www.xing528.com)
有长远眼光的企业在实践中认识到,能否搞好职业教育,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就业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前途和产品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市场潜力。而要培养出一个高素质的就业人员,仅靠师傅传帮带是不够的。一个理想的就业人员必须具有一定职业道德,具有一定文化理论知识,具有专门的职业技能。
实践证明,达到这一认识的企业都十分重视职业培训工作,不把职业培训看成是一种负担。这类企业往往能够比较认真系统地组织职业培训工作。而那些目光短浅的企业只顾当前利益,不知道从现在开始就要培养高素质的就业人员,以保证企业的未来发展。
目前,在德国,无论是联邦政府还是地方政府,无论是职业学校还是企业,无论是职校教师还是受培训的学生,对职业教育都有清晰的认识,把职业教育看成是人生路上起步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德国经济的发展之所以如此迅速,德国产品质量之所以如此可靠,职业教育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