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法西斯以无条件投降宣告彻底失败,德国由美、法、英、苏四国分区占领。在美、英、法占领区后来建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并制定了基本法作为德国的法律基础。在这条件下,德国着手进行国家的重建工作。根据基本法的规定,德国的文教主权由各州掌握。这样,在教育领域,每个州都按自己州的实际情况闯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然而,虽然各州的发展情况各不相同,但基本路径仍是大同小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给世界许多国家带来了惨重的灾难,也给德国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战后初期,德国人民同样处在深重的灾难之中。故国家园只是一堆废墟,战败国被占领的精神重负几乎压得德国人民抬不起头来。然而,德国人民在灾难面前不是灰心丧气,而是沉重地思考着如何重建家园。他们从历史经验中认识到,国家建设需要大批有才干有技术的专业人才,没有这支力量,重建国家只是一句空话。于是,战争一结束,便立即着手整个教育事业的重建与恢复工作,其中包括尽快地恢复职业教育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关闭的职业学校的教学工作。我们可从德国西部占领区最大和最富有传统的巴伐利亚州的例子,来看战后初期的西部德国是如何着手职业教育的恢复和重建工作的。
1945年10月15日,巴伐利亚州文教部在获得占领军军政府的同意下通知各地区立即整修校舍,恢复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然而,战争刚结束,到处是一片废墟,要马上恢复教学,谈何容易。最大的困难是没有教师。原来的许多职业学校教师已无法再从战场上回来。而当时的军政府又规定,“与纳粹主义的关系问题尚未得到军政府证明的教师一律不准授课”。为了弥补教师的不足,州文教部只得同意起用代课教师,并聘用已退休的原职业学校教师和其他州的职业学校教师在各类职业学校担任教学工作。州文教部还规定:“也可以聘用手工业、工商业和其他自由职业的合适人员在职业学校任教。可以不要求持有一定的考试证明或专门的学历证明。”战后的职业教育就这样摇摇晃晃地恢复起来了。1945年底,州文教部要求各地区汇报职业学校恢复情况。结果是,许多地区一时还无法恢复某些职业的教学,恢复工作困难重重。除缺少教师外,校舍也是一个大问题。原有的校舍或是被二次大战的炸弹炸毁或是被移作他用。即使有了校舍,但没有取暖设备,在寒冷的冬天仍是无法开展教学工作,大城市里情况更糟。
由于缺少教师,战后的头几年里只能开设少数几门课程。如农业职业学校在1945至1946年只开3门课(专业课、语文课和算术课)。工艺技术职业学校、商贸职业学校和家政职业学校等也只能根据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开课。文教部指示,重点课程是专业课,但也不能忽略语文、算术和社会知识课。尽管困难重重,但州的各政府机构、地方政府、各种行业协会和学校领导都想方设法为职业学校的复课尽职尽力。到1946年5月,40%中小规模的职业学校已恢复教学。之后着手进行较大规模职业学校的复课工作。文教部一再要求为所有接受职业义务教育的学生开设专业课,尽管开课的规模和范围只是一种临时办法。这样,通过解决师资,扩充校舍和开设专业课程,终于克服了起步的困难。
1946年12月2日发布了巴伐利亚州宪法,对义务教育和职业学校的管辖权作出了规定。其中第129条规定,所有儿童都有义务接受国民学校和职业学校的教育。第130条规定,整个教育事业受州政府监督,乡镇(市)政府参与管理。但职业学校则由乡镇(市)政府举办。职业学校的发展情况就看所在乡镇的财力和管理能力。1948至1949年,州文教部征得军政府的同意,就巴伐利亚州学校类型的新构思进行多次磋商,给予了职业教育特别的重视。各行业主管单位的建议和倡议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各协会也着力支持职业教育。如手工业协会愿意与文教部合作,并请求采取必要的步骤尽快使师徒培训与职业学校结合起来。召开了由学校、协会和劳动局参加的代表会议,对上学、考试和教学计划等作出了周密的规定。
战后的几年中,各行业协会对职业学校的兴建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行业协会不仅十分关心职业学校的兴建,而且积极参与职业学校的内部建制工作,使职业学校在社会公众中得到认可,提高了职业学校的地位。
在兴建职业学校的同时,巴伐利亚州文教部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向青年人灌输民主思想,使青年人在和平、人道和法制的环境中学习、工作和生活。
战后初期教育事业的恢复和重建工作,就以下方面来看,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是十分严峻的:
1.战后青年状况。(www.xing528.com)
战后的政治经济崩溃使当时的大部分青年陷入了迷茫,由于缺少食品、衣服和住房,面临失业,生活的重负压得人们几乎透不过气来。1946年,南德地区共有109842名待业人员,但只有45606人能得到培训位置,占42%。 1947/1948学年情况更糟,一方面是青年失业人数增加,另一方面是培训位置锐减。在那个年代里,许多男女青年失去了父母和家园,又没有工作,生活得不到保障,成了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青年择业不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而是从眼前利益出发,从机会出发。所以,战后头几年恢复职业学校时,很多青年选择了食品行业的职业。货币改革后,建筑、冶金和商业行业的职业才逐步受到欢迎。当时由于交通条件和学徒住宿条件缺乏,城乡之间培训职位的供给悬殊很大。提供给女青年的培训机会更少,约只有20%的女青年能找到培训位置和适合女性从事的工作。50年代末,离校人数的增加与就业和培训机会的缩减,使得年青人的职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尽管行业组织、工会和政府机关千方百计地解决青年就业和社会生活困境,但许多县市对职业学校的意义和任务还是没有充分认识到,支持也不够有力。
2.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问题。
开始时,对于学徒上职业学校听课,雇主们往往并不看作是一种帮助,而看成是一件麻烦的事。有人对当时的情况作了研究,结论是手工业和工业界对职业学校的开办和扩建持怀疑态度。认为学徒上职业学校听课所造成的时间损失在经济上是不划算的,职业学校对培训没有多大用处,因而不适合作为培训场所的一部分。在那些年中,职业学校的教师和校长与“商务性”旷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有些旷课事件甚至由法庭来裁决,这严重损害了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信任。职业学校被看作是多余的,至少是有问题的。当然,也有很多企业十分重视职业教育,认可职业学校的工作。手工业和工业与职业学校领导及职业学校办学者的热情合作保证了职业学校有秩序地发展。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机构不仅给予职业学校物质上的支持,而且还为职业学校出谋划策。
3.职业学校的困境。
战后几年里,由于师资和教学场地的限制,开课时数不足,原来规定的每周9节课只能平均开6. 7节,学校不得不把精力集中在专业课的教学上,普通课程的开设受到限制,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或多或少地被忽略。班级规模过大,平均每班学生数达46人,像制图和实习这样的课程无法进行,并且还不能按职业分班,只能按职业大类分班,甚至还有复式班,如将食品、建筑和裁缝职业的学生集中在一个班里,教育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由于缺少制图教室、实习工场、实验室和教具,一方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才能和教学积极性,因为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师的才能。
4.经费困难。
要改善现况,首先涉及的是一个经费问题。尽管当时同一年龄段约有90%的青年人就读于职业学校,但从经费投入来看,投在职业学校学生身上的钱是最少的。职业学校的工作人员开支和日常支出是由乡镇(市)负担的,州政府只给予一定的补助,因为当时经费少得可怜,若没有政府的资助,许多职业学校将会停课。1949年,巴伐利亚州政府给职业学校的补助总数是134万马克。州参议院咨政委员米西尔博士在州政府咨政会议上竭力主张增加职业教育投资。同年11月,他提出申请,要求将职业教育补助提高到500万马克,但没有获得同意。1950年2月9日,州文教部长翁特哈姆博士在州议会上重申了增加职业教育投入的重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