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隧道衬砌地震作用力研究:计算结果分析

隧道衬砌地震作用力研究:计算结果分析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4-18隧道衬砌制定对比点位示意图1.地震系数法计算结果分析进行隧道衬砌地震力计算时,采用4.2节给出的地震系数法计算模型进行计算,如图4-19所示。图4-21数值计算模型数值计算中针对不同隧道埋深、围岩材料、隧道结构形式等多种因素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如下。

隧道衬砌地震作用力研究:计算结果分析

分析中选取了衬砌上的特定节点进行对比,如图4-18所示。

图4-18 隧道衬砌制定对比点位示意图

1.地震系数法计算结果分析

进行隧道衬砌地震力计算时,采用4.2节给出的地震系数法计算模型进行计算,如图4-19所示。图中,q、q′为隧道衬砌顶、底部受到的围岩压力;e1、e2为隧道衬砌两侧受到的围岩压力;Δe1、Δe2为地震作用下,衬砌两侧受到的围岩压力增量;Eh为地震作用产生的衬砌惯性力,分成两半分别作用在左、右侧衬砌上;τ为地震作用下,隧道上方土体对衬砌的作用力。

围岩对衬砌的约束按照径向和切向反力弹簧模型计算,具体荷载的计算如4.2节所述。计算结果均是针对马蹄形隧道、Ⅱ级围岩的情形,围岩参数见表4-5,地震波为水平方向EL波,烈度为8度(峰值加速度0.3g)。

图4-19 地震系数法计算模型

表4-5 围岩参数

计算结果如图4-20所示。

图4-20 地震系数法计算应力随埋深变化图(综合)

由图4-20可知:①隧道衬砌上的最大主应力随着埋深的增加先减小,然后略有增加,最后趋近于一个定值;②当埋深较浅时,隧道衬砌两侧处的最大主应力要大于隧道顶部和底部,隧道衬砌底部的应力最小;③当埋深较大时,隧道衬砌各处的最大主应力相差不大;④隧道衬砌上的应力随埋深的变化存在有明显的转折。

2.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数值计算采用4.3节的计算模型(图4-21),模型宽600m,高260m,隧道尺寸为标准公路两车道设计模型。衬砌宽12m,高10.6m,衬砌厚度40cm,采用黏弹性边界条件。按照平面二维平面应变模式计算。围岩参数与地震系数法计算相同,地震波为水平方向EL波,烈度为8度(峰值加速度0.3g)。

图4-21 数值计算模型

数值计算中针对不同隧道埋深、围岩材料、隧道结构形式等多种因素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如下。

(1)不同围岩级别对比(马蹄形隧道),如图4-22~图4-25所示。

图4-22 不同围岩级别隧道衬砌σ1随埋深变化图(Ⅱ级)

由图4-22可知,对于Ⅱ级围岩:①隧道顶部中点处的最大主应力随着埋深的增加先减小,然后略有增加,基本上趋近于一个定值;②当隧道的跨度较大(B=21.8m)时,隧道顶中点处的最大主应力分布稍有凌乱,但总体趋势与跨度较小(B=10.9m)时一致。

图4-23 不同围岩级别隧道衬砌σ1随埋深变化图(Ⅲ级)

由图4-23可知,对于Ⅲ级围岩:①隧道顶部中点处的最大主应力随着埋深的增加先减小,然后基本上趋近于一个定值;②隧道跨度对衬砌最大主应力的影响很小。(www.xing528.com)

图4-24 不同围岩级别隧道衬砌σ1随埋深变化图(Ⅳ级)

由图4-24可知,对于Ⅳ级围岩:①隧道顶部中点处的最大主应力随着埋深的增加先减小,然后基本上趋近于一个定值;②隧道跨度对衬砌最大主应力的影响很小。

图4-25 不同围岩级别隧道衬砌σ1随埋深变化图(Ⅴ级)

由图4-25可知,对于Ⅴ级围岩:①隧道顶部中点处的最大主应力随着埋深的增加先减小,然后基本上趋近于一个定值;②隧道跨度对衬砌最大主应力有一定的影响。

(2)不同隧道结构形式对比,如图4-26~图4-28所示。

图4-26 不同隧道结构形式衬砌σ1随埋深变化图(矩形)

由图4-26可知,对于Ⅴ级围岩、矩形隧道:①隧道顶部中点处的最大主应力随着埋深的增加先减小,然后又逐渐增大;②隧道跨度对衬砌最大主应力有一定的影响,最大主应力与埋深的变化幅度随着跨度的降低先减小后增大。

图4-27 不同隧道结构形式衬砌σ1随埋深变化图(马蹄形)

由图4-27可知,对于Ⅴ级围岩、马蹄形隧道:①隧道顶部中点处的最大主应力随着埋深的增加先减小,然后基本上趋近于一个定值;②当埋深较小时,小跨度隧道(B=10.9m)衬砌上的最大主应力要大于大跨度隧道(B=21.8m)。

图4-28 不同隧道结构形式衬砌σ1随埋深变化图(圆形)

由图4-28可知,对于Ⅴ级围岩、圆形隧道:①隧道顶部中点处的最大主应力随着埋深的增加先减小,然后又逐渐增大;②隧道跨度对衬砌最大主应力基本没有影响。

由图4-26~图4-28可知:①总体来说,隧道顶部中点处的最大主应力随着埋深的增加先减小,然后又逐渐增大,最后趋近于一个定值;②不同隧道结构形状(矩形、马蹄形和圆形)对隧道衬砌应力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其中矩形隧道的影响最大,圆形隧道的影响最小;③当埋深较大时,隧道衬砌各处的最大主应力相差不大;④隧道衬砌上的应力随埋深的变化存在有明显的转折。

(3)不同地震波作用对比。

分别采用EL波、阪神波和汶川波进行了动力计算分析,结果如图4-29和图4-30所示。

图4-29 不同地震波衬砌σ1随埋深变化图(EL波)

图4-30 不同地震波衬砌σ1随埋深变化图(汶川波)

由图4-29和图4-30可知,当围岩条件较差时(V级):①不同地震波对隧道衬砌应力分布的影响不大;②EL波作用下,埋深较大时应力有所增加,汶川波作用下,埋深较大时应力趋近于一个定值;③两种地震波作用下,应力随埋深的变化存在有明显的转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