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各国的铁路、公路隧道建设如火如荼,我国的隧道建设更是发展迅猛,到2012年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8万km,居世界第二位;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km以上。据统计,早在2002年,我国拥有的交通隧道总长度就跃居世界第一,近年来更是修建了大量的隧道工程。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隧道和地下工程最多、最复杂、发展最快的国家。
多年以来,由于隧道和地下工程与地面上的建筑结构相比在地震中的破坏相对较轻,故一直被认为是抗震性能较好的工程结构,因此对隧道结构承受地震(特别是强震)荷载作用力问题的研究较少。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大量公路、铁路和水电等基础工程相继修建,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在活断层附近和高烈度地震区兴建隧道和地下工程结构的问题。并且近年来地下结构灾害逐渐增多,一方面是由于地下结构数目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人们对地下结构的抗震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
本书针对当前隧道衬砌地震作用力计算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研究隧道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机理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方法计算了隧道衬砌地震作用力,考虑隧道埋深、围岩类别、衬砌结构形式等多种因素,并将计算结果与解析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综合对比解析和数值计算结果对现有的计算方法进行修正,得出易于应用和较准确的计算方法;并参考模型试验测试结果对提出的衬砌地震作用力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本书对于隧道结构的合理抗震设计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运用价值,对提高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抗震性,减轻地震灾害,保障安全畅通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能够为隧道抗震的计算与设计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本书的研究成果是在重庆交通大学高峰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书中还引用了国内外已有的规范、专著、文章和研究报告等,在此对相关作者一并表示感谢。同时感谢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1408222、51178490)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201416)提供资金资助。(www.xing528.com)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15年2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