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儒、释、道、玄的矛盾、冲突、交织和渗透这样复杂的思想文化局面,各方左突右冲、激烈交锋、互相攻讦、合纵连横,上演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思想大戏。在这样的思想交锋中,各方除了坚守自己的思想阵地、抵御他方的辩难外,也在积极地准备思想材料,锻造自己的思想武器,同时也积极地努力吸收对方的思想成果,丰富和发展自己。所以,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领域展现出极为活跃、丰富和具有创造性的态势。
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佛教所面临的任务更为艰巨。一方面,它要努力适应中国本土文化传统,以便被更多的群众、特别是知识精英阶层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它又要在思想上和理论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独特性,为自己在中国的思想舞台上争取一席之地。这两个方面又都会受到中国本土文化势力的攻击和批评。因为这样就意味着对中国本土的传统思想提出挑战和冲击。所以,佛教在中国这样博大精深的本土文化传统面前,也遇到了欢迎和拒斥的两种力量。如僧佑在《弘明集序》中所说,大法东流差不多五百年,佛教在中国引起各不相同的反应,赞礼者有之,也不乏毁谤者:“至于守文曲儒拒为异教,巧言左道则引为同法,拒有拔本之迷,引有朱紫之乱,遂令诡论稍繁、讹辞孔炽。夫鹖鴠鸣夜不翻白日之光;精卫衔石无损沧海之势。然以暗乱明,以小罔大,虽莫动毫发而有尘视听,将令弱植之徒随伪辩而长迷,倒置之伦逐邪说而永溺。此幽途所以易坠,净境所以难陟者也。祐以末学,志深弘护,静言浮俗,愤慨于心。遂以药疾微间,山栖余暇,撰古今之明篇,总道俗之雅论,其有刻意剪邪,建言卫法,制无大小,莫不毕采。又前代胜士,书记文述,有益三宝,亦皆编录,类聚区别,列为十卷。”
在这种交锋与冲突中,许多佛教学者撰写了弘扬佛教,或与儒、道两家论辩的著作。吕澂说:“中国佛学是接受外来思想而又参酌传统思想消化融会的产物。但这两种思想,又往往发生冲突而有争论,于是产生了一类专门弘扬佛教的著作。”[107]僧佑所编纂的大型文献学著作《弘明集》,把这些护教的著作搜集汇总,同时也搜集了儒道两家批评佛教的著作,进行比较排列,作为应对这场文化冲突的一种方式,并从佛教的方面对这一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进行了总结。对自己采编本集的宗旨,僧佑说:“夫道以人弘,教以文明,弘道明教,故谓之《弘明集》。”
从西晋到南朝陈时,佛教经历了一个较大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佛教努力摆脱对传统的中国宗教思想的依附,因而也就直接面对与传统思想的冲突。《弘明集》记录了这种基本的思想论争。如僧佑在《弘明集后序》中所说,他仔细考察了固有的宗教(俗教,应指周孔之教)和经典(五经),认为它“所尊惟天,所法惟圣”,但一般人对于这种宗教仍然说不上了解,所谓“莫测天形,莫窥圣心”,因此其了解也就是朦胧和含糊的,至于佛教“佛尊于天,法妙于圣,化出域中,理绝系表”,非常博大,超出了凡俗之人的了解,人们对此大法自然也就更加惊疑不信了。这种疑问表现在6个方面:“一疑经说迂诞,大而无征;二疑人死神灭,无有三世;三疑莫见真佛,无益国治;四疑古无法教,近出汉世;五疑教在戎方,化非华俗;六疑汉魏法微,晋代始盛。”(《弘明集后序》)
僧佑认为世人以此六疑,信心不树,将溺宜拯。据后序所载,作者编纂本书的目的是为破除世人上述之疑惑,树立对佛教的信心。(www.xing528.com)
《弘明集》收录了自佛教东传以来的重要佛教文论,同时还收录了数篇排佛的论著,如范缜《神灭论》等,另有作者自撰《弘明论》,意在驳斥非佛疑佛之说。《弘明集》共14卷,前11卷是答复儒、道的批判,而彰明儒、释、道三教的异同,后3卷是阐释佛教教义。载文总计183篇,涉及人物122人。所收文章的时间范围,上自东汉,下迄编者在世的南朝齐梁时代。体裁以往复辨析、阐题明意的论述文为主,还有一些帝王的诏敕及臣下或僧人的应答之文。所采编的文章,凡“刻意剪邪,建言卫法”者,则“制无大小,莫不毕采”。实际上,此书不仅收集了不少很有研究价值的佛教徒的论文,还收编了一些有影响、有代表性的反对佛教的论著,为研究中国佛教东传史和这一时期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以及当时儒、释、道三教的交流,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材料。
《弘明集》所录文章,大部分是散文,少数用骈体。体裁不一,有专论,也有书启诏章等。其辩难,或自己设难作答,或明确辩驳论敌,大多观点鲜明,条理清晰,文笔犀利。其中有的文章,如《达性论》《神灭论》《正诬论》《驳顾道士夷夏论》和《难神灭论》等,或用形象比喻和历史故事,深入浅出地阐发抽象理论,或用整齐的句式铺陈排比,气势充沛地表述哲理的推演,议论生动,词采雅赡,发人兴味,有一定的文学性。例如其中以薪与火、刃与利比喻形与神的关系,历来被誉为析理妙喻。因此,在两晋南北朝散文史上,《弘明集》也有一定的价值。
《弘明集》是为了应对当时复杂的文化冲突,从佛教方面进行的文献学性质的总结,概括了有关儒释道玄诸方面的观点和论辩,大体理清了这一时期思想文化领域斗争和交锋的发展线索。关于《弘明集》的学术价值,历来受到充分的肯定。《弘明集》“作为第一部中国佛教的文选总集,保存了许多在后来已不存的佛教文献资料。僧佑紧扣佛教发展这一主线,所选文献涉及形神、报应、三教冲突、佛教与社会国家的关系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的确是佛教作为宗教和学术理论,要在中国社会获得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不只收录了佛教文献,而且将与佛教辩难的儒道两家的对立方的文章也汇集在其中,这对于完整了解和把握当时佛教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理论环境、各方的学术观点及代表人物的思想,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