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佛教在中国的时代契机

佛教在中国的时代契机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汉三国时期,佛教进入中国,传播速度缓慢、形式简单,在中国上层社会有一些流传和影响,对中国宗教思想文化还没有明显的影响,尤其在民间没有广泛流传。[4]佛教在中国这一时期出现大传播、大发展的高潮,是与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局面和社会发展态势有密切关系的,是中国特有的社会环境为佛教在中国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佛教在中国的时代契机

东汉三国时期,佛教进入中国,传播速度缓慢、形式简单,在中国上层社会有一些流传和影响,对中国宗教思想文化还没有明显的影响,尤其在民间没有广泛流传。而到了西晋以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迅速提速,西域和印度高僧陆续东行,纷至沓来,中国僧侣西行求法,前赴后继。大批佛经被翻译成汉文,历朝帝王全力支持和崇信佛教,寺院林立,僧徒遍地,甚至文人学士也纷纷谈佛论佛,与高僧清谈交游,出现了佛教文化在中国大传播、大发展、大普及的兴盛局面。汤用彤指出:

然自宗派言之,约在陈隋之际,中国佛教实起一大变动。盖佛教入华,约在西汉之末,势力始盛在东晋之初。……自陈至隋,我国之佛学,遂大成。……且自晋以后,南北佛学风格,确有殊异,亦系在隋之际,始相综合,因而其后我国佛教势力乃达极度。隋唐佛教,因或可称为极盛时期也。[4]

佛教在中国这一时期出现大传播、大发展的高潮,是与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局面和社会发展态势有密切关系的,是中国特有的社会环境为佛教在中国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东汉末年,中央皇权逐步削弱,形成军阀割据,及至出现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之后,虽然出现了西晋短暂的全国统一,但不久出现“八王之乱”,北方民族乘机内迁中原,先后建立政权,即所谓“五胡十六国”。与此同时,汉族政权退据江东,建立东晋,以后又有宋、齐、梁、陈四个短命王朝。这样,就出现了北方“胡”族政权和南方汉族政权长期对峙的局面。这400年间,王朝更迭频繁,割据政权林立,战乱兵燹频仍,社会动荡不安,国家遭受了空前的劫难,社会文明各方面受到了严重摧残。魏晋北朝时期是一个分裂乱离的时期,是一个充满忧患、痛苦与哀伤的时期。

战乱和动荡严重摧残着曾经十分发达的秦汉文明,也向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提出尖锐的挑战。然而,中华文明并没有在这严峻的考验和惨烈的摧残下衰败或中绝,而是经过硝烟的洗礼,并吸收了新的血液而获得了新的活力和生机,为随后出现的隋唐文化盛世奠定了基础。魏晋南北朝的动荡时代,使中华文化更显示出它延绵不绝的文化精神和巨大的生命力。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时代,而这空前动荡的局面,已经孕育着文化发展的生机。学术事业并未因社会的急剧动荡和长期乱离而走向衰微,相反取得了超越前代、越轶后世的发展与繁荣。秦汉王朝的大一统,为文化的繁荣创造出稳定的社会环境,但也因思想文化上的专制而抑制了文化的创造性和生命力。随着汉王朝崩溃汉武帝以来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被冲破,思想文化领域获得了新的解放。传统价值的权威失坠了,人们着力去探索新的人生价值与个体价值,不断开辟着学术新领域,不断创造着文化新观念。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思想解放、学术自由的时代,思想学术界在一定程度上再次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不仅为佛教的输入、道教玄学的兴盛,开拓出一片自由的天地,而且使士人任情适性,被压抑的思想和才华被充分地发挥出来。他们或者恢复被罢黜的诸子之学,或者全力开拓不再附翼于正统儒学的哲学文学、艺术和史学。在中国文化史上,魏晋南北朝是少有的思想活跃、学术繁荣、文学勃兴的时代。其学术风气之活跃、学术成果之丰硕、文学创作之繁盛,成为中华文化史上一个高峰。这是一个富于智慧、充满热情的时代,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生机盎然的时代,也是取得了空前文化成就的时代。对于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状况,钱穆指出:

若论学术思想方面之勇猛精进,与创辟新天地的精神,这一时期,非但较之西汉不见逊色,而且犹有过之。那时一般高僧们的人格与精力,眼光与胸襟,较之两汉儒生,实在超出远甚。我们从纯文化史的立场来看魏晋南北朝时代,中国文化演进依然有活力,依然在向前,并没有中衰。[5]

这一时期儒学的衰落,在中国的思想界形成了一种空隙,为佛教的传入创造了一种千载难逢的时机。佛教以其独有的出世思想,不仅填补了因儒学衰落所形成的思想空间,并在与方兴未艾的玄学的交汇中,给士人开立了一种新的安身立命之道。同时,佛教又弥补了汉文化形而上领域缺失和彼岸世界图景模糊两大缺陷。在汉民族思想发展史上,周代以前有过较为发达的国家宗教,但是古代宗教从周初开始便走上了人文主义的发展方向。周代崇尚德政,敬德保民等观念,一改商代文化重鬼治轻人治的倾向,反映了周人开始对天命观念的动摇和对人事的注意。汉代讖纬迷信虽然发达,但关于彼岸的一些问题并没有解决。佛学的理论多集中于人生的痛苦与解脱,在这个问题上作出了自己独特的价值判断,其中的一些理论如“轮回”“业报”“因缘”“因果”“三世”等观念,正是中国固有文化所欠缺的。佛教的传入,正好解决了中国文化这方面的难题,灵魂不死、业报轮回、因果报应、天堂地狱、解脱涅槃,佛教将人生与死后的问题比较圆满地联结在一起,满足了中国人对自我存在于彼岸世界的思考。王国维指出:

自汉以后……儒家唯以抱残守缺为事,其为诸子之学者,亦但守其师说,无创作之思想,学界稍稍停滞矣。佛教之东,适值吾国思想凋敝之后。当此之时,学者见之,如饥者之得食,渴者之得饮……[6]

李约瑟指出:(www.xing528.com)

它的确为人们提供了一些东西:一是使人得到精神寄托的普遍信仰,人们愈是虔诚笃信,它也就愈得人心;二是使人得到一门可以深入思索探讨的精巧完备的神学;三是使人得到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体系中所缺少的宇宙论的哲学。[7]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生机,还表现在当时大规模、大范围的民族文化的冲撞和融合。在这一时期,游牧于中国西部和北部的一些民族,主要是匈奴、鲜卑、羯、羌、氐等所谓“五胡”,陆续内迁,汇聚于中原,出现了全国范围内的民族大迁徙、大混杂、大同化。这些民族所具有的草原游牧文化,在他们内迁中原后,与汉民族的农耕文化发生大规模冲突和碰撞,并逐渐趋于融合。这些内迁的草原民族在与汉族错居的情势中,不仅“语习中夏”“多知中国语”,而且潜移默化地接受汉文化观念意识的影响,接受农耕文化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这样的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各民族结集于高度发展的文明之中,逐步破除了种族界限,趋向于渗透和融合,最后与汉族融为一体。陈寅恪指出:“汉人胡人之分别,在北朝时代文化较血统尤为重要,凡汉化之人即目为汉人,胡化之人即目为胡人,其血统如何,在所不论。”[8]民族的大融合,不仅使北方游牧民族大量学习中原汉族文化,成为“汉化之人”,同时也把他们的民族文化传播于中原,大大丰富了汉族的精神生活,将一股豪放刚健之气注入汉文化系统的肌体之中,为中华文明输入了新的因子、新的血液,增加了新的生命力。北魏人崔浩说:“漠北醇朴之人,南入中地,变风易俗,化洽四海。”(《魏书·崔浩》)指的便是这种趋势。陈寅恪论及“胡” 文化南传的历史意义时也指出:“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9]

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对外文化交流也空前活跃。自汉代开辟丝绸之路之后,至北朝一直致力于在西域的经略,丝路畅通,贸易发达,往来频繁,西域文化陆续传入中国。方豪指出:“其时中西文化之交流,音乐则继汉之后,发展西域之流风,而促成日后隋唐时代之全盛状态;美术如以南京为中心,在江南诸地之齐梁陵墓上有翼石狮,其波斯色彩,极为显然。”[10]汉至魏晋南北朝中国与西域交通和文化交流频繁,其时畅达的交通,官方间的往来,频繁的商贸,以及其他西域物产和民族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刺激因素,也为佛教在中国的大传播创造了客观条件。

魏晋南北朝400年的乱世,实际上是中华文化再次实现大突破、大变革、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创造激情的时代。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佛教经过200多年的缓慢发展之后,一跃登上中国宗教思想文化的舞台,并逐渐占据了显著的位置。方豪指出:

然佛教入中国,确使中国思想界发生变化。良自秦汉以前,中国四周之文化均为远逊于我国者,汉武罢黜百家,推重儒学,限人民于训诂传注之内;新莽、曹魏,亦依托儒教;正直之士又多受外戚宦官之祸;汉末,又战祸不已,佛教适于此时传入,遂大受国人欢迎;且知域外尚有学问,其玄理视老庄尤为深邃而神秘;三世之说,更予痛苦中人民以无限安慰。[11]

世界文化交流史的一般规律来看,一种文化进入另一种文化系统,并取得显著的影响,需要多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有两条:一是传播的文化是高势能的文化;二是接受这种传播的文化区正处在大变革的时代,正在寻求文化突破,新的文化传播过来以后,为本土文化提供了新的刺激、新的因素、新的思考方向。对于当时的中国宗教文化来说,佛教就是这样一种高势能的文化。从印度传播来的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且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正是因为这个时代需要这样一种新的文化因素。印度的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且得到迅速传播和广泛接受,对中国文化的诸多方面,不仅是宗教领域,在文化艺术、哲学思想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汉学家史华慈(Benjamin I.Schwartz)指出:

人们要注意这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在许多世纪中,无论是在上层文化还是在民间文化层面上,中国都受到了来自中国文化范围以外的、规模宏大的大乘佛教世界的深刻影响。中国人吸收了佛教,正反映了当时的中国存在着某种迫切的需要。它之所以可能被吸收,乃是因为它似乎能对当时已经提过的问题提供新的答案。[12]

所以我们看到,在这个时代里,佛教文化的传播以及引起的巨大反响,成为一幅内容丰富、色彩斑斓的巨幅画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