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朱士行:中国接受海外文化史的第一人

朱士行:中国接受海外文化史的第一人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时,朱士行正在洛阳,立志学佛,首先登坛受戒,成为中土第一位出家沙门。朱士行西行求法早于法显140年。朱士行求法的经典虽然只限于《大品般若经》一种,译出的也不够完全,但在当时影响却很大。后世的佛教学者对朱士行西行求法的壮举给予极高的评价。[57]向世陵更指出了朱士行西行求法对于中国学术发展的深远意义,其中说道:甘露五年,在中国学术史上是一个值得留意的日子。

朱士行:中国接受海外文化史的第一人

汉代直至三国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初传,主要得益于来自天竺、西域的僧人,他们在中国进行汉译佛经事业,将佛教及其思想传播开来。对于佛教在中国的初传,他们作出了主要的贡献。在这一时期,也有中原人士开始西行求法,成为后来以法显玄奘、义净等西行求法的高僧们的先驱。

第一位西行求法的中原僧人是三国时期的朱士行。梁启超说:“西行求法之人,此其首也。”[56]

朱士行,法号八戒,是颍川(今河南许昌)人。朱士行少年即怀远志,摆脱俗尘,出家为僧。曹魏齐王曹芳嘉平二年(250),印度律学沙门昙柯迦罗到洛阳译经,在白马寺建立戒坛,首创戒度僧制度。当时,朱士行正在洛阳,立志学佛,首先登坛受戒,成为中土第一位出家沙门。因此,他被认为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依律受戒成为比丘的汉人,在中国佛教史上被誉为“中国第一僧”。《出三藏记集·朱士行传》说他“出家以后,便以大法为己任。常谓入道资慧,故专务经典”。朱士行在白马寺钻研《小品般若经》,并且开讲,成为最早讲经的中国僧人。但他在研读中感到“此经大乘之要,而译理不尽”,因为当初翻译的人把领会不透的内容删略了很多,讲解起来词意不明,又不连贯。他听说西域有完备的《大品般若经》,就决心远行去寻找原本。《出三藏记集》卷一三记载:“每叹此经大乘之要,而译理不尽。誓志捐身,远求《大品》。遂于魏甘露五年发迹雍州,西度流沙。既至于阗,果写得正品梵书胡本九十章,六十余万言。遣弟子不如檀,晋言法饶,凡十人,送经胡本……至陈留仓垣水南寺。”

朱士行西行求法早于法显140年。曹魏甘露五年(260),朱士行带领弟子数人从雍州出发,通过河西走廊到敦煌,经西域南道,越过流沙到于阗国,看到《大品般若经》梵本。他在那里抄写此经,共抄写90章60多万字。他想派遣弟子弗如檀等人将抄写的此经送回洛阳。于阗是天山南麓的东西交通要道,虽然此地大乘已广为流行,但居正统的仍是小乘。于阗国的小乘信徒对朱士行横加阻挠,将《大品般若经》诬蔑为外道经典,向国王禀告说:“汉地沙门将以婆罗门书惑乱正典,大王如果准许他们出国,大法势必断灭,这将是大王的罪过。”因此国王不许弗如檀等人出国。这件事令朱士行愤慨不已,他要求以烧经为证,誓言道:“若火不焚经,则请国王允许送经赴汉土。” 说完就将《大品般若经》投入火中,火焰即刻熄灭,整部经典却丝毫未损。其弟子弗如檀等10人终于在西晋太康三年(282)将该经送回洛阳,此时离他们到于阗国已有20余年。弗如檀等人回国后,朱士行自己仍留在于阗,后来在那里去世,享年80岁。

西晋元康元年(291),陈留仓垣水南寺天竺僧人竺叔兰等开始翻译、校订朱士行抄写的《大品般若经》,历时12年,译成汉文《放光般若经》共20卷。该经译出之后,颇受佛学界的重视。(www.xing528.com)

朱士行求法的经典虽然只限于《大品般若经》一种,译出的也不够完全,但在当时影响却很大。高僧帛法祚、支孝龙、竺法汰、竺法蕴、康僧渊、于法开等人为之作注或讲解,形成两晋时代研究般若学的高潮。中山的支和上(名字不详)派人到仓垣断绢誊写,回到中山时,中山王和僧众具备幢幡,出城40里迎接,可谓空前盛况

后世的佛教学者对朱士行西行求法的壮举给予极高的评价。吕澂说:“从汉僧西行求法的历史上看,朱士行可说是创始的人。那时去西域的道路十分难走,又没有人引导,士行只凭一片真诚,竟达到了目的;他这种为法热忱是可以和后来的法显、玄奘媲美的。”[57]向世陵更指出了朱士行西行求法对于中国学术发展的深远意义,其中说道:

甘露五年(260),在中国学术史上是一个值得留意的日子。这一天朱士行开始踏上了西去的道路。中国学术在经历了数千年以我为中心的自我发展之后,第一次真正感觉到了域外学术的清新和魅力。要使自己的学术能得以长进,就必须要向“西方”学习。中华文化自此开始了绵延至今的西行留学“取经”之路。[58]

安世高、安玄、支娄迦谶、支曜、竺佛朔、康巨、康孟详等西域佛教学者来到中国内地,在与中国学者的合作下,将许多的佛教经典译成汉文,由此把佛学思想介绍到中国,为中国哲学思想史注入了新的思想元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