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黄武五年(226),交州刺史吕岱派中郎将康泰和宣化从事朱应出使南海诸国,进行外交活动。《三国志·吴书·吕岱传》记载:“岱既定交州,复进讨九真,斩获以万数。又遣从事南宣国化,暨徼外扶南、林邑、堂明诸王各遣使奉贡。”但是,《三国志》没有具体说到朱应、康泰的出使事宜。唐人姚思廉的《梁书·海南传》作了最早的也几乎是唯一的记载,其中说:“海南诸国,大抵在交州南及西南大海洲上……及吴孙权时,遣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通焉。其所经及传闻,则有百数十国,因立记传。”
朱应、康泰一行远至林邑、扶南诸国,是中国古代有历史记载的,最早航海到东南亚、南亚的旅行家。回国后,朱应写下了《扶南异物志》1卷,康泰著《吴时外国传》(又作《吴时外国志》或《扶南记》《扶南传》),记述了他们出使扶南等国的见闻。这两部著作的成书时间,可能在3世纪60年代末或70年代初。这两部著作都已失传。但《隋书·经籍志》和新旧《唐书》之艺文、经籍志均载有“朱应《扶南异物志》一卷”。康泰的著作未见隋唐经籍志、艺文志著录,但《水经注》及唐、宋诸大类书广征博引,有《扶南传》《扶南记》《外国传》《吴时外国传》《扶南土俗传》等名目。也有的学者认为,所传康泰的各种不同名称的著作可能是同一部书,朱应、康泰二人之作也可能是同一种。向达说:“按《北堂书钞》卷一百三十二帐引有‘应《志》云:斯调国王作白珠交给帐,遣遗天竺之佛神’。所谓应志,岂即指朱应之《扶南异物志》而言耶?”[37]陈佳荣认为,有可能,朱应、康泰的“记传”乃一人之作而冠以二人之名,一人为实际作者而另一人因是主使官却名列其前。
朱应、康泰既为交通南海诸国的最早的专使,他们所撰的见闻录自然也成了我国记载古代南海交通的一部重要专著,留下了他们对南海诸国认知的资料。这些佚文记载了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方位、里程、物产、人口、风俗、气候、贸易、宗教和工艺等情况。范文澜说:“朱应著《扶南异物志》,康泰著《外国传》(两书唐以后亡佚),介绍海外地理知识,与甘英、班勇介绍陆上西方诸国(《后汉书·西域传》所本)同是文化史上重大的贡献。”[38]
康泰始在《扶南传》中记述了南海地理情况。如海中珊瑚洲地形的概貌:“涨海中,到珊瑚洲,洲底有盘石,珊瑚生其上也。”(《太平御览》)文中的“珊瑚洲”即珊瑚岛与沙洲,露出水面之上,虽高潮亦不能淹没。它们是以珊瑚虫等为主的生物作用而造成的礁块。“洲底”的“盘石”,即火山锥或海中岩石。康泰在书中还记述南海中某些岛屿的动物和植物:“扶南东有涨海,海中有洲,出五色鹦鹉,其白者如母鸡。”(《艺文类聚》)“扶南之东涨海中,有大火洲,洲上有树。得春雨时皮正黑,得火燃树皮正白。”(《太平御览》)(www.xing528.com)
康泰、朱应在出使时,详细了解了扶南及南海诸国的风土人情,如扶南曾遣使至天竺,往返达六七年,康泰即向使者“具问天竺土俗”。《水经注》卷一引康泰《扶南传》说:“昔范旃时,有嘾阳国人家翔梨,尝从其本国到天竺,展转流贾到扶南,为旃说天竺土俗,道法流通,金宝委积,山川饶沃,恣其所欲。左右大国,世尊重之。旃问云,今去何时可到,几年可回。梨言,天竺去此可三万余里,往还可三年逾。及行,四年方返,以为天地之中也。”
范文澜指出:“朱应、康泰所经历及传闻凡百数十国,大抵林邑、扶南等国与‘西南大海洲上’(南洋群岛)诸国是朱应、康泰所经历,大秦、天竺等国则得自传闻。”[39]《梁书》说他们经历和传闻的有百数十国,这个数字当然有些夸大,因为古时往往把现今同一国家的不同地方均冠以“国”字。但从康泰《外国传》的残文来看,其记述确实不限于扶南一地,还包括东南亚、南亚乃至西亚各国数十个地方。光扶南一地就有十来条,专记扶南古代诸王(如混填、混盘况、范旃、范寻等)执政时的法律、征战、物产、造船、风习和对外交通等情况。如《太平御览》卷三四七引康泰《吴时外国传》说:“扶南之先,女人为主,名柳叶。有模趺国人,字混慎,好事神,一心不懈,神感至意。夜梦人赐神弓一张,教载贾人舶入海。混慎晨入庙,于神树下得弓,便载大船入海,神回风令至扶南。柳叶欲取之,混慎举神弓而射焉,贯船通度,柳叶惧伏,混慎因到扶南。”
康泰《外国传》是研究我国古代南海交通,研究东南亚各国特别是柬埔寨古代史不可多得的第一手文献。他们的记叙不仅为同时代万震的《南州异物志》和稍后的郭义恭《广志》所袭用,而且《南齐书》《梁书》《南史》等也都据以编辑南海诸国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