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方人致力于探索向西方的通道而开辟了丝绸之路的同时,对于遥远的西方来说,也正在为向东方开拓发展而努力。
前553年,波斯人居鲁士(Cyrus the great)乘当时的统治者米底人内乱,起兵反抗,于前550年消灭米底,建立起阿契美尼德王朝。以后几经外征内战,直至大流士时代,建立起一个横亘欧亚大陆的波斯大帝国。大流士一世(Darius I the Great)进行了一系列的重要改革,为东西方交通作出重要贡献,为促进东西文化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他重新打通了东起西亚、印度河,西到波斯湾、红海、里海、爱琴海、东地中海乃至非洲的通道,而且将亚洲的道路,跨越博斯普鲁斯海峡,向西延伸到了欧洲。为便于军队的调遣和政令的传达,大流士一世以帝国的4个都城(波斯波利斯、苏撒、埃克巴坦那和巴比伦)为辐射中心,在原来道路的基础上,修筑了覆盖全帝国的驿道网。
其中最大最著名的干线是帝国西部的“王家大道”。这条大道从小亚细亚沿岸的以弗所经撒尔迪斯,通过美索不达米亚的中心地区,到达波斯帝国首都苏撒城,全长2400多千米。沿线还有通往各行省的支道。这条“王家大道”仅由波斯王室使用,在沿线各段设立驿站,现在已经有22个驿站被考古确认。借助每个驿站的好马和驭手,波斯王室所需要的一切物资通过这条道第一时间送至首都,再将帝王的指令传播到波斯全国。依照“王家大道”的效率,一位向大流士一世进献快信的人只需9天即可将信送至首都,而同样的距离对于普通人而言需要3个月。希罗多德说,波斯道路完美,驿递组织严密,驿道被分成“帕拉栅格”(约5千米),每20千米设置一个驿站并有旅馆,每站备用的马匹和信差,可将国王的诏书一站接一站地急速传递下去,甚至夜间都传递不止,“跑得比仙鹤还要快”[19]。
在波斯帝国的东部,也修筑了一条大道作为帝国的主要交通干线。这条大道是沿着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米底之路修建的。这条大道从巴比伦起,经贝希斯敦悬崖旁,穿越扎格罗斯山,到另一都城埃克巴坦那,然后穿越伊朗高原北缘到巴克特利亚和印度的边境,最终到达波斯帝国的东部边陲。这条驿道沿途也设有驿站商馆,并有旅舍供过往客商留宿,驿站专备快马,信差传送急件逢站换骑,日夜兼程,可达古代最快的送信速度。从苏撒至以弗所城2400千米,公文日夜相传7日就可到达。为了保证驿道的畅通和安全,沿途各地险关要隘、大河流口与沙漠边缘,皆修筑防御工事,并派兵驻守。
此外还有一条道路从伊苏湾到里海南岸的希诺普城,横切小亚细亚半岛,把爱琴海地区同南高加索、西亚北部连接起来。大流士一世还开通了古埃及第二十六王朝法老尼科未完成的连接尼罗河与红海的运河。
大流士修驿道主要为军政需要服务,使帝国境内各个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紧密连接,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经济文化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各地的商贸活动。这些驿道四通八达,信使日夜飞奔,商旅络绎不绝。这样,在大流士统治时期,东至印度河、巴克特里亚,西至爱琴海岸、埃及,广泛的文化交流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如果从中国出西域,至中亚地区和印度北部,便会与波斯开辟的通往西方的大道接上头。而实际上,大流士一世开辟的这些驿道就成了丝绸之路的西段。
西方人向东方的另一次开拓是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4世纪时,西方流行着关于亚历山大到过中国的传说。据说,传闻的作者卡利斯提尼(Callisthène)是亚历山大东征的同行者,证据是在一根刻有铭文的廊柱中提到亚历山大的名字。这一传闻以小说的形式风靡一时,被上百次地转抄。但后来发现是一部伪作,其中所谓“亚历山大中国之行”一说亦属无稽之谈,就像人们也传说亚历山大之前的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和之后的圣托马斯(ST.Thomas Aquinas)的中国之行一样,至少没有充分的证据。不过,亚历山大的东征确实几乎扣到了中国的大门。作为他东征的主要成就之一,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的东部疆界已经延伸到中亚地区,与中国咫尺相邻了。(www.xing528.com)
前330—前328年,亚历山大的东征大军征服了埃及之后,入侵到中亚,直抵阿姆河上游叶赫什河旁的霍阐,并且进入两河流域,于前329年在那里建立了“极边亚历山大里亚”(Alexandria Eschate,在塔吉克斯坦)。亚历山大死后,他的继承者们将亚历山大帝国分裂为埃及的托勒密王朝、马其顿的安提柯王朝和亚洲的塞琉古王朝。
塞琉古王朝曾经是一个幅员辽阔经济繁荣的大国,城镇林立,商业发达。塞琉古修筑和发展了波斯原有的驿道系统,使之成为重要的国际商道。其最重要的交通路线有两条,一条是从地中海岸边的海港经首都安条克而达巴比伦附近的塞琉西亚,以此为商货的最大集散地而北通里海和高加索,南连波斯湾、阿拉伯,西则经巴勒斯坦而入埃及。另一条则是向东经伊朗、安息、大夏而达远东的商道,从大夏向南可折向印度,往北可越过帕米尔而到达中国。
让-诺埃尔·罗伯特指出:亚历山大的东征,“向西方人打开了亚洲,开辟了进行贸易交流的新道路”①。亚历山大东征所建立的希腊化世界,实际上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以地中海和中亚印度为两端的交通体系。当时的东西方商路主要有3条:
北路连接巴克特里亚与黑海,从中亚的巴克特拉沿阿姆河而下,跨里海,抵黑海。中路连接印度与小亚,有两条支路:一条先走水路,从印度由海上到波斯湾,溯底格里斯河而上,抵塞琉西亚;一条全部走陆路,从印度经兴都库什山、伊朗高原到塞琉西亚,至此,水陆两路会合,由此向西再到塞琉古王国的首都安条克小亚的以弗所。南路主要通过海路连接印度与埃及,从印度沿海到南阿拉伯,经陆路到佩特拉,再向北转到大马士革、安条克,或向西到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等地。[21]
这些商路实际上与后来的丝绸之路西段的走向大体吻合。也就说明,亚历山大东征开创的希腊化世界,为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开通作了前期性的准备工作。亚历山大东征及其遗产希腊化世界的建立,使后来称为丝绸之路西段(帕米尔以西)的道路实际上已经开通。法国学者F.B.于格(F.B.Huyghe)和E.于格(E.Huyghe)指出:“在亚历山大之前,没有任何人从西方到东方走得那么遥远,也未曾走得那样疾速。”“有一种几乎是普遍性的共识,认为亚历山大的远征,是丝绸之路开通的序曲。”“若没有亚历山大,欧亚大陆之间的道路就不可能被打通。”“亚历山大的英雄业绩是一场政治、军事和文化交流的序曲,而这一切又是一个经过欧亚大陆上的人员与物资的交流大网络所必不可缺的。”[22]
丝绸之路西段所经西亚地区,依次为伊朗高原、两河流域、地中海东岸各地。自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迄于地中海东岸,可以称作是一个“交通网络”。因为丝绸之路西段到了这里,四通八达,畅通无阻,可以通向东、西、南、北任何一个方向。这个地区位于地中海、红海、黑海、里海与波斯湾之间,被称为“五海之地”,处于世界最大的商业动脉网之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