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处于社会大变动、文化大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世界文化格局也有了新的变化。雅斯贝尓斯提出了“轴心时代”的概念,用以指称以前500年为中心的从前800年至前200年这一历史时期。雅斯贝尔斯认为,这一时期,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希腊同时地而又各自独立地奠定了人类的精神基础,而直到今天,人类仍依附在这种基础上。
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间所发生的精神过程,似乎建立了这样一个轴心。在这时候,我们今日生活中的人开始出现。让我们把这个时期称之为“轴心的时代”(Axial Age)。在这一时期充满了不平常的事件。在中国诞生了孔子和老子,中国哲学的各种派别的兴起,这是墨子、庄子以及无数其他人的时代。在印度,这是优尼尼沙(Upanishad)和佛陀的时代;如在中国一样,所有哲学派别,包括怀疑主义、唯物主义、诡辩派和虚无主义都得到了发展。在伊朗,祆教提出它挑战式的论点,认为宇宙的过程属于善与恶之间的斗争;在巴勒斯坦,先知们奋起:以利亚(Elijah)、以赛亚(Isaiah)、耶利米(Jeremiah)、第二以赛亚(Deutero-Isaiah)。希腊产生了荷马(Homer),哲学家巴门尼德(Parmenides)、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柏 拉 图(Plato),悲 剧 诗 人,修 昔 的 底 斯(Thucydides)和阿基米德(Archimedes)。这些名字仅仅说明这个巨大的发展而已,这都是在几世纪之内单独地也差不多同时地在中国、印度和西方出现的。[3]
雅斯贝尓斯的这段论述,实际上也是对当时世界文化格局的概括。当时的形势是,古埃及和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正在走向衰落,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正在兴起,波斯帝国及其他文化日益引人注目,而印度和中国文化正在经历着历史性的转变。雅斯贝尓斯把这一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因为这个时代产生了所有今天我们依然在思考的基本范畴,创造了今天人们仍然信仰的世界性宗教。也就是说,这个时代构造了全人类文明的文化基线,成为直到今天的几千年世界文化发展的现实起点和基础。
也有人把这一时代所发生的事件称为“文化的突破”。所谓“文化的突破”,是指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这样一个阶段,即人们对构成人类处境的宇宙的本质有了理性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所达到的层次之高,则是前所未有的。与这种认识随之俱来的是对人类处境的本身及其基本意义有了新的解释。以希腊为例,这种“文化的突破”表现为对自然的秩序及其规范的和经验的意义产生了明确的哲学概念。从此希腊的世界不再为传统神话中的诸神和英雄所任意宰制,而是处在自然规律支配之下。苏格拉底(Socrates)、柏拉图(Plato)、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希腊的“文化的突破”的最高峰。在中国,“文化的突破”孕育于西周时代,其最高峰是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和孔子儒家文化地位的确立。此“文化的突破”的意义在于摆脱了原始初民的图腾、神灵崇拜和神道设教(“子不语怪力乱神”),确立了宗法社会秩序的合法性,提出了理论化、系统化的宇宙观,并且建立了一整套伦理道德的思想体系,从此确立了我们现在称之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框架和模式,决定了中国文化持续几千年的基调和走向。
那么,我们也就了解了在“轴心时代”世界文化格局中,中华文化所处的地位。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中华文化不像埃及文化和美索不达米亚文化那样衰落下去,也不像印度文化那样由佛陀的新传统取代婆罗门教的旧传统,而是以自我更新的力量,在商周时代文化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商周文化的反省与总结,发展出完全可与希腊文化、希伯来文化以及其他文化相媲美的中国智慧。孔子以及其他诸子既是对西周文化的突破,又是对西周文化的继承。中华文化在这个大变革时代首次表现出它的创造性和连续性。另一方面,在这个新时代的世界文化格局中,中华文化仍像以前那个时期一样,成为几大文化中心之一,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人们常有感于东西文化在时间上的平衡,即中国智慧的突发,希腊哲学家全盛,以及希伯来的先知,佛陀和印度早期的宗教领袖。在整个文明世界,这一时期是一个充满神奇的哲学世纪。快速交流的伟大文明之间,存在着共同的文化激情……[4](www.xing528.com)
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在这里描述了人类文明轴心时代和文化突破的同期同步性以及它辉煌的状貌,人类大体同时地在各不相同的地区创造了各自的民族文化智慧,获得了文化激情,以及文化创造的能力和灵感,并赋予各自不同的文化形态和模式。由此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态势,造成不同的文化场和文化势能,并产生文化交流的动力和形势。其总趋势就是互相吸引、向外播撒、互补互促。
在费正清称之为人类“充满神奇的哲学世纪”里,在这人类几代文明快速交流的过程中,以及在广播于人类最初的文化基地上的文化激情昂扬的时代,中华文化显然表现了它居高临下的态势、向外的强大的播撒势能、巨大的文化特色和出色的文化智慧,以及高扬的文化激情;同时,中华文化也显示出它海纳百川、胸襟宏阔,积极地学习、吸收、融合其他民族先进文化的开放态度和进取精神。无论是它的文化物化形态还是精神结晶,都表现了这一鲜明而突出的特点。
我们常常为中华文明的5000多年历史、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而自豪,而它的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首先在于它从源头上就具有开放的性格,广泛地吸收当时一切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以各民族先民的文化成就丰富自己、滋养自己和发展自己。
中外文化交流的宏伟戏剧的大幕在那个时代已经拉开,虽然这只是这出大戏的一个序幕,但我们将看到,这个序幕已经很精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