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募全国壮士,选择武艺尤强的充禁军,称为殿前诸班。命大将赵匡胤统率,官号殿前都点检。显德六年六月,柴荣死,子宗训(年七岁)继位。第二年,周君臣正在朝贺元旦,忽然镇、定两州来了一个北汉、契丹合兵南下的急报,朝廷没有考察虚实,即刻派赵匡胤率领禁军出去抵御。匡胤早有野心,与禁军将领石守信等结拜兄弟,号称十兄弟,军行到陈桥驿(开封北),石守信等拥匡胤做皇帝。匡胤回军开封,篡周自立,国号宋。原来镇、定急报是假的,也许就是匡胤布置的阴谋。
赵匡胤来回五天的工夫,获得帝位,他知道自己成功太容易了,所以登位以后,专力巩固中央政权,一切设施,都含着对内严防的性质。这是他和他的后代坚执不变的国策,因而宋朝内政最腐朽,外患最强烈,成为历史上怯弱可耻的一个朝代。
赵匡胤登位的第二年,定计解除石守信等兵权,某次他召守信等酣饮,乘醉说道:“人都愿意富贵,无非想多积金钱,纵情享受。你们为什么不辞去军职,选繁华地区做节度使,买上等田宅,广置产业,多畜歌儿舞女,饮酒欢乐,君臣间两不猜疑,永保富贵,不很好么?”石守信等只得叩头从命,交出兵权,做有名无实的节度使去。
赵匡胤取得全部兵权,建立新兵制,分全国军队为禁兵、厢兵、乡兵、藩兵四种。禁兵是皇帝的卫士,挑选琵琶腿(大腿粗壮),车轴身(肩宽腰细),高度适中(五尺五寸至五尺八寸),体力强健的军民,充当禁军,犒赏特别优厚。禁兵驻守京城,轮流到外州县就食,号称就粮军。边防要地,派禁兵镇守,各镇守兵每年移动防地,浪费时间精力在道路上,名义是“习勤苦,均劳逸”,实际是要兵没有固定的将,将没有熟悉的兵,不容易联合叛变。厢兵是各州守军,只供官厅役使,从不训练武艺。乡兵是点抽壮丁充当地方守军,藩兵是招募归顺部落充当边境守军。乡兵、藩兵不常有,厢兵不训练,全国武力只有禁兵一种。
宋官制全部承袭唐和五代,有台、省、寺、监、院、部等名号。这些官并不管事,只依品级领受禄俸。此外又有阶有勋有爵,也都是领受禄俸的一种名义。实际管事的称为职或差遣。中央最高职员有三:宰相居中书省(后称尚书省),管理政务,正相称同平章事,副相称参知政事;枢密使居枢密院,管理军务,与宰相分主文武,并称二府;三司使(盐铁度支户部)管理财政,地位比二府低一等,号称计相或计省。
外官仍唐制,有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刺史、观察使、节度、留后、大都督等名号,都不管事。实际管理地方军民的官员,算是朝廷临时差遣。全国分十五路(后增至二十六路),每路设经略安抚使(重要地区加经略名号,通常只称安抚)。路下分府、州、军、监,长官称判某府(州、军、监)或称知某府(州、军、监)事,副职称通判,最低级地方官称知县。安抚使下每路有转运使管财政,提点刑狱管刑法,提举常平茶盐管仓谷、茶、盐,其中转运使职权最广,几乎无事不管。
做官必食俸禄。俸禄的种类有官俸(最高月俸四百千,另给绫绢罗绵各有差),有禄粟(最高额每月一百石),有职钱(最高额每月一百千),有公用钱(最高额每年二万贯),有职田(最高额四十顷),有茶汤钱(无职田处给茶汤钱),有给券(文武官出差路费),有厨料(有些官每日给酒五升至一升,有些官加茶米面及羊肉),有薪炭诸物(最高额每月给薪一千二百束,炭每月二百秤,盐每月七石,喂马刍粟二十匹),有傔人(仆役)衣粮(大官用仆役最高额一百人。每人粮每斗折钱三十文,衣料绸绢每匹一贯,布每匹三百五十文,绵每两四十文)。不论官职大小,只要身入仕途,钱米杂物以及仆马费用,都得按时支取,一生丰衣足食,享受不尽[最廉洁的名臣范仲淹,做参知政事时,出恩例(例赏)俸赐买苏州近郊上等田一千亩,赡养同族人,号范氏义庄。其他官员田产广大可知]。(www.xing528.com)
官员的来源是任子和科举。进士科在各科中最占重要地位。因为进士出身,容易致身通显,录取名额也比唐朝宽几十倍。唐进士及第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宋分进士为三等,一等称及第,二等称赐进士出身,三等称赐同进士出身,录取总数通常七八百人(应试人通常一万以上至二万人)。正式考试以外,还有特奏的制度:进士应考五次(后改六次),年过五十,诸科应考六次(后改九次),年过六十,得特奏求恩,经过皇帝亲试(殿试)的形式,赐出身资格,就有小官做。这样,士人为求一官,甘心消磨一生在场屋中。而且唐朝科举,被士族把持,寒门极难得第,宋朝改用糊名(弥封)、誊录(卷子由别人代写,试官不能认笔迹)等法,只要文章合格,任何家世的人都能录取,更觉前途有望,不死不休。因此宋朝科举制度的笼络作用,收效确比唐朝大,方法也比唐朝精,从宋到清一千年,这种制度大体沿用不变。
朝廷取士,务求宽泛,可是取舍标准,却很苛刻。赵光义亲试进士,每赐最先缴卷人第一名及第。孙何、李庶几同有文名,庶几敏捷,孙何迟钝,御史奏称李庶几曾在饼铺与人赌作赋快慢,人品轻薄。庶几最先缴卷,光义大怒叱出。擢孙何做状元。赵恒时有应试人名林虎,赵恒说,此人姓林名虎,一定好怪立异,教他回去罢。赵佶时又有人自称林虎,赵佶嫌他好怪,御笔虎上添竹。这是不见字典的新字,林虎无法,只好改称林篪。不许好怪立异,必需埋头诗赋,诸事无知(欧阳修充试官时,有一考生问尧、舜是什么典故,又有书生不知欧阳修是哪一朝人),这就是科举取舍的格式。
统治者为要用一定的学术思想(儒经)来教育士人,不得不设立学校,同时生徒群聚,批评朝政,又深觉可厌。三国以来,只有初唐曾大规模设立学校,其余各朝所谓学校,都是若有若无,名存实亡。北宋学制承袭前朝旧制,中央设国子监,收七品以上京朝官子孙入学,又有太学,收八品官以下子弟及平民入学。这两个学校,仅设学官,并无听讲学生。入学限制也是虚文,生员捐光监钱二千余缗,即得监生名义,作为科举应试的资格。赵顼从宰相王安石议,颁布学令,太学置八十斋,每斋容三十人。学生名额,外舍生(低年级)二千人,内舍生三百人,上舍生一百人,总二千四百人。外舍生经月考年考,得升内舍,又经考试,得升上舍。上舍生考列优等,得直接做官,中等得免礼部试(省试)直接应殿试,下等免解(地方试)直接应礼部试。王安石想培养新政人才,定岀这样优异的待遇,学生有官可得,争着入学听讲,太学确像一个学校了。
除了中央地方官立学校,民间还有私立的书院。北宋初有庐山白鹿洞书院,衡州石鼓书院,应天府(商邱县)书院,潭州岳麓书院,称为四大书院,聚徒讲授,目的自然为了科举。湖州学教授胡瑷有学生数百人,分设经义、治事两斋,讲求实学,不专重词赋。他这种教授法,不合学生应举求官的需要,虽然曾被朝廷釆用,在太学试验,到底谤议纷纷,不能通行。
无论国子监、太学、州县学、书院的学生,他们读书听讲,唯一希望只在得官,得官必须经过科举,所以学校和书院,仅仅是应科举的一种预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