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移民大队成功打破困境,携手共创辉煌

移民大队成功打破困境,携手共创辉煌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四次移民搬家的连续折腾,许多家庭已经一贫如洗,到红卫新村安家时,不少移民户已经连最起码的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都没有了。今年69岁的移民周宗义,来到新村的时候担任生产队会计,后任大队会计,现任村党支部委员。艰苦的移民生活和艰苦的生产环境,让不少移民在继续安家创业上产生了动摇。他们身在异乡,更加地团结,更紧地抱在一起,更加和睦相处,全村一条心地艰苦创业,共同战胜困难,携手抱团脱贫发展。

移民大队成功打破困境,携手共创辉煌

经过四次移民搬家的连续折腾,许多家庭已经一贫如洗,到红卫新村安家时,不少移民户已经连最起码的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都没有了。那时红卫新村周边的大队也不富裕,当地社员也同样家家生活贫困,不仅少吃缺穿,连烧柴都特别缺乏,许多农户还过着吃糠咽菜的苦日子。那个年代,讲的是国家第一、集体第二的“一大二公”。20世纪80年代以前,新村和全国一样,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全村分为两个生产队,采用传统的生产耕种方式和粗放式的生产管理,生产力低下,生产队的粮食产量普遍较低。夏秋两季生产的粮食本来就有限,但绝大部分交给了国家,支援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所剩无几的粮食,按劳分配。劳动力多的家庭,一人一年也只能分得十多斤小麦、二三百斤地瓜和百多斤水稻的口粮,这还算是好的。病灾和缺劳力的家庭,没有工分,只能分人顶的那份口粮。这些难以为继的少量口粮,多在不足半年的时间里就吃光了,只好靠国家救济和吃糠咽菜过日子。大多数农户手里都没有钱,所有的家庭小副业、小买卖都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了,来钱的唯一来源是养一头小猪,经过一年多七借八借地饲喂,能赚上几十元。那时生产队里,一个身强力壮的整劳动力,早出晚归劳累一天,才记一个工,好的生产队一个工仅值一毛多钱,差的生产队一个工也就是四五分钱。本就贫穷的移民来到这样贫穷的地方,穷上加穷,生活得特别不容易。

今年69岁的移民周宗义,来到新村的时候担任生产队会计,后任大队会计,现任村党支部委员。周宗义回忆说,移民时,他家9口人,都是跟着父亲周遵廷一起移民来的。新村新地方与老家蒙阴的宋家场相比,吃的烧的用的都不如老家好。老家靠大山近绿水,地广人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新村相对来说,土地少人口多,吃烧比较困难。刚来时,新村才刚刚落成了52座宅子,建了一个只有四间屋的小学,不多的民房无法满足全部移民所需,有十余户移民没有地方住,只好挤在小学校的教室里。直到1970年,所有移民才家家有了自己的住宅。那时候,牛是生产队最重要的牲畜,耕种土地一霎一时都不可缺少。移民从老家带来的13头黄牛,却头头不适合水田耕作,还因为缺乏草料,一年到头由吃青草改为吃稻草,喝脏水,先后生病,基本上都死光了。牛死以后,人们查找死因,结果从死牛的肚子里扒出来许多活着的蚂蟥。虽然后来政府一年免费送给一头水牛,但大片的土地缺乏大牲畜,多是靠着移民锨挖镢刨,劳动强度特别大。艰苦的移民生活和艰苦的生产环境,让不少移民在继续安家创业上产生了动摇。

移民王明礼是四月初六来到新村安家的,时间不长,他的家属病故。他家最大的孩子只有15岁,最小的才六个多月。一个男劳动力既要忙外头,还得忙家里,带着一家还不懂事的孩子,无法生活。他是移民中最先离开移民新村的,来到新村仅仅住了4个月,就用地排车拉着五个孩子,风餐露宿,在返乡的路上接连走了三天,又回到了蒙阴县宋家场。按照规定,移民返乡,大队和公社一律不落户口,在生产队干活一律不记工分,夏秋分配季节,一律不分口粮。回到老家的王明礼,此时已经一贫如洗,五个孩子都要吃,却无米下锅。当时的公社党委书记为了不饿死这一家子,动了怜悯之心,特批给他一家400斤粮库的粮食救急。1970年7月,大雨滂沱,接连下了好几天,汤沭河下游多处决口,新村四周也是一片汪洋,新建的房屋还没有干透又遭受了大水浸泡,十多户移民的新房接二连三地倒塌,几十口移民失去了住所,不得不再次借住到学校和没有倒塌房屋的移民家里。房屋塌了,没有了住房,一家9口人的赵传敬和8口人的汤世业,均因此而返乡。这两家返乡户就没有王明礼那样幸运,老家已经没有了吃住地方,到生产队里白干活,不记工分不分粮食,集体不给任何东西。移民村里,出走的三户返乡人,王明礼在老家住的时间最长,大约有一年的时间,后不得不将最小的孩子交给老家孩子的姑姑喂养,和其他两户返乡户——住了才几个月的赵传敬、汤世业,坐上水利局安排的返回汽车,再次被送到了移民新村。

艰难的岁月里,为了让全家人吃上饱饭,移民们把分得的稻谷碾成大米,一家人舍不得吃,一趟一趟地用小车、排车运输到山区老家,换成地瓜干,把细粮大米换成粗粮地瓜干充饥。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种田为的是多打粮,没有化肥是不行的。但20世纪70年代,国家工业落后,进口化肥少,临沂地区化肥厂更少。常用的化肥一个是临朐的,另一个是沂蒙化肥厂的,但分到生产队的指标却很少。刘慎安说,在解决缺化肥问题上,村干部费尽了心思,想尽了点子,号召有关系有门路的,托亲告友,都要为集体买化肥,村里还专门安排买化肥的外交,想尽一切办法寻找关系。买化肥当时都是高价,一个或者是到江苏的苏北一带买,或者是拉着豆饼到蒙阴换,也有少数去莒南买的,但不管到哪里买,都有风险。因为当时到处打击投机倒把,任何东西不准随便买卖,对化肥这种紧缺物资,查得更紧。刘慎安说,当时村里有一台小拖拉机,靠它偷偷摸摸地托运。大队派出他和李培才外出搞化肥。1976年,正是水稻撒返青肥的时候,全村因为没有化肥急了眼。李培才通过洪瑞供销社的一个熟人介绍,到江苏省的牛山买化肥。那次是李培才和怀新一起去的,到了那里不但没买到化肥,还被当地工商所当作投机倒把犯强行扣押,被扣了半个月时间,砸了半个月的石子,才被放回来。拉着豆饼到蒙阴换化肥的也像做贼似的,白天不敢走路,拉着豆饼或者化肥都得半夜摸黑走,只要查到就没收,所以每次去换化肥都格外小心。但也有失手的时候,一次,周景德和刘慎学带着豆饼到蒙阴换化肥。晚上,在蒙阴县城的亲戚家刚装好车,准备下半夜走,结果被举报,工商人员抓了个现行,化肥被没收,两人被扣留了好几天,多亏县里一位叫熊克善的领导说情,才被放回。就这样,移民们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受尽千辛万苦,千方百计买来化肥,保证了全村两个生产队的水稻丰收。

美丽乡村(www.xing528.com)

艰难的生活,困苦的日子,没有让移民们失去生活的信心和创业发展的意志。他们身在异乡,更加地团结,更紧地抱在一起,更加和睦相处,全村一条心地艰苦创业,共同战胜困难,携手抱团脱贫发展。村干部们在县和公社的支持帮助下,带领大家打出了全村公用的清水井,满足了移民们的清洁、饮水需求。学习厉家寨愚公移山,改造自然和大寨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艰苦创业精神,整地修渠引水,完善农田水利基本设施,高标准建设高产稳产的大寨田。移民们齐心协力,生产经营有方,耕作技术过硬,吃苦耐劳,无论是粮食产量,还是年终分配劳动工分分值,都不比附近大队差。移民们借助政府扶助的化肥和农资,加强田间农作物的科学管理,让黑土涝洼地上年年五谷丰登。为回报国家的支持,移民村从建村入驻的第二年开始,还自觉为国家上交爱国粮。为增加集体、个人收入,村里还建起了粮食加工房,利用大量的稻草,办起了集体、家庭的织草袋、打草绳等副业,让移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红卫新村在村党组织的不懈努力和移民们的共同奋斗下,短短几年的时间,粮食产量翻了几番,移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根本性的提高。让这个村真正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富民好政策。

刘慎安是1982年任村党支部书记的,他接手村里主要工作,就是领导全村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移民们集体耕种了十多年的集体土地,全部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家一户的移民走出了以队为基础的集体所有制的藩篱,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极大地激发了勤劳致富的热情,极大地调动了移民的生产积极性。生机勃勃的移民村,党的富民政策荡漾在每个移民的心头,户户优化种植结构,从单一种植粮食转而种植效益好的经济作物,一家看一家,发展了大蒜和反季节蔬菜大棚;畜禽养殖,从小打小闹的家庭散养,到工厂化的规模养殖,农副产品深加工成为诸多移民的致富途径。这些放开手脚的发展,让移民们钱袋子逐渐鼓起来了。那年,铁路占地的30多万元补偿款也已经发到了村里。刘慎安用这笔钱接连办了几件群众称赞的好事。一是村集体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投资5万元架设了高压电,为移民村带来了光明,为移民村的发展,提供了电力保证。二是投资3万元打了一口大口井和三个土井,配套了水利设施,优化了农业生产条件。三是投资2万元重建了小学,完成了小学的危房改造,完善了村小的教学设施。四是抓旧村改造,除将补偿款还清原村的贷款外,还每户每人发200元,按照打老屋每间补助100元的标准,对打老屋建新房的户进行补助,促进了旧村改造的步伐,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全村统一标准,建成整齐划一的新农居。随着党政机关机构改革,洪瑞公社更名为郑旺乡,1987年又改为郑旺镇,临沂市地名办尊重移民的传统习惯,遂将红卫新村改名为宋家场。

(撰文:刘聚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