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太平街道办事处南侧的申太平村系明朝立村的沿沂河的古老村庄之一,据《临沂市地名志》载:明朝期间建村,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前,属太平保中的“四条街”之一,1958年时仍称申家街。1959年改称“申太平”,系以申姓命名村名。相传申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老鹳窝移民至此,世代繁衍成村。
张明建在创作
五六百年来,申太平村民世代以务农为生,春种秋收,自给自足,过着恬淡平静而又默默无闻的田园生活。改革开放以后,申太平村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事增收致富的第二三产业,涌现出了一批敢富、会富、带头富的“能人”“名人”。这其中有一位彩印花布手艺人张明建,靠着年轻时学下的彩印花布手艺,不仅走出了家乡临沂,而且成为国家级彩印花布传承人,是家乡父老的骄傲。
2016年3月,彩印花布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70岁的民间艺人张明建成为彩印花布的传承人。作为彩印花布技艺的传承人,张明建被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他印制的彩印花布,工艺考究、图案精美、色泽鲜亮,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一绝”称号。
1948年出生,只有小学文化的张明建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自小家境贫寒,但心灵手巧。为了掌握一门技术,长大后能够自食其力,1964年他被父亲送到离家8里远的一个村子,跟随当地有名的印染艺人周镇宝学习蓝印花布、彩印花布技术。彩印花布的工序十分复杂,打版、画版、雕刻、对色、染布……哪一步都不能出错。作为将来谋生的手段,师父对张明建的要求是严格的,也正因了师父的严格,张明建练就了精湛的手艺。三年出师后,张明建回家自立门户,开染坊赶四集接染,谋生糊口。那时,落后的农村还没有洋花布,农民穿衣全都是扯下几尺白毛洋布,送到染坊染成靛蓝色,给孩子做衣服的则染印上黑白红绿色的彩色图案,自裁自缝,式样不拘,经济实惠。因此,当年彩印花布是市场上的畅销品,每个乡村大集上一般都有十家、八家同时在接染印花布的染坊匠人。20世纪70年代,在太平周边的大集上,张明建家的接印数量和彩印花布质量总是独领风骚,因为他家的图案是唯一的,也是最好的。当时他印制的四种图案“连年有余”“多子多福”“鸿福牡丹”“四喜”,图案吉庆,花样美观,都可结婚时用作包袱皮,最受老百姓喜爱。
沂蒙彩印花布是在民间发展起来的一门手工彩印艺术,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古朴而艳丽的风格见长。色彩斑斓的彩印花布充满动感与质朴,曾经是百姓生活中的必需品,在婚礼、祝寿等喜庆场合扮演着重要角色,装点着大众生活。尽管现在彩印花布已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但它作为传统的民间工艺,一直在传承。据张明建介绍,彩印花布要经过打版、画版、刻版、调色、印色等五道工序。
第一步打版。选用韧性较强的牛皮纸,裁好后放在清水里浸透,直到纸上没有皱褶。然后,取出晾至潮湿,贴到案子上整平。晾好纸后,开始“打糨子”,即用白面加凉水,在炉子上熬,熬制时要在水中放一点白矾,起到润滑糨糊的作用。将熬好的糨糊刷到晾好的纸上,然后在其上面再覆盖一层纸。一般每张版由二至三层纸黏合而成。第二步画版。在打好的纸板上绘制图案,这是体现民间艺人艺术功底的创作过程,印出来的布好不好看,图案新颖不新颖,关键在于艺人如何进行图案设计。第三步刻版。照着设计好的图案进行镂刻。艺人用自制的刻刀镂刻,镂刻分刻面、刻线、刻点等不同手法。刻完之后用滑石打磨掉纸板的毛刺。然后,在刻好图案的纸版上反复刷桐油。先刷一层生油,让纸版吸足油晾干后,再刷三到四层熟油。每刷一次熟油,要间隔几天。第四步调色。彩印花布讲求色彩纯正,对比鲜明,这关键在于调色。现在染印花布多用矿物颜料,以红、绿为主色调,常用的颜色是黑绿、草绿、大红、桃红。张明建所用的颜色多是根据自己的经验配制的。为了增强颜色的稳定性,通常在配色过程中,要加入一定量熬开的水胶。第五步印色。调好颜色以后,按次序分别将纸版铺在布上,彩印花布所用的布料为纯棉布。用刷子蘸着颜料往布上漏印不同的颜色,每一个版印一种色,直到将图案印完。(www.xing528.com)
彩印花布主要以大红、翠绿、桃红、紫、黄等色套印,图案富丽堂皇,民间通常以“鹅黄鸭绿鸡冠紫,鹭白鸦青鹤顶红”来形容彩印花布的绚丽多彩。彩印花布题材多以牡丹、凤凰、荷花、富贵、福寿为主,大多选材于吉祥的民间故事传说和历史故事传说,诸如“鱼穿莲”“四喜石榴”“凤穿牡丹”“吉庆有余”“福寿图”“五毒肚兜”,等等,选题独特,构图饱满,色彩艳丽,对比强烈,质朴豪放,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文革”时期,张明建的彩印花布手艺一度成了“四旧”,那些费尽心血创作、搜集来的印版和一些祖传的刻版工具大都被没收,张明建的彩印花布生意也只好偷偷摸摸地做。为了留住“饭碗”,张明建机智地把最为珍贵的源自三国时诸葛亮征南的五毒肚兜、象征唐朝出征胜利的“四喜”、宋朝时为佘太君祝寿的“多子多福”、康熙盛世时的“连(莲)年有余(鱼)”彩印版样卷在一起,连同上好的颜料一起藏进鸡窝里藏了好几年,才幸免于难,保存下来。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国家棉纺、化纤纺织、服装工业的大发展,包括农民在内的国人穿衣彻底摆脱了短缺、单一土灰的窘境,变得丰富多彩,随心所欲。同时,农村传统的彩印花布自然也变得无人问津,仿佛一夜之间就成了老古董。因此,张明建也只好收起那些与自己朝夕相处了几十年的刻版、刻刀、画笔和染料,另谋生计。
一个偶然的机会,张明建又重拾这久违的技艺。1980年,临沂文艺界排练《沂蒙颂》,需要大量的彩印花布,却到处找不到。当时张明建正在市艺术馆做木工,看到市艺术馆的人手中拿着几块蓝印花布正焦急地商量怎么去寻找彩印花布,他说自己可以试着印染,这令艺术馆的人喜出望外。几天后,张明建拿出了印染好的几块样品。精细的花纹,鲜艳的色彩,把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在以后的几年里,张明建的彩印花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从此登上了“大雅之堂”,并多次在国家级的民间文化艺术比赛中拿到大奖。
1994年10月,张明建参加文化部和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他的彩印艺术获“中国民间艺术一绝”称号;2007年,他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山东省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
(撰文:郭广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