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沧州人物:常家庄常氏何以改姓为张

沧州人物:常家庄常氏何以改姓为张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史料记载,凤凰岭街道常家庄村于明成化年间建村,最初由汤河镇前踅庄村的常姓人居住,以常姓命村名为“常家庄”。于是他当堂拍板,遗嘱按照族规归还前踅庄常氏,失去遗嘱的常家庄常氏,可认祖归宗由常姓改为张姓。官司完结之后,两常分支分道扬镳,常家庄常氏约定,全村常氏一律改为张氏。

沧州人物:常家庄常氏何以改姓为张

史料记载,凤凰岭街道常家庄村于明成化年间建村,最初由汤河镇前踅庄村的常姓人居住,以常姓命村名为“常家庄”。经过不断的繁衍生息,该村形成一个以常姓为主的大村。但后来,这个常氏大家族却突然消失了,一个张氏大家族随之取而代之。自此,常家庄徒有虚名再无常氏。个中缘故,有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采访张学进老人

这个故事与常家庄和汤河镇的桥头、前踅庄三个村相关,在桥头村清康熙五十六年所立古碑和张、常两姓的传家家谱上,都有明确的记载。三个村子的百姓也是世代相传,常庄、前踅庄、桥头三村张常两姓不分,都属桥头张氏一族,张常两氏原本是一个老祖传下的一家人。

张常两姓祖碑

先从汤河镇的桥头村说起。桥头村是个古村落,有据可查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鲁桓公五年的祝丘城。祝丘城为古琅琊的治所,东有月牙河护城,河上架有吊桥,桥东之村落因桥取名为桥头村。该村现存的康熙五十六年张氏祖碑及流传十余代的家谱,对桥头村张氏的起源有着明确的记载。记载称,桥头张氏源出河北清河,远古时,因其老祖挥公发明了弓箭这种狩猎、打仗的兵器有功,遂被黄帝任命为“弓正”,官职弓正两字合一为张,延为姓氏。张氏起源于黄河中下游流域,其中一支居于泗水,明初张氏一母,携两子,长子士魁、次子士连,择桥头古村居住。数年后,张母留下次子士连,又携长子士魁迁徙到沭河以东的张庄,士连遂成为桥头村张氏始祖,生有奇才、奇勋、奇猷三子,遂人丁增繁,家大业大,广置家园土地,成为乡里望族。树大分枝,奇勋迁临沭石河官庄,奇才入沂州官衙当差,育有拱辰、赞辰、显荣三子。一年年节,州衙放假,奇才置办齐年货,约同时为差的邻村前踅庄常氏好友回家过年,却见好友抱头唉声叹气,不肯回家。问之缘由,原来常氏无妻无子,堂前只有一老母,母子常为常氏断后忧虑,特别是逢节更难过,节日母子必是双双落泪,喜庆日子难熬。念及友情,奇才动了恻隐之心,当场约定,将自己三子显荣过继给常氏为养子,续其香火。常氏听了喜不自禁,回家路过桥头村领子回家过年,自此张常两家皆大欢喜。常氏过继之子显荣为常家育下三子,长子纪茂、次子纪美、三子三英,为常氏一家留下了香火。其三子三英非常聪慧,科考及第,学有所成,被朝廷录官七品,于成化年间,择吉结庐李公河东畔,以常氏取村名——常家庄村。这些故事,桥头张氏康熙五十六年祖碑均勒石以记。(www.xing528.com)

旧时的家谱,有的叫遗嘱,也有的叫家堂。说白了,就是一块祖上留下来记述家族繁衍历史的红布。逢年过节,各村各家族均有请家堂请遗嘱的习俗,将遗嘱挂于中堂供子孙祭拜,先辈叮嘱后人正本清源,遵守先祖遗训。常氏一村分为两村之后,支系随之增多,为方便族人祭拜,一族规定,遗嘱分年分支轮流祭拜,不得一支存留。一年年节,常氏遗嘱在常家庄常氏族人手中,又正轮到前踅庄常氏族人祭拜,于是前踅庄常氏差人到常家庄常氏家族去取。常家庄常氏族人借故不给,引发两村族人纠纷,一个坚决留,一个要不到遗嘱誓不罢休,一族两村家族纠纷越闹越大,支族中的矛盾也越来越深,致使此族事最后告到了沂州府。大堂上,一家两常各不相让,前踅庄常氏拿出了族规,据理力争,常家庄常氏诉告前踅庄支族一直种着桥头村里二亩常氏的林地,不事祭祀事宜输理,当堂互不相让。自古以来,清官难断家务事,此事让州官也一时犯了难。为让两村常氏族人罢诉,州官当堂细读常氏遗嘱,厘清了常氏家族的来龙去脉,知道了原来张常两姓本为桥头张氏一脉。于是他当堂拍板,遗嘱按照族规归还前踅庄常氏,失去遗嘱的常家庄常氏,可认祖归宗由常姓改为张姓。官司完结之后,两常分支分道扬镳,常家庄常氏约定,全村常氏一律改为张氏。当时,村庄里不乏常姓不改张姓者,于是家族族长带领村里的青皮二愣,天天坐在井沿上,见一个不改姓的来挑水,就骂得狗血喷头不说,还将其挑水水罐全部砸碎,断其在村里饮水。久而久之,全村常氏全部改为张氏,致使一个偌大的常家庄里无一常姓。

自那以后,逢年过节,常家庄张氏集体来到桥头村,既为常氏老祖祭奠,还为张氏老祖上坟,开启了认祖归宗、张常两家不分的历史,谱写了河东常家庄、前踅庄、桥头三村两姓携手发展的佳话。

(撰文:刘聚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