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区汤头街道办事处有个石良崖村,《临沂市地名志》载,明永乐年间,王、刘二姓先后从外地迁来,因村前有一道石梁,遂取名“石梁崖”,后演变为石良崖。白驹过隙,沧海桑田,随着时代的发展,古时的“石梁崖”村早已天翻地覆,许许多多民风民俗漫无声息地消弭在人们的不经意间。但在石良崖村,至今仍保留着一项堪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老手艺——搓“滴滴金儿”。时至今日,这项当年看似“雕虫小技”的手艺,跨越百年时光,历久弥新,日益显现出其历史文化的盈盈光芒。
旧时的滴滴金儿
“滴滴金儿”是一种长长的火药线,每年过年和正月十五期间,孩子们手握一端,将另一端用燃烧的香点燃,会燃放出金色的火花,有的还伴有轻微的炸响声。火花随着噼里啪啦的声响,一朵朵小金星闪烁不停地掉落下来,因此被称为“滴滴金儿”。相传,石良崖村搓“滴滴金儿”的手艺起源于清末民国初时代,一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滴滴金儿”都是过年和正月十五期间农家的“自用品”——每年过年和正月十五,手巧的人家都要搓一些“滴滴金儿”,大年三十和正月十五晚上,将它们点燃,贴在门口和锅灶口,还有粮囤、井台、禽舍上,祈求驱邪避祸,吉祥安康。“滴滴金儿”金星闪烁,掉落不断,寓意金玉飘洒,富贵满堂。
千百年来,过年离不开各种鞭炮,但鞭炮的威力太过凶猛,胆子小的孩子是不敢放的,而且还会有很大的危险性。当年的“滴滴金儿”是用一种薄薄的、软软的纸裹上火药制成的,点燃以后,白天的时候,火花并不明显,晚上的时候,火光绽放,绚烂夺目。时代引领发展,需求激活了市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石良崖村的“滴滴金儿”开始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由以生产队为单位组织的集体生产、销售为突破口,小小的“滴滴金儿”由自用品一举变成了商品。那时,每年春节前冬三月的农闲时节,各生产小队都将村民集中起来,分工协作搓“滴滴金儿”,等到过年和正月十五前,拿到市场上卖掉,增加集体收入。因为那时农民一家一户搓“滴滴金儿”是不允许的,是资本主义尾巴,而集体搞是发展集体经济,是合理合法的。虽然是小本生意,赚钱不是很多,但这不起眼的“滴滴金儿”还是让石良崖村乡亲们的日子好过了许多,当时每个劳力的日工值近1元钱,高出邻村两三倍,着实令人心馋眼红。(www.xing528.com)
转眼到了改革开放的80年代初,“单干”了,社会生产力一时得到了充分的解放。生产自主加上市场放开,石良崖村的“滴滴金儿”小生意也迅速发展,全村100多户家家都成了加工厂。整个冬三月,户户招兵买马,搓“滴滴金儿”,春节前外地的大车小辆都来批发贩卖“滴滴金儿”,石良崖村天天赶集似的热热闹闹,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后。据村党支部书记刘钦正回忆,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石良崖村的“滴滴金儿”小产业达到巅峰时期,当时全村近160户,家家搓“滴滴金儿”,每年的冬三月一季,全村可生产“滴滴金儿”6000万根以上。基本上是自销三分之一,也就是村民车拉人载,到周边年节集市摆摊零售;批发销售三分之二,也就是来自周边五莲、莒南、蒙阴、临沭的小贩子大车小辆上门来批发。仅此一季,全村每户均可收入三五千元,这在当时已是周边乡村可望而不可即的高收入了。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农村民俗文化消费品的日益丰富和升级,加上国家对鞭炮、烟花个体生产的管控,石良崖村的“滴滴金儿”产业也急剧萎缩,因为不赚钱,村民全都转行另谋生路了。如今,全村仅有四五个七八十岁的老人还在坚持搓“滴滴金儿”,他们不是为了赚钱,每年三五千块钱的微薄收入,还不及年轻人外出打工一个月挣得多。他们坚守的是一份曾经的记忆和情怀,是一种珍贵的非物质文化传承。
(撰文:郭广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